很熟悉的場景,小弟常常邊跑邊看著遠方的飛機起降,或是夜幕低垂看著路燈亮起在基隆河的倒影
雖然不太喜歡民權大橋下西側,那段的路面往河面傾斜的很明顯...

跑步的習慣約一年,一開始從輕鬆3km到能一口氣12km,假日LSD20km起
上禮拜好奇成果如何(隨興跑沒有紀錄數據的習慣,連口袋放家門鑰匙我都嫌麻煩)
驗收自己才報了上周的星光半馬,時間2小時又3分初

自主跑跟群眾一起跑的感覺很不一樣,就我來說自主跑輕鬆很多可以掌控自己的步調(跑20km會自己手持水壺,再麻煩也得妥協)
跟群眾跑的前段跟後段反倒讓我有些窒息感

最初的運動習慣是固定每周跟三五好友約河濱公園打球,但隨著年紀越大越大一個個成家立業,球友也越來越難約(嘆)
不過打球期間發現不少人在河濱慢跑騎腳踏車,加上有一些想登山的念頭我才開始慢跑

後來無論是假期回鄉還是到外地旅行,都很喜歡用慢跑的方式去欣賞四周的景色
下個目標想從一些初級安全的山路跑起

所以對目前的我來說,慢跑是一種深度旅行的方式
很多理由啊;
但我個人現在不會為路跑比賽而跑!
還要花錢人擠人
看了一下NIKE+想不到我也有累積55場半馬耶
其實我從前超討厭跑步的
一方面是扁平足
另一方面是覺得跑步很無聊 (比較喜歡打籃球)

但在年紀增長與體脂肪也一起增長之下
開始了跑步
不過畢竟一個人跑真的很難持續

後來同學會發現有朋友也在跑步
印象之中她從前超不愛運動的
後來才知道她是因為失戀才開始跑步
也因為家裡還算近就常一起練跑

後來也是有一起報過幾場比賽
但我發現我怎麼跑都跑不過她
不服輸的個性就讓我跟她一直跑到現在
但我也是還沒贏
不過我也開始在跑步中找到樂趣
比方說可以好好思考一些事情

目前預計下一場賽事是明年萬金石(如果有抽到的話)
大家一起來運動吧!
一開始覺的路跑很有趣,跑過附近縣市賽事後就較少報名,漸漸把跑步當成一種習慣非興趣,
每天空出一點時間下來跑步來放空或思考,就像吃三餐一樣自然~
比賽會成為動力這再正常不過了
運動員不再比賽之後實力也不可能一直維持巔峰
這是一樣的道理

我是為了參加鐵人三項開始跑步的
老婆到現場看了幾次比賽之後也開始跳下去練習
這個月初標鐵也順利完賽
為了甚麼而跑?

開始是覺得要為健康著想【就是減肥】

現在是覺得跑步是舒壓的好方法,不跑不舒服,當個孤獨跑者其實也是蠻有趣的

Jaury wrote:
很熟悉的場景,小弟常...(恕刪)

小妹要追上J大看來還要一些時間
自主跑可以讓我放鬆跟思考 路跑的雖然很壅擠 但是是讓我磨練耐心跟向前的動力
我自己LSD可能都未必能跑到那麼長
我覺得你說的深度旅行真的說的很好 我也想用這樣的方式
目前很想往台北外的地方參加比賽
謝謝你的分享


audia4b8 wrote:
很多理由啊;
但我個...(恕刪)

自主跑也很好
55場....看來我還得再加把勁 一起努力!


JOJOWATER wrote:
其實我從前超討厭跑步...(恕刪)

我以前雖不討厭跑步 但也覺得自己跑步很悶
沒想到現在反倒愛上這樣的時間
跟我一樣 跑步時會思考很多事情 還有不服輸的個性
想衝萬金石+1 一起加油~


xin999 wrote:
一開始覺的路跑很有趣...(恕刪)

跑步真的是能讓人有一個不同的空間思考呢


rice7361 wrote:
比賽會成為動力這再正...(恕刪)

真的~
鐵人還離我好遠呀
不過不管甚麼方式 一起加油運動吧!


sahel wrote:
為了甚麼而跑?
開始...(恕刪)

跟我一樣~
以前沒人陪可能還會有惰性不跑
現在反而非常享受自己跑步
跑步一定要有個目標
不管是因為愛
   因為健康
   因為想變得更好
都行,,,


跑步,是與自己對話的最佳時刻!
Jaury wrote:
很熟悉的場景,小弟...(恕刪)


LSD真的很棒, 不但可以有優質的慢跑 還可以深度的觀賞人文風景. 上周末身上掛著水壺 帶著一包餅乾 中正橋下起跑, 沿路看也是看到不少在慢跑 走路跟騎車的群眾. 沿路慢悠悠的邊跑邊看風景, 跑到陽光運動公園 停一下喝個水 吃個餅乾, 看看一堆父母帶著小孩在野餐遊玩. 吃完後 朝向河堤另外一邊繼續跑. 直到抵達預設中正橋下的另外一邊.

沒慢跑之前 頂多開車經過瞧一眼, 沒啥感覺, 就是河堤. 現在開始慢跑發現過去沒注意到的美. 雖然是小小的圍繞河堤繞圈, 但感覺真的很好. 很期待耐力提升來跑大圈一點的.
為了健康跟減肥
希望能越跑越進步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