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Vody大解惑與傳授專業的知識&觀念...

由我自己鞋子的磨損來看應該是屬於Normal Pronation...
避震&穩定鞋款都可以穿的話...目前比較prefer避震型...
正考慮Nimbus & Kinsei (雖然我比較中意Kayano的外型)...

就目前個人的認知兩雙應是等級上的差距(光價格就....... )
還有重量上感覺Kinsei要再重一些...其餘並不是那麼清楚...
如果在不考慮預算的狀況下...
不知道有沒有先進兩雙都穿過可以給個建議? 感恩~~
請參考下列這篇文章,寫的比較完整有系統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293&t=940357
Vody wrote:
秋水兄您好我不會生氣...(恕刪)


本版的讀者及vody早:
小弟原意是讓各位有興趣吸收跑鞋新知的網友多方測試,
既然是免費的,有時間就去看看、做做也好。
如果用詞不當尚請海涵。

vody兄別介意
小弟為文時腦中浮出什麼文字,自然而然鍵出來。
活的黑心商品是徐*麟說的,我可作證:vody大從未說過這句話。
就當我精深分裂好了。
感謝VODY大大的幫忙鑑定,
小弟前一陣子買了Mizuno Elixir 3,
跑起來很順暢,
不過這雙的前墊部分也真如VODY大大所言,比較薄,
吸震能力稍差,
不過這樣有個好處,
前腳掌從踏下--反彈的過程相對較短(大概是因為變形吸震較少吧),
好像被逼得加快速度一般...
這雙鞋挺適合比賽用的。

我有個朋友也熱衷跑步,
可以請VODY大大也幫忙鑑識一下,
他適合什麼樣的鞋子呢?
(註:體重85公斤,一周跑3-5次不等)







感謝VODY大大撥冗。
勸敗無罪,敗家有理 http://www.wretch.cc/blog/mikeaqua
小弟不知道來這發表跑鞋跑後感不知適不適當
因為觀察前面前輩對鞋子的評論已經很多接近我的使用感覺了
不過因為之前有說要比較發泡和避震科技的不同感受,所以還是厚著臉皮說說看

我的第一雙跑鞋是Adidas litestrike eva,它陪我跑了4個月
之前從每天跑800公尺到兩天一次8公里都靠它,本來想跑到12公里,拚拚看這雙鞋的底線說
後來跑8公里跑了幾次,感覺膝蓋附近酸痛,小腿內側也有一點
不知是肌肉還是什麼,就休息了幾天,只跑5公里
但疼痛感沒有消失,所以只好一直休息,直到完全不痛,才不鐵齒的買了一雙Asics cumulus10
這雙鞋非常的好,它包覆感是目前我買的三雙鞋最佳,鞋腳合一的感覺充份展現
再加上廣告雞蛋掉在亞瑟膠上不破,要說我是心理作用也好,這種安全感至少增加了信心
而且很久以前據說慢跑會容易受傷的不只是膝蓋,還有腦部,有亞瑟膠更安心說
最後因為聽了幾個網站上前輩都說Mizuno WaveRider12不錯,上周又買了一雙
本來選跑步這運動就是要省錢說
這雙的優點,就是它很Q,好像輪胎打氮氣吧,說真的,跑得很輕鬆,比起cumulus10速度是有快那麼一點
不過它比較不合我的腳,感覺稍微鬆了一點

我不能肯定疼痛和鞋子是否有關,但是Cumulus10l和WaveRider12的舒適度比Litestrike好一大截,無庸置疑
當然價格上也貴了點,只是這個價格對還想跑20年以上的我來說,換取20年的舒適,還是相當划算的

最後還是要感謝Vody大的指導,少走冤枉路=少花冤枉錢
用微笑來面對所有逆境
michael853204 wrote:
感謝VODY大大的幫...(恕刪)

您朋友適合的鞋款如下

1.高度避震等級的避震型鞋款為優先選擇
如Adidas Adistar Ride系列、Asics Nimbus系列、Mizuno Creation系列、Nike Vomero+系列

2.輕度穩定型的鞋款也可穿
如Mizuno Wave Nexus 系列、Nike Air Span 6+系列


lovebean wrote:
感謝Vody大解惑與...(恕刪)

Nimbus系列的避震性很軟---重量352公克(us9號)

Kinsei系列的避震性很硬--- 重量397公克(us9號)


十幾年都沒搞過像樣的鍛煉了,20090219開始跑步!

每天都跑了,每天都有變化。

第一天,不用說,撐下來了;第二天,有點感覺了,好像能抓住點節奏了。這兩天都是在河邊的木制走廊上跑的,估計每天跑了2KM,大概30分鐘左右。

第三天和第四天都是在跑道上跑的,跑了十圈,分兩次跑完。大概40分鐘左右,覺得很舒服,大腦非常舒服。應該差不多有3KM吧。

身體上的一點小問題:我體重在67-70KG,穿Mizuno的Rider11,左腳沒感覺到有問題,右腳腳背和外側有點痛,白天走路的時候,感覺有點一瘸一拐的,不過不怎麼厲害,不至於不能走路。

23號又是在河邊的木制走廊上跑的,這次流汗最多,跑到右腳有點刺痛了,大概30分鐘吧,應該也有2-3KM,就沒有跑了,但是感覺身體的其他部位,尤其是腿部,酸痛在慢慢消失。

這幾天下來,感覺左腳穿R11沒任何問題,右腳跑的時候,腳尖是有點內八字,而腳跟則有點外八字,有點暈:)而且感覺自己是前腳掌先著地,或者,是整個腳掌一起著地,但腳跟並沒有用上什麼力氣。前500米可能姿勢還算優美,過了500米就跑得較慢,腳沒有邁的那麼大,但還是可以跑完5圈。

零零碎碎寫了一點,感覺右腳要上穩定性的,而左腳,緩震型也可以,請各位指教。

哦,因為是上班族,白天沒空跑,都是晚上9點-10點左右跑的。

又想到一點,這幾天跑下來,感覺腰部的力量真的很重要,有時候不是腿沒力了,而是腰部酸痛,使不上力氣。還有沒有比較快速增長腰部力量的好方法呀?

今天穿OT的mexico66步行上班,還好,速度跟平時沒什麼區別。

只是右腳背和足弓有點痛,左腳膝蓋不能太彎曲,只能稍稍彎曲一下,要不,右腳足弓會比較痛。

我估計,是平時運動不足吧,因為現在身體除了右腳背和足弓,其他地方都幾乎沒有什麼酸痛感了,而且,坐著抬腿與身體成90度時,可以明顯的摸得出大腿肌肉的線條,不是原來那種根本木有線條的樣子。

我認為,還維持幾天這種運動量應該就可以再加碼了,不知各位以為如何?

俺已經健步走了三四個月了,上下班。大概一個單邊是15-20分鐘。

2.24

中午就覺得右腳不怎麼痛了,下午下班回家走路也和平時差不多了,稍稍有點痛。

晚上跑步,沒辦法,還是在木制走廊上跑的,熱身的時候覺得膝蓋有點痛,真的有點大驚失色。揉了幾下,蹦蹦跳跳了幾次,想起回家看了部電影,估計是腳擱矮凳上久了,心裏也就平復了。

開跑,再次注意到自己的跑姿是腳中前掌先落地,後跟極少先落地,導致跑起來膝蓋不會太彎曲,我也不知道有什麼不好還是好的影響,不管了,跑吧。結果配合呼吸和上臂的擺動,居然持續跑了大半個小時,五個來回。最後一個來回才感覺到右腳足弓有點痛,加上木有戴汗帶,汗水稍許流進眼裏,就停下來了。再馬上健步一個來回,數了下,一個來回大概1000步,500M的樣子。

跑的時候,除了背部還是有點酸痛外,其他一切都好,呼吸是兩吸一呼,舌頂上顎,全程用鼻子呼吸。回來全身除了右腳稍有痛感外,其他就和平時差不多。

俺認為,這個運動量還是可以的,繼續保持這個運動量直到右腳不再痛就可以加量了。

各位以為如何?

2.25繼續跑

聽了大家的意見,在人行道上跑了,一個來回大概500M,還是5個來回一次性跑完,35分鐘。
今天穿的是NB859,4E寬度的,才入手。
先健走了20分鐘再跑的,跑第一個來回依然有點堅持不下去的感覺,但是越跑越來勁,最後200M才感覺右腳背稍微有點酸痛。
859是穩定型的,看樣子還是穩定型適合我一點,當然,還要等時間證明。


859EU,配色俺非常喜歡,黑、紅就像星戰前傳I裏的西斯武士達斯馬爾,呵呵呵,好邪惡的配色。

趁ASICS三折的時候買了幾件T恤,都是排濕防風的,都很不錯。
褲子是長褲,薄的抓絨褲,防風但不排濕,汗多的話反轉過來甚至可以甩出一把汗:)
這樣穿褲子是不是減肥效果更好?



像那種後腳跟著地的跑法,是像走路一樣整個後腳跟先著地嗎?我試著這樣跑了一小段,不怎麼舒服呀。
俺的跑法,可能更接近於NB說的那種中腳掌跑法吧

2.26白天
右腳小腿骨骼最上端左側痛,輕輕敲一下都痛,坐著的時候沒事。
但是右腳腳背和足弓不再痛,右腳跟最右外側稍許酸痛。

誠如VODY兄所言,緩震型和穩定型可以鍛煉不同部位的肌肉,果真如此。
今天晚上跑步前,多做做拉伸運動和健步,好好熱身一下。
我的跑步日記,歡迎大家提意見和建議
http://www.asicschina.com.cn/dispbbs_2_1697_1_1.html
Vody wrote:
秋水兄您好

我不會生氣啊,不知您為什麼會認為我會生氣呢?我記得我沒反對過大家去參加的ASICS 3D足測活動啊,我只是說根據歐美市場的實際反應是,3D足測有一定程度的誤差不是很準確,足測結果會有足弓偏低的傾向,以這種方式做為推薦鞋款,大部分人都會被歸類為需要穿穩定型系列的鞋款,我只是希望大家能了解有這種情況會發生,所以還是希望各位能多以實際試穿不同的鞋款,以自己的腳感來做檢測應該會更準確,ASICS的3D足測當然可以作為參考,但並不保證百分之百照著足測所推薦的鞋款去買就一定沒有問題,如果照秋水兄講得那麼好,那麼推崇 ASICS的3D足測,我相信國內懂英文的專業人士應該很多,也比小弟還專業,應該可以在此補充提供大家更多有關歐美國家實際上有使用它,或推崇它的的相關報導才是,不然把我說的(3D足測有一定程度的誤差)放大誇大說成是「活的黑心商品」,實在是誤解曲解我的原意,我在此特別澄清我沒說過ASICS的 3D足測是「活的黑心商品」。

PS:希望國內外懂英文的專業人士,能幫忙查詢補充ASICS 3D足測在歐美國家廣為推崇它使用它的相關報導,以補足小弟不專業的知識分享,在此先謝謝各位懂英文的專業人士。...(恕刪)


這個部份,Vody兄說得好正確...
我今天再去量了一次...
居然跟去年的差異不小...
從高支撐變成高緩衝

我想,可能是小藍點貼的位置影響很大,另外腳的站姿可能也有影響...
又或者腳本身就會變...


去年→高支撐


今年→高緩衝
To boldly go where no one has gone before. -小兔
某網拍看到 『GEL-CUMULUS 9-SW 高緩衝男性慢跑鞋-TN747-0150(4E)』
-- 4E ! 4E ! 現在出到10了 "9"應該是上一代的吧,有需要的可以自行研判.

複製『』內文字 到 Google 搜尋.

今天去買Asics 2140 (2E)的竟然沒貨.老闆說連公司庫存都沒有
真是無言,只好另找時間再多跑幾家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