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潘博士前些日子在電視所說關於跑步運動傷害的問題?!


chei67123 wrote:
如果你天天想要跑42.195的話..怎樣都會傷害的

請判斷適合自己的運動量以及激烈程度


超馬林義傑這次萬里的絲路給我一輩子都未必可以跑完,真的狠猛。
跑步被資本化的歷史很短。NIKE跑鞋愈弄愈厚的歷史也很短。

最早有穿帆步鞋,軍靴跑的。一雙鞋就可以開始的運動...我想這就是為什麼一堆嘴炮都拿跑步開刀,就像以前那些賣淨水器材的都要炮轟自來水有多髒一樣。

連鞋子都買不起?那可能才是位列先班,跟衣索匹亞,肯亞跑者一樣偉大的開始。

chohsunlu wrote:
不讓人跑步才是擋人財...(恕刪)
我覺得潘博士說的有對也有不對,
對於少跑甚至沒什麼在運動的人,
一開始接觸,穿什麼鞋?跑多久?用哪裡著地?
都可能會影響膝蓋,
小弟最近偶而會練習赤腳跑,
有一天跑道上看到有人也赤腳跑,
但是他老兄用後腳跟著地,
看的我目瞪口呆,
雖說是PU跑道但還是很替他擔心,

印象中春上春樹那本「關於跑步」應該曾提到
他不會去鼓勵別人加入跑步的行列,
因為會跑的人,有一天他就會開始跑,

所以想跑的人就會自己找方法延續自己的跑步生涯,
眾跑友一起加油吧!
過零汀洋
去年跑超過 3K 就膝蓋痛,去看醫生

醫生跟我說:人的膝蓋不是用來跑步的...可以不跑嗎?

害我一整個錯愕...不跑!!?? 那我來找你幹嘛....

我現在對所謂的專家,有一種不信任感
如果PU比柏油路好

那...穿高緩衝的跑鞋比高支撐的好,畢竟高緩衝的鞋底比較軟,有類似PU的功能...
請問這個說法正確嗎?
其實別那麼激動,他也不過是說跑步會造成膝蓋傷害
他也沒說不跑吧!?

跑步會造成膝蓋傷害是的確的事....
小弟我以前學生時代是練田徑的,很多練田徑的人
到後來的確是很容易出現膝蓋的毛病
當然這其中還有包括許多因素,如長期的運動傷害等等
印象中林義傑也曾說過,他的膝蓋的確是有磨損的問題

但是,這不代表跑步是不好的,運動總是好處多過於壞處的
只是要量力而為
而且我也不建議非專業選手在跑步時要去追求速度....
當你在慢跑跑越快,步伐越大,膝蓋要承受的重量也越大....
其實大部份的馬拉松選手平時在練跑,都是慢慢跑
步伐越小,速度越慢,對身體的負擔越小,然後去拉長跑步時間來增加心肺功能
最理想的慢慢跑是跑步時還能輕鬆講話
跑完不喘的

但我常看到路上很多人猛跑似的,一味追求時間跟速度
這樣反而是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傷害的


現在這種路人變身專家的名嘴超多的
也算是一種媒體亂象吧

講講外星人就算了
講醫學的話政府真的要管管了
會來這個版的都是有在跑步的人
所以通常會跟潘博士這個觀點站在對立的位置

跑步這種東西......
沒有任何因素可以阻礙我

如果醫生宣告我癌症末期只剩1個月
那我會去環島跑步 跑到死在半路上......

如果NASA宣佈明天外星人進攻地球,
我們無力反抗,世界末日到來,
那我會去跑24小時,跑到世界末日的最後一秒!
xelos wrote:
cc2009 wrote:
xelos wrote:
http://www.ym.edu.tw/phd/WHTPan_new.htm

只要跟醫學系搭上邊的都可以說是醫學專家?
奇怪我念醫學系時很多通識課的教授,甚麼兩岸研究,微積分..怎麼不上來談談醫學
術業有專攻,念藥理的是看過多少運動傷害

美國艾默蕾大學 (Emory Univ.) 分析化學及神經化學博士
東吳大學化學系學士


我個人是孤陋寡聞啦,不過這學歷哪來藥理博士??
化學博士有這麼難啟齒嗎??

政治大學「基礎醫學概論」教授
清華大學「基礎醫學概論」教授


有念大學的人,應該知道''概論''都在上些甚麼吧
而且這兩間還沒有醫學系

藥物的成分是什麼?在人體內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西元二千年的諾貝爾醫學獎就是頒發給三位專門研究神經化學的科學家。
化學與醫學真的沒有關係嗎?
(恕刪)

為了護航來鬼扯實在很無聊
是化學系就是化學系,是藥學系就是藥學系
難不成醫學系裡的醫學統計跟德語的教授也可以自稱醫學博士

扯到諾貝爾獎就可以讓學歷從化學系變醫學系?
第一次聽過學歷還可以看心情換來換去的

根據您提供的潘懷宗教授簡介(http://www.ym.edu.tw/phd/WHTPan_new.htm),簡歷部分明明白白寫著「美國艾默蕾大學 (Emory Univ.) 分析化學及神經化學博士」,「醫學博士」是自稱,還是媒體稱?

而該簡介中,其神經化學實驗室的「研究方向」--

本神經化學研究室與葉本和教授實驗室共同合作研究,主要是針對一些中樞神經性藥物(如:濫用藥物、抗精神病藥物…等)對活體動物腦內所造成之神經化學傳導物質濃度(包括Dopamine、Norepinephrine、Glutamate、GABA…等)在細胞外液所產生變動的研究,同時,當這些神經化學傳導物質濃度在細胞外液所產生變動後,其對動物行為及生理狀態(如血壓、心跳、感壓反射、腦電波…等)的影響都是我們觀察的目標。

以上內容,怎麼看都是「醫學專家」在做的研究,豈是教兩岸研究、微積分、德語的教授所能比擬?

您認為潘教授是化學博士,我認為他是「醫學專家」。


xelos wrote:
cc2009 wrote:
他說了實話,擋了某些人的財路???(恕刪)

慢跑是要擋誰財路? 這位大哥
護航也要認真點好不好

我住新北市,不是潘議員的選民,沒什麼好護航的。
難道您發言是為了什麼護航嗎?

醫院為謀利,建議病患接受不必要的手術及檢查的報導時有所聞。而當一般民眾聽了、看了潘博士的解說,增加了自己的醫藥知識後,或許就不會接受醫生的建議,進行一些非必要的手術或健康檢查。

當然,一般民眾憑著潘博士傳授的醫藥知識所做出的判斷,可能就像賭博一樣,是好是壞很難說;也許聽從專業醫師多年臨床經驗的建議會更好,但也有可能會更糟。

不過,當醫師的專業權威及尊嚴受到挑戰後,有沒有誰的財路,直接或間接的被潘博士擋了呢?
gstreamer wrote:
你是運動教練嗎?
為何市議員不能說,就你能說呢?


這位大大,請問你砲我幹嘛?(搔頭~)

我不是運動教練拉,我只是熱愛跑步運動~

(好像有點歪樓了...怎麼變成討論潘較瘦篇...)

其實說實在跑步就這麼簡單,痛就休息.冰敷.抬高.按摩...等等~別勉強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