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運動筆記 馬拉松「太極拳化」的危機


happyrunner wrote:
對於統計數字的解讀,作者可能需要再注意到下列這兩件事實。

1. 他拿來與台北馬拉松作比較的紐約和東京馬拉松賽,這兩者的參加人數,在比較的期間並沒有大幅的變化;而台北馬拉松的參賽人數六年中卻成長到原先的 2.5 倍多。(恕刪)


要提醒您,
那個東京馬拉松的參加人數沒有大幅變化,是因為該賽事有限制人數,我想紐約應該也是一樣吧(沒參加過不清楚).
若是看報名人數的成長比例,我猜應該比台北馬高吧!(聽說日本人的中籤率每創新低)

caryshih wrote:
要提醒您,那個東京馬...(恕刪)


謝謝你的提醒。

你講到重點了,如果東京馬拉松的人數也像台北馬拉松增至 2.5 倍的話,有關作者所謂的「馬拉松實力指數」,東京馬拉松還能維持在 2% 嗎?

我的重點在於解讀統計數字時,需要注意數字的特性,不能只注意於有利於自己推論的方向,否則會不夠客觀,而無法增加別人的認同。
看完原作者的全文,我不是很認同文中所提的論點,老實說,很懷疑原作者對於全程馬拉松的難易度了解是有多少呢?自己投入慢跑訓練的時間是多少呢?有沒有接觸過那些平均都在3小時內完跑的選手或跑友們?就其中一點論述來說好了,拿那「三小時內完賽者」佔「大會規定時限:五個半小時內完賽者」來做參考比較實在無法認同,原作者可知平均每場都要(3小時內完賽者)需要花多少的訓練時間來換取與維持穩定的成績呢?不說訓練時所花的辛苦,就單說一般有慢跑運動習慣的平民百姓可以挪出多少時間來訓練換取成績進步,光這點我想等原作者真的自己親身經歷過,那時原作者再回頭看看自己的論述時,可能會覺得很天真、很偏頗。

(將喜歡慢跑的人口變多,但精英級的人口卻沒有明顯提升來畫上等號做比較的論述)絕對是馬拉松外行人說的話。

ShezihJay wrote:
個人覺得寫的不錯 政...(恕刪)


太極拳化....不好嗎?
運動是一種好事,提升國民的健康
大眾化之後,對全民皆有好處

所以我還是不懂太極拳化有何壞處
開心做運動就好了,不是嗎...
莫名其妙,
不了解太極拳的人憑什麼用"太極拳化"這種貶低性的字眼來寫這些東西?
我本身在學陳氏太極拳,
學了快兩年目前仍持續學習中,
看到這些東西實在無法接受而且覺得蠻氣憤的;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一種,歸類為內家拳。1949年後,被國家體委統一改編作強身健體之體操運動、作為表演、體育比賽用途。中國改革開放後,部分還原本來面貌;從而再分為比武用的太極拳、體操運動用的太極操[1]和太極推手/推手。(轉至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5%A4%AA%E6%A5%B5%E6%8B%B3

上面寫得很清楚,
太極拳是一種"武術",
是為了讓更多人能夠學習才劃分出一部分運動用的太極拳,
而且太極拳也有很多競技、比賽如擂台推手,
不僅僅是"養生運動"而已,
全世界超過一億人在學習太極拳,
同樣也有多人投入心血練習,
他們的付出寫這篇文章的人應該完全不了解吧?
況且,
不管任何運動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身體健康,
不是只有競技化的運動才高尚,
養生運動就比較low,
教我太極拳的老師練了二十幾年的太極拳至今仍不斷練習以求精進,
什麼都不懂的人實在沒資格評批甚至貶低太極拳或任何其他運動及技術!!
不太認同他的觀點,有人跑健康有人自我桃戰有人跑興趣,怎能全以時間來看此一議題呢,若是職業選手除外生活中有太多其他的事要做、家庭工作事業這些我想來得比跑馬重要多了吧,許多人花5-6天/週練習時間取捨不是每個人做得到的。

caryshih wrote:
東京馬拉松的參加人數沒有大幅變化,是因為該賽事有限制人數,我想紐約應該也是一樣吧...(恕刪)



http://tw.myblog.yahoo.com/pig-chen/article?mid=14642
2012波士頓馬拉松參賽資格...


40歲以下要跑進3hr15min才有資格參賽...
作者的論點 是要為 從事於正規馬拉松比賽選手未受到社會重視 喊不平

不過卻把越來越多人參與馬拉松現象稱為太極拳化 成為靶子

我覺得 是找錯對象了 也未能搞清楚因果關係

國內馬拉松精英選手 之所以未獲得社會重視 主因於 成績在國際比賽上尚未能達到出類拔萃的程度

如果 台灣馬拉松精英選手能夠 在奧運會或至少亞運會 拿到前三名 或是在 幾項重要的馬拉松大賽獲得很好名次 甚至創世界紀錄

保證 這位馬拉松選手 絕對紅得發紫 名利雙收 廣告代言接不完

林義傑之所以爆得大名 也是因為他在海外幾項超馬比賽中 獲得非常優異的成績 (盡管這些比賽 不算奧運項目 參賽人數 跟強度 不一)


越多人參與與支持的熱門運動 其水準跟資源 絕對好過無人參與的冷門運動!





ShezihJay wrote:
個人覺得寫的不錯 政...(恕刪)
很多人參加路跑這項運動,大部分都是為了健康
而大家會誤以為林義傑是馬拉松好手,也是因為他在某些形象上如堅持跟毅力方面,讓人對他有信任感
國人對運動認知及知識上的錯誤積習已久,要怪到馬拉松是養生方式,似乎有點扯不上關係
若以如何提升國內馬拉松素質為題,大概這是篇不錯的文章,國內選手培訓環境不佳,並非單就馬拉松一項吧,這也是個很大的課題。
但要說台灣的馬拉松水準退步了,變成很low的一樣運動,個人就不敢認同這樣的推論。


想要政府重視請跑出好的成績~弄個甚麼世界第一政府自然就重視了
在這邊自怨自艾的動用敲鍵盤我們偉大的政府是不會有感覺的唷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