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內旋過度跑者不能錯過的穩定型慢跑鞋---adidas Supernova Sequence 2

Vody wrote:
從籃球鞋上的磨損看來...(恕刪)



Mizuno
Wave Inspire 5(中度穩定)
Wave Nexus 3(輕度穩定)

Asics
GT-2140(中度穩定)
Gel-1140(輕度穩定)


75公斤以下適用
Adidas Supernova Sequence
Asics GT-2140
Brooks Adrenaline GTS 9
Mizuno Wave Inspire 5



yellmaster兄
您蠻認真的,我對您的學習態度給予正面的評價,您自己出的推論題,您自己的解答很正確,沒有錯,以他60公斤的體重選GEL-1140會比 GT-2140適當, 腳寬選2E也非常正確,您完全理解了,恭喜您,您已握有釣竿了。

--------------------------------------------------------------------------------------------------------

請問一下Vody就我前面看你的文章
體重是選鞋的關鍵,重量輕的人
只要選輕度避震性或穩定性就行了
但你推薦的Mizuno Wave Inspire 5這雙不是算中度嗎?
那不就跟Asics GT-2140(中度)一樣算中度的?


如果說我選了GT-2140(中度)
最後有什麼結果呢?相較輕度的Gel-1140的差別?
dnalvqrq wrote:

我上上星期日第一次...(恕刪)

dnalvqrq兄,
Vody兄跟我建議的是循序漸進的練習。
當然一個小時對很多人來說不算多,但是對久沒跑步的人是有點辛苦的。
建議有不舒服就休息或輕鬆跑,不然等受傷就後悔莫及了。

dnalvqrq wrote:
跑到被女生、老人和小孩一堆人超過去,很慘啊

在全程馬拉松的組別中,分組優勝中最強的是40-50歲組,
這一組別的人數最多,又有一定的經驗,加上工作、家庭較穩定,所以比較多時間練習。
這點跟自行車比賽有點不同。
下次被大叔、大嬸碾過去不用太難過!習慣就好。
dnalvqrq wrote:
MizunoWave...(恕刪)

Wave Inspire 5以Mizuno官方的歸類是中度穩定度沒有錯,但實際拿Wave Inspire 5與GT-2140穿起來比較的話,我個人覺得GT-2140的足弓支撐遠超過Wave Inspire 5,Wave Inspire 5我認為60公斤還能穿,但60公斤穿GT-2140我真的覺得不夠重喔,如果選了GT-2140後可能會有什麼情況發生呢?請爬文看我這篇第一頁的測試裡所詳述的膝蓋疼痛問題,那就是第一個可能會發生的問題,Gel-1140的足弓比較軟,沒有GT-2140來得硬,您可以到店裡試穿看看,一套上去,稍微走走路跑一跑,絕對很容易感覺到內側足弓的硬度有一定程度的差異,Gel-1140的穩定度略低於Wave Inspire 5,但稍微高於Wave Nexus 3,僅供參考。

另外阿財兄說的沒錯,全馬組別中,分組優勝中最強的是40-50歲組,而我慢跑場地裡有一位今年55歲的大哥,他是自行車(公路車兼登山車)的硬底子高手,也有路跑,他的實力驚人,去年10月份他參加完屏東大鵬灣98公里公路賽(我沒記錯好像是98公里,如有錯誤請指正)後的隔天一早,又馬上與我們一同參加大腳丫的團練,還是很能跑,到現在不管任何距離我都還是跑不贏他,說真的如您騎車的有一定的底子,照理說10K應該是輕而易舉地,我本身不騎車,但身邊的跑友都是騎車與路跑兼併的,個個的路跑實力都很不錯(尤其是騎公路車的特別強),基本上10K都可以在46分內輕鬆達成,我不知您的慢跑程度,還是建議您循序漸進地比較好,僅供參考。
想請問vody大
我穿adidas tempo 下圖為鞋底磨損狀態
請問我的腳是屬於哪種型態的?
最近有屬意nimbus 11 或cumulus 11這兩款鞋 請問適合嗎?


vody大
不好意思忘了說明相關資料
身高172
體重65
每週大概跑5~6天大都跑柏油路
每日里程約6k~8k
ming621126 wrote:
想請問vody大我穿...(恕刪)

adiZero Tempo是一款穩定型鞋款,從這款的磨損看來,前腳掌還是集中偏在(大腳拇指與食指)磨損較為明顯,那就很肯定代表您是內旋過度的跑者,如果是是(正常內旋)與(內旋不足)穿這款,比較可合理的磨損會是前腳掌磨損趨於平均或偏外側,但後腳跟外側一定會有比較嚴重的磨損情況發生,

如果穿這款adiZero Tempo很舒適沒有任何的問題,那我會比較建議還是繼續穿穩定型的鞋款,但是如果有任何的不適,如膝蓋外側比較容易發生疼痛的問題,那再考慮穿避震型的鞋款,我無法鐵口直斷Nimbus 11 或Cumulus 11適不適合您喔,要您自己實際試穿跑過了才會知道答案喔,只能告訴您65公斤是比較適合Cumulus 11,另外Nimbus 11 或Cumulus 11的重量都比adiZero Tempo還要重約56公克左右,這點要先考慮清楚,很多台灣跑者習慣輕量的路跑鞋系列,一旦換穿厚底訓練鞋剛開始是會很不適應的喔,僅供參考。

如已很習慣也很喜歡adiZero Tempo這款輕量穩定型,那可考慮下下幾款相似屬性的鞋款
adidas adizero Tempo 2
Asics DS Trainer 14
Brooks Ravenna
Brooks Axiom 3
Mizuno Wave Elixir 4
NB MR905
Nike Zoom Elite 4+
Vody 大您好

看到了您的線條如此漂亮的小腿
小弟仍需恆久努力的跑下去!

想請教的是,天天跑一小時,腿的肌肉就會變這樣嗎?
還是有做哪一些鍛鍊呢?
homemanpc wrote:
Vody 大您好看到...(恕刪)

homemanpc兄,不會吧,您想把小腿練得跟我一樣粗嗎?超難看喔,我的小腿比較發達是因為從小就爬上坡路段所致,因小弟的住家剛好在上坡路段的頂端,

慢跑並沒有使我的小腿變粗,但小腿與大腿的肌肉線條明顯變得比較結實,天天慢跑1小時一定會使小腿的肌肉線條變得比較明顯,我沒有做額外的訓練,但可以告訴您,我個人感覺(跑上坡)或(跑階梯、爬樓梯)對於小腿的肌肉線條會比較有快速的成效,跑平路的成效會比較慢一點,但持之以恆,效果是一樣地,僅供參考。
Vody wrote:
Wave Inspi...(恕刪)

請問Vody兄
我剛才去這網頁測足弓
http://www.mizunousa.com/Corporate.nsf/WebPages01/D2063D2B4D3C079285256ECF00509CE6?OpenDocument

我是一般的足弓,但腳底是硬的
就是那圖裡面的Medium-Arched Rigid

你之前認為我內旋過度的型態,加上我體重輕,只有60kg,所以推薦我

Asics GEL-1140
Mizuno Wave Inspire 5
Mizuno Wave Nexus 3



不知我剛才測出來的結果,還是適合這三種鞋嗎?
因為我在這篇文章看到,足弓和腳底的柔軟度好像也是重點
http://chensiun.blogspot.com/2007/11/pronation-pronation-pronationoverpronat.html
dnalvqrq wrote:
請問Vody兄我剛才...(恕刪)

我本身不太建議單以足弓高度一項來做為判斷選鞋的依據,而是應以您的實際內外旋幅度為第一優先考量,而您本身的鞋底磨損是很明顯地集中在大腳拇指區,基本上是最為典型的內旋過度跑者,誤差率極低,正常內旋、與內旋不足的情況,不可能會磨損僅集中在大腳拇指區,所以我推薦的那三款沒錯,

Mizuno的溼足印腳型分的太細了,鞋款歸類建議比較籠統模糊,要看系列屬性判斷,我推薦參考Brooks的比較專業,僅供參考。

PS:在華文的文章裡,大家都僅是將各大網站的選鞋指南讀完,而選鞋指南僅單就足弓高度一項來推薦,但足弓高度僅是由生理結構來推測模擬實際慢跑可能產生的型態,但實際上內外旋幅度的不同,不一定與足弓高度劃上等號,所以最準的方式是請旁人看您慢跑的落地姿勢,落地姿勢影響了磨損情況的不同,這是目前最為準確的方式,誤差值最小,僅供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