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馬在4小時內用走的完賽可行嗎?


antonytai wrote:
真的沒有甚麼,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換個角色看事情,會少很多抱怨~

常常當跑者,有機會當馬拉松賽的志工也是一種福氣與福分~...(恕刪)

阿總0531 wrote:
運動只是休閒不是全部

大頭認為兩位大哥說的對!

就是運動而已,當完成任何賽事?只是一張證明!

如何因養成運動習慣而享受運動的快樂?

惟有己知!

每個人追求的目標不一樣!

但是健康的活著是總標的!

不用為了挑戰極限,而喪失運動的動能!

有動有健康,有健康更能昇華精神的層面。

做自己認為快樂的事吧!

阿!還能跑走真是件快樂的事!

堯來堯去 wrote:

半馬不是三小時左右就關門了?


antonytai wrote:
一般人步行速度大概5公里/小時

跑步8-12公里/小時
以上兩者都在平地的數據,山路大約要乘1.2倍時間


antonytai wrote:

所以,綜合以上所述,4小時內用走的完賽,要練才有可能~


頭大叫大頭 wrote:

扣掉休停時間應該也可以在4小時左右走完。


大家好

小弟去年練習鐵人二項時,膝蓋外側痛,本來以為會很快好,吃了兩個月的藥、以及復建,都沒效。
( 練習鐵人二項,也完成鐵人二項 10KM路跑 + 35KM單車 )

除夕前一天看了另一醫生,醫生說這是【ITBS】,由運動筆記專業文章得知,【ITBS】也就是【跑者膝】。

殘酷的是,休息快一個月沒跑( 醫生說要休息不能跑 ) ,體能都退步了,今天練跑,跑的時候都會痛,一半跑、一半走、再加6~7拉筋,時間是以前的兩倍之多。

現在的路跑,報名時間都很早,在賽前兩個月(2013)報名了今年二、三月賽事。
超半馬23KM,比半馬多2KM,完賽時間是四小時。

剛剛想到,在不棄賽之前提,用走的 + 跑的,能否完成23KM ?
【麵包超人】 wrote:
大家好小弟去年練習鐵...(恕刪)

一般人正常行走速度大概4~6公里

如果限時4小時的23公里路跑,用跑走的方式完賽應該是沒問題,除非你的腳連長距離走路都不行


頭大叫大頭 wrote:
大頭認為兩位大哥說的...(恕刪)


多謝放肆人生前輩的解說,另外一位前輩則表示練習也要練得不受傷。

版主頭大前輩的一席話有道理。

如果當天腳痛嚴重,棄賽也是選項。

上個月,版主、我才在01勸一位受傷網友不要硬是挑戰泰雅全馬,自己卻也非常猶豫。

不過,泰雅馬是山地地形,確實不利於受傷跑友。
提供個人經驗參考,
自己也是ITBS, 尚在休養中
石岡馬: 前12K大約6分速, 剩下全步行: 關門前到 6:15左右
峽谷馬(半馬): 前17K大約6分半速, 剩下全步行: 2:40左右
高樹馬: 前19K大約6分半速, 剩下全步行: 5:48左右

結論: 自己的經驗是一停下來就跑不動了, 所以在可能的情形下開始不休息多跑一點
之後就走完全程, 平均步行的速度是10 min / 1KM, 就可以估算大約終點的時間,
但體力會下滑, 或有坡度以及水站停留, 就要再多加一點時間
所以23K的話, 若可以前半段跑一些, 後面就壓力小一點
但還是提醒, 若連走都有困難, 就真的休息吧

【麵包超人】 wrote:
剛剛想到,在不棄賽之前提,用走的 + 跑的,能否完成23KM ?


麵包超人兄

有看了你在其他篇描述你目前的狀況 跑2k就會腳痛

小弟認為這樣的狀況是不適合參加大甲半馬的

小弟1月初也中了ITBS 休了一兩週後 慢慢從踩X-Bike-> 5k->10k
本來以為好了 結果除夕當天練跑山路 才5k左右就復發了....
現在雖然感覺已經不會痛 應該可以跑了

但是考慮過後 我也放棄了明天的櫻花馬試跑(名額轉讓給別人了)



你這場還蠻熱門的 現在轉讓應該還是有人會要的

Garystt wrote:
都要參加半馬還在跑走,還是練一下三小時內完賽,有一點衝勁吧!
用跑的能兩個小時半馬完賽也不表示能三個小時內走完半馬。
跑和走用的肌肉不同,而且跑比走有效率多了。
要長時間快走,沒練過是不行的。
01newbie wrote:
用跑的能兩個小時半馬...(恕刪)

BINGO
看完倫敦奧運男子50公里競走,剛好沒很久我開始減肥還有點印象也依樣畫葫蘆,發現連選手一半的速度都摸不到.
看一些大陸教學影片跟著練一些基本動作才慢慢有點模樣,雖然還是很慢可是漸漸能超過很多慢跑的女生,
後來跑步騎車了一陣子身體都沒送出過很苦的訊號,但競走就會問自己每天這麼累幹嗎?
每天才40分鐘天天都要越過撞牆期.
很多人小看快走,倫敦奧運很多選手有喝水還有啊走的歪掉棄賽.......
也難怪大頭能練起來人又有深度,走功多少有幫助.
多謝p大的分享。

今天在民視胡瓜節目—綜藝大集合的開場,出現了一位身材精壯的超馬跑者,他同時也是高中數學老師,節目中秀了凌波微步的跑法,好像是用腰帶動,降低胸與下盤的負擔。

上個多月在youtube也看過他們跑步隊的示範。

這姿勢像是世界網球球王納達爾在熱身的姿勢,只不過納達爾是原地跑。

若用此法,髂脛束症候群是否可以降低發生率?

有個疑問,既然跑不完為什麼要參加路跑,既然要參加,那就要練習,練到可以輕鬆跑完全程,不然照自己的能力跑操場也可以,沒有一定要參加路跑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