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末要參加台中生活圈四號到通車的馬拉松。
雖已知路線,但官方網站並沒有沿線高程的變化圖,所以使用 Earth Google 查了一下海拔高度,發覺最北端比最南端約高出 130 公尺。單程距離約 10.5 k, 因此平均坡度約 1.24%.
國道馬的坡度比這小多了,我沒跑過連續這麼長的緩上坡,不知道該如何配速?
試著用能量的出發點來計算,看看能得到甚麼有用的數據可供參考。
1. 65 公斤體重的跑者,跑一場馬拉松約需 2600~2700 大卡,所以每公里約消耗 63 大卡。
2. 如果以坡度 1.00% 上坡時,每公里上升有 10 公尺,所需要做的功為
W = mgh = 65 x 9.8 x 10 = 6370 焦爾 = 1.52 大卡
3. 人體必須燃燒肝醣和脂肪來提供這個能量,但是肌肉工作的效率只有約 25%,所以人體需消耗 4 倍的能量,也就是 6.08 大卡。
4. 6.08 大卡是 63 大卡的 9.7%,約是一成,所以身體輸出63 大卡原先可跑平面一公里,現在只能跑 0.9 公里。也就是說,速度會是平面配速的 9 成而已。
5. 所以原來打算配速 5:00/k 的話,會變慢成 5:33/k。如果坡度是 1.24%,則上坡配速應該是 5:40/k.
6. 上坡配速 5:40/k 且要維持均速是 5:00/k 的話,下坡需跑 4:20/k (5k 跑 21:40)。離開起點後,就是往南跑下坡,所以出發後一開始就得飆速囉?
應該還沒有跑友上去四號道試跑過吧!跑友有何其他類似跑馬路況的上下坡配速經驗值可供參考嗎?如苗栗馬72號道上的跑馬配速經驗。謝謝!
jan1137 wrote:
小弟的淺見~每個人的...(恕刪)
謝謝你的回應和鼓勵, 大家一起加油.
上面的體重和配速,就是我自己的資料. 為這個馬拉松,我已經操了 15 週了,週量達 65k, 三次 LSD 28 以上,賽前四週模擬半馬賽(1:42),賽前三週開始減量.
其實,我需要的是跑友提供自己實況的 data, 尤其有配速和相對應的 gps 高度和心跳最好. 這樣,我可以用來檢驗上述的計算是否合理. 因為要找到與我類似體重和配速又恰有實地資料的跑友,這機會太少了.
如果跑友提供的資料中,有心跳和上下坡的配速,就可以由相同心跳來看上下坡的配速變化. 倘若這之間有接近 20% 的差異(或者和平地配速有 10% 不同),那上述的推論是合理的. 當然,我必須假設跑友在這些比較時間點的體能狀況是相同的.
所以請跑友提供相關資訊,在我的眼光中,你實地跑馬的資料是非常珍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