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一提到Reebok腦中馬上浮現俠客歐尼爾、Reign Man坎普等NBA球星,在公牛連霸時期,Reebok的球鞋相較於其他品牌對我來說就是耐操代名詞,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蜂窩式氣墊。那時還是當學生的時期,在CP值的考量下,也入手了一雙雙斑馬鞋-big Hurt 白襪隊湯瑪斯代言的球鞋來過過乾癮。就連一開始進入跑步的世界,Reebok也是個人購買時的首選,前前後後共跑壞過了三雙跑鞋。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功能介紹

第一眼看到One Cushion 2.0會被側邊中底三段不同顏色所吸引,再仔細端詳發現三個區塊各標著有R52、T48、C43,分別代表三種不同功能 R:Rebound(回彈)、T:Transition(轉換)、C:Cushion(緩衝),下面再分別說明,讓大家可以清楚其中的奧妙。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R52:前掌中底部份屬於推進區,使用高密度中底材質,增加落腳時的彈性,提升跑者每一步前進的動能,讓人跑起來更輕鬆省力。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T48:中足中底部份屬於轉換區,使用中密度材質,提供前掌與後足,在一上一下間提供每一步轉換時的順暢。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C43:中足後底部份屬於著地區,使用低密度材質,在每一步落地後,吸收腳跟落地的力道,減緩衝擊力,減少受傷機會。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實地測試
此次體驗活動有收到Reebok提供衣服跟褲子,以往在服裝上的採購較少會注意穿搭的整體性,都是衣服、褲子各買各的,自己在隨性搭配穿。趁著這次機會體驗全身服飾"麻吉"搭,果然整體看起來更順眼,跑起來更帶勁。上衣具有延展及排汗功能,褲子則為有內裡跑褲。在尺吋的選擇上都選擇較為合身,跑褲腰身ok,但內裡稍為有緊的感覺,可能是我臀部太大吧!!亦或是東、西方人體型上有些許差異!!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利用假日上午空檔到PU跑道小跑5公里,熟悉新鞋子的特性,剛開始跑會比較注意楦頭、腳跟部份是否有不適狀況產生,一路跑下來狀況都ok,因此第二次移到戶外跑進行測試,場地拉到內湖碧湖環湖步道,環湖一圈約1.3KM,共計跑五圈。沿著湖邊步道前進,沿途不少散步民眾,一路閃閃躲躲像是在跑障礙賽,跑完兩圈後轉入人較少的外圍人行道。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跑鞋一拿到時第印象有些厚重感,穿上一陣子試跑一段路發現鞋底的彈性還不錯,尤其是上坡路段多使用前腳掌往上跑,有一股Q彈的回饋感。約莫跑了5K(約三圈),每踏出一步非常的順暢,不自覺步頻就會加快些。在較寬敞寬間進行大跨步加速跑,每踏出一步路感都滿不錯,只是覺得前腳掌鞋面與以往穿的鞋子相比有偏軟的感覺。

一般常見鞋款都會加上編布或是TPU飾條加強鞋頭的包覆感,應該是習慣的問題,個人感覺影響不大。兩次短距離測試下來跑鞋的表現中規中距,有時間再進行LSD訓練,若沒有意外,九月底竹山馬拉松就帶著它一起上場。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此外測試其間也發現鞋內小地方也暗藏不少貼心設計,可以感受到廠商的用心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1.鞋墊:鞋墊背面有著波浪紋,有著固定的效果,在雙腳移動時,不用擔心鞋墊會有位置的狀況

2.鞋舌:鞋舌中中間有雙孔,透過兩次鞋帶交叉固定,鞋舌不會再有偏一邊的狀況,兼具有美觀效果

3.反光片:鞋面前緣左右腳各一有一片反光飾片,增加夜間活動的安全性

4.鞋帶孔:鞋帶孔由傳統的圓型改為橢圓形,在繫緊鞋帶後有固定效果,圓型的鞋帶頭在穿鞋帶孔 時較不要穿過狀況。有些比賽需要繫晶片,拆鞋帶就需要花一點功夫。我個人大多是用鐵線固定,圖的是拆卸方便,跑完一場馬拉松還要蹲在一旁拆晶片,對跑友來說可是一件苦差事。

5.鞋面網布:使用3D FUSEFRAME無縫鞋面,搭配透氣網布,讓雙腳多些透氣及涼爽的設計。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目前現役跑鞋約莫有七雙,平時都是輪著穿,其中陪我最久的就是這一雙ASICS OBERON 3 2E版,今年已經出到 8,代表這雙鞋應該有五歲了。中底緩衝材質已經也些硬化,目前已呈半退休狀態,只有短距離恢復跑會穿上他出門,已準備讓它退下來當平時走路使用。它令人印象最深刻的的地方就是在耐磨的大底及亞瑟膠,此雙服役至少三年以上,消耗最兇的後鞋跟外側還沒磨到中底,非常耐磨的一款跑鞋。在穿過這雙鞋才知道鞋子楦頭尺吋會影響穿著舒適度,直到現在購買時都會挑寬楦款式,恰巧Cushion 2.0的楦頭正符合我的需求。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結語
今年三月Reebok推出新的品牌標誌-三角形標誌,以logo將產品分為兩大區塊,一是以跑步、訓練、健美等,另一塊則是原本的Classics產品。這代表跑友的選則多了一家專業廠商產品可以選擇。這次測試跑鞋官網找不到楦頭資料,一般而言沒標明通常都是標準版(D);這雙的楦頭感覺像是介於D於2E之間,比一般標準版來得寬,讓我的兩隻寬腳板有足夠的活動空間,跑起來更無拘無束,算是小小的意外。建議廠商可以增加寬楦版跑鞋的種類,相信可以造福及吸引像我一樣有著寬楦腳板跑友。

久違的老朋友-「參加Reebok ONE SERIES全方位體驗分享」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