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法國的戶外運動品牌Salomon起源於1947年阿爾卑斯山,當年以生產滑雪專業裝備聞名,隨著時代不斷演變,如今將雪地山林間各種經驗融入跑鞋設計之中,長期測試改良推出操控順暢且能輕鬆完跑長短距離越野路段的「Sense Ride」系列鞋款。
喜歡登山、滑雪與越野路跑的朋友應該對Salomon不陌生,進入亞洲市場之後不只跑友們喜愛著用,更廣為越野山友愛戴,Salomon研發不少面對險峻環境的專業裝備及專利科技,成為人們在山地穿梭的最佳靠山。

圖片取自:Salomon官方網站
轉型邁入高山越野運動前,其實品牌創始人François Salomon在金屬加工廠製造滑雪專業設備(再早一些是金屬鋸刃等銳器),不斷研發提升靈活與變向滑雪板刃設備,阿爾卑斯山就是他的產品測試地,同時也是Salomon品牌理想發源地,成為滑雪史上不可遺忘的重要角色。

圖片取自:Salomon官方網站
隨著時代變遷,Salomon將眼光放得更遠並且延伸到雪地之外,因為擁有滑雪器材的開發經驗,Salomon將科技技術應用到戶外健行、越野路跑以及登山運動中,昔日工廠也不斷轉型,如今成功進入全新領域。

圖片取自:Salomon官方網站
為了戶外運動者適用鞋款,Salomon除了開創實驗室,更找來戶外運動者進行實地測試,根據每一次不同反應與突發狀況進行修正,因此推出一款又一款的進化鞋款,每一代都可以看到顯著實用的成長。

圖片取自:Salomon官方網站
今年夏初Salomon再推出一雙全新越野跑鞋「Sense Ride」,擁有快速綁帶收納系統、鞋舌內襯包覆科技、鞋身包覆科技以及獨立前腳掌包覆科技,四項專利科技集於「Sense Ride」之中,可以輕鬆滿足跑步上各種需求。

主推配色除了本次開箱的螢光綠,另一款亮紅配色也頗有小跑車的感覺,兩款配色非常搶眼,感覺不管哪種配色在山林間都會引人注目,跑的高調不是錯啊!接著筆者帶來「Sense Ride」越野跑鞋開箱!

實鞋開箱
為了讓越野鞋開箱更有臨場感,筆者特別將「Sense Ride」帶到潺潺水流溪河公園。首先看到鞋盒上黑白色系的壯闊山脈之景,象徵Salomon對於戶外登山運動可是特別有信心。

鞋盒的周圍印上明顯的註冊標誌「S」以及官方網址,鞋盒材質選用較硬挺的厚紙板。

因為本次開箱在室外,所以光線有點偏暖,但是打開鞋盒將實鞋取出後,發現高調的螢光綠在陽光灑落下真的非常搶眼,雖然筆者本身屬於低調樸實路線,但是這樣的設定可以大幅提升安全性,即使在昏暗樹林山野跑動也會很有存在感。

「Sense Ride」系列的推出,主推全新再升級的中底Vibe減震緩衝技術,這是一種透過異材質組合的避震技術,將「OPAL避震材質」崁入另一種不同材質的「EnergyCell+吸震中底」,簡單來說就是一次結合兩種不同屬性的中底,提供足部不同出力與適當支撐回饋。

雖然這樣的概念技術之前在Salomon其他系列鞋款上出現,但是本次Vibe減震緩衝技術更為升級,多片中底材質可將緩衝效益提升到最大,沖銷反覆踩踏時的衝擊回彈,讓整體穿著感提升。

鞋面使用極具彈性的透氣網布,雖然提升了整體透氣效果,相對的並無提供防水機能,整體鞋型流線俐落。讓筆者十分印象深刻的還有快速綁帶收納系統,這是一款耐用度較高,但是卻更為精細且紮實的鞋帶系統。

只要按住上頭的S拉環往上提拉,鞋帶系統可以瞬間收緊,不會有傳統鞋帶部分拉緊、部分卻鬆弛的狀況發生。

只需一秒即可將鞋帶拉緊,接著位於鞋舌前側的網狀收納袋拉開,把S拉環塞入就綁好鞋帶了!(後面實穿會更明顯)

除了快速綁帶鞋帶系統,Sense Ride後掌高約28mm,前掌20mm,鞋面使用鞋舌內襯包覆科技,顧名思義就是做在內裏的包覆設計,雖然無法從外觀上看到,但是待會實測時可以特別留意。

位於鞋身上的「Sensifit包覆科技」也是Salomon愛用的科技,搭配全面拉提鞋帶系統,能夠給足面更穩妥的包覆感。

前足使用將前腳掌包覆的獨立科技,除了密貼足背,還提供腳趾適當的活動空間。

鞋頭前側有刻印明顯的「S」,看起來美觀,沒有其他的抓地科技。

除了明顯Salomon標誌,複合式中底材質上寫著「Vibe」,象徵減震緩衝科技賦予全鞋一個新的意義。

「Sense Ride」品名低調的寫在跑鞋旁側,目前從外觀上來看,確實是一款專屬越野跑者設計的路跑鞋。

從上方俯視可以發現足踝設計厚實,並非襪套式的足領採用一體包覆設計,進行越野路跑會做到跨步、踩踏等動作,所以舒適貼合的感覺非常重要。

採用獨特的Ortholite專業抗菌鞋墊,增添海綿回彈技術,同時可以抑抗細菌孳生,有效防止異味產生。

鞋墊全足掌都有壓力測試分析,底面紋路即是針對路跑產生的足壓減壓設計。

將鞋墊抽出後可以看到後腳跟的OPAL減震材質運用在全腳掌,減震效果再升級,而Energy Cell+吸震中底藏在OPAL減震材質底下,特色就是將吸震效果提升且不易變形。

看完了鞋身後看到大底設計,「Sense Ride」針對前後腳掌皆有進行分割設計,有較深的凹槽讓腳步細部動作更靈活,提供良好彎折及流暢性。

類似動物銳齒的大底科技為Salomon自主研發的橡膠大底,專門為山野活動設計,不同的戶外運動都會有不同的排列。

位於大底中央有一顆立體的紅色橡膠圖雕,象徵本鞋款使用品牌引以為傲的抓地耐磨科技大底,密度與配方皆是經由長時間累積出來的心血結晶。

初穿足感+實著比例分享
開箱之後筆者立刻將「Sense Ride」實著,螢光綠配色真的非常前衛,加上後跟高、前足低的整體設計頗有流線感,無庸置疑成為全身重點。「Sense Ride」快速綁帶系統十分討喜,除了一秒綁好鞋帶,外型也相當俐落,雖然視覺上沒有明顯「拉高」效果,但是覺得穿上就變專業了,連路過阿姨都說:校年ㄟ,哩ㄟ鞋那A就水?(同步口譯:年輕人,你的鞋子怎麼這麼漂亮)。
- 左前比例
- 右前比例
- 後面比例
尺寸選擇選擇原尺寸(筆者為US12),楦頭部份非常寬敞,腳趾前緣有著充分活動空間,但是每個人腳型與穿著感不同,建議還是實際試穿比較準確。與常見跑鞋不太一樣,「Sense Ride」為了應付各種越野地形,因此大底抓力穩固,異材質結合的中底足感算是軟Q,鞋舌與足跟相當厚實,個人認為分類在妥善保護足踝與膝蓋的安全型跑鞋比較適合。
- 半身比例
- 半身比例
- 全身比例
- 全身比例
實鞋測試
此鞋被歸類於一般公路與比賽的鞋款,可以應付平緩的越野山徑競賽,因此筆者選擇到路面與環境較為複雜的溪流公園進行測試,以「抓地力」、「推進力」、「舒適度」三方面進行剖析,藉此了解除了跑步之外,「Sense Ride」整體的適應力是否足夠。

抓地力測試
面對濕滑的地形與路線,抓地力即是最重要的環節,緩衝之後再重新蓄力,一般跑鞋在中間力量的轉換容易失控,不只容易受傷也有可能影響成績。

右腳踩踏的這顆石頭有被濺起的溪水浸溼,雖然不到濕滑,足以測試「Sense Ride」蹬出後的抓地牽引力。

雖然筆者也擔心會落水,因此踩踏上並無將重心全部放在右足,但是接連踩踏多次,發現其實就像踩在乾岩石上,來回跑了五六趟都很穩妥,只不過遇到青苔時依舊要注意,碰上青苔還是容易打滑。

當然筆者不可能故意踩太大力讓自己落水,測試時的心態都有產生防護戒備,但是大底耐磨橡膠真的非常止滑。(請相信筆者真的有實測落水的經驗)

推進力測試
「推進力」是指跑步時足部落地的避震到起腳後的跨步力量轉換,如果兩種力道轉換得宜,會讓跑者有如裝設噴射引擎的推進感,不只可以更省力,也會讓人有如虎添翼的感受。

特別的越野路跑可能會碰上階梯或是巨石,因此推動力來的重要。上下樓梯時大多會使用前掌避震,而「Sense Ride」中底彈性支撐片與多向溝槽大底相互支援,使足跟到腳尖力量轉換順暢。

在石頭間跳躍也有著相同足感,抓地力極佳的大底讓瞬間變向與彈跳省力許多,後跟避震力道個人覺得較前掌更明顯,特別跨步跳出的爆發力有明顯的加乘效果。

舒適度測試
最後測試整體跑動的舒適度,由於越野山徑地形較於一般路跑顛簸,因此距離可能減少,但是全面運動強度卻提升,若是透氣度不夠或是包覆性不足,容易讓人感覺不舒適。

Vibe中底緩震科技使我面對戶外的岩石、碎石、草地等不同路面感覺舒適,雖然一開始著穿有點擔心太軟Q會導致腿部抽筋,但在反覆測試發現「Sense Ride」面對不同路面的適應性算是蠻強的。


另外筆者也穿上「Sense Ride」進行一般路面測試,雖然作為正常跑鞋感覺還算不錯,但是透氣效果似乎沒有特別好,整體重量偏重,如果跑到半馬以上的距離可能會開始感覺沉重。

對我來說,「Sense Ride」不是一雙主打重量輕盈的鞋款,但是可以給我完整保護,雖然筆者越野經驗不是這麼豐富,但是簡單上山下海都可以包了。

實穿結論
常常有人戲稱越野路跑為「腳踝殺手」,這一點筆者表示認同,常常爬山健行就會發現足踝與膝蓋有痠痛現象(是老了吧?),雖然自己要檢討姿勢與擺放重心是否正確,但是選擇一雙合適的越野跑鞋非常重要。


整體腳感良好,雖然本次不是到深山或是難度較高的林間實測,但是現場提供的狀況「Sense Ride」都能夠靈活處理,不會因為中底較重而有拖拉沉重感。

只不過如果拿「Sense Ride」當作一般跑鞋不太適合,除了重量稍重,太多的防護與配置也會略嫌超過。整體穿著舒適度不錯,強化中底科技與耐磨大底能駕馭多數地形,適合開始練習越野跑的初學跑者,若想要保有一對健康膝蓋與腳踝,筆者建議大家去挑一雙適合的跑鞋,畢竟沒有甚麼比健康更重要呢!

《特別感謝Yves協助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