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我都蠻排斥跑課表的覺得跑課表會扼殺我對跑步的興趣由於本身也蠻熱愛追求速度的從去年sub4sub350今年底的賽事sub340近在咫尺我的隨性練習內容大概如下月跑150~180公里十公里為主,山路為輔全馬賽事來臨前會跑個幾次30k但這種隨性跑法我深知以自己目前的身體素質是不可能跑出sub330的各位大大怎麼看sub330一定要吃課表嗎
您如果想要再突破自己的PB往SUB330移動那麼可能需要調整的方向主要就是肌力、速度、跑步經濟效益優化來做重點訓練通常對於一般跑者能到達或是接近340 - 330及代表跑步能力有到達一定的水準不過如果要再往上提昇那麼速度會是主要關鍵之一不知您除了平路加山路的訓練、LSD 有氧耐力訓練之外是否有加入 高強度的間歇訓練?是否有做自己的有氧閾值耐力跑訓練(節奏跑)?是否另外有針對自己跑步的經濟效益上做優化(減少觸地時間、降低平均垂直振幅、跑步重心的快速轉換...等)上述都是要突破330一定要思考優化的幾個重點方向提供給您做參考
golugolu0421 wrote:一直以來,我都蠻排...(恕刪) 您都知道要練LSD了,怎麼還會排斥按表操課?一直以來其實不能理解有些常說"我是跑健康的"的人,每當比賽成績不理想時又在意的要命,平常總是排斥間歇、節奏跑...等速度訓練,不肯下功夫怎麼又會期待成績有多好??跑步很誠實的,練得夠、練的對自然會看到成績出來,而不是輕鬆跑加個LSD就期待比賽會有奇蹟發生,練著5'30"的10K輕鬆跑卻希望用5'00"跑完42K,甘舞可能?
MXMY wrote:是否有加入 高強度的間歇訓練?是否有做自己的有氧閾值耐力跑訓練(節奏跑)?是否另外有針對自己跑步的經濟效益上做優化(減少觸地時間、降低平均垂直振幅、跑步重心的快速轉換...等)上述都是要突破330一定要思考優化的幾個重點方向提供給您做參考 謝謝提醒最近想survey家附近的跑團有無練間歇的平常在練習時10k七成的力氣跑大概落在47~48分之間半馬約1h46m左右
golugolu0421 wrote:一直以來,我都蠻排...(恕刪) 感覺隨性跑,跑值就隨性成長。依課表跑,進步比較快。小弟隨性跑了快兩年真的有好好享受慢跑的樂趣。小女兒一直在問說他的玩具還少了一個獎牌,要我再去跑一次拿回來給他玩。 小弟又不想去隨便給他跑一下, 但想到要練課表又有點懶。所以一直找藉口敷衍他,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