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報了1/19的渣打台北馬拉松半馬組,與此同時我的鞋子也磨的差不多了,所以打算換一雙鞋。
雖然前陣子買了雙NIKE的zoom fly(https://m.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558&t=5845615),但穿久之後還是比較喜歡亞瑟士紮實的腳感,所以還是決定購買亞瑟士的鞋款。
不過,亞瑟士為各種不同腳型的跑者推出了各式各樣的鞋款,究竟哪雙適合自己,除了實際試穿之外,其實還有更加科學化的方法→足測。
於是,我來到了亞瑟士台北旗艦店體驗足測。


足測蠻難預約的,我是打了第三次電話才成功預約到的。
一開始店員會要你換上短褲(要自己帶),然後接著進來足測間準備開始測試。
不過測試過程是禁止錄影的,所以我只能拍幾張照片來解說。

一開始會先脫下襪子,在兩隻腳的前掌最寬兩點、足弓最高點及足背貼上貼紙讓機器對位。
接下來會把腳踩進上圖這個靜態掃描器,同時要你兩腳施力平均。
腳踩進去會踩到一片不確定是玻璃板還是塑膠板的透明板,再下方則是有點類似印表機的掃描器,所以這個機器應該是感壓+影像辨識來測出腳型的。

接下來會穿回襪子,再穿上測試鞋。
測試鞋的鞋面是皮質的,有點重且底部有點硬,而且跑起來腳跟會有種快脫落的感覺,所以不太好跑。
不過可以看到鞋子後方有兩個圓點,而且在圖中的鞋櫃也放置了台攝影機,所以能藉由上下兩個點的角度偏差來計算內旋或腳尖方向等等的數據,不過並沒有動態感壓的功能。

因為我沒有跑跑步機的習慣,所以一開始店員先讓我在上頭走了一兩分鐘,之後再加速到我平常的跑步速度,然後持續跑五分鐘。
其實我跑步時很喜歡左右邊到處亂看(無聊嘛~~~),但在跑步機上一這麼做就會跑偏一邊,所以只能專心的往前看。

跑完後換完鞋子,店員就會用筆電播放攝影機拍攝的慢動作跑步畫面。
首先,我蠻驚訝自己跑步時的腳是嚴重外八的,因為在自己跑步時是看不太出來的,但從攝影機從鞋子正後方的角度來看就會相當明顯。
然後店員就問我是不是有參加田徑隊之類的,因為店員發現我都是前掌落地,所以提醒我小腿的肌肉要多加訓練。
看完了影片後,就會印出上面的那張足測結果。
先從靜態的部分說起,在腳長的部分店員建議我穿著27~27.5左右的鞋子,並且由於我左腳較寬但右腳比較窄的關係,建議選擇2E的寬楦鞋款。
動態部分,我的重心會比較偏左腳(有可能是跑操場比較多的緣故),在右腳則有比較明顯的過度內旋,所以建議選擇支撐型的鞋子(kayano、GT 2000這類的),另外就是剛才提過的外八問題了。
總結來說,我蠻滿意這次的足測,因為我過去不知道自己是寬腳,所以鞋子都買比較大號來彌補寬度;也是透過這次的足測,讓我知道自己跑步時有嚴重的外八。
雖然足測一次三百對很多人來說會覺得太貴,但藉由足測來科學化的找出最適合的鞋款和跑姿的問題,來減少受傷的可能性,我認為是相當值得的投資。
當然我知道還有全身的跑姿測定啦,不過價格就更高了些,等我之後要去跑全馬再去測測看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