煥仔 wrote:人家在講地球海平面高...(恕刪) 連水杯的簡單比喻都令您感到難以理解雞同鴨講了,我又怎麼敢繼續深入到全球版塊質量異動呢^^?高中時在網誌隨手寫寫的舊文,拿一段來貼看看-------------------------------------------------------------------------地球的最外部為冷而硬的可移動之岩石,稱為岩石圈(lithosphere ),其厚度平均約100公里,岩石圈之下為軟流圈(asthenosphere)為黏度高的液體物質所組成,在高溫、高壓作用下而成可塑性,使岩石圈漂浮其上。我們看到大陸地殼明顯比海洋地殼厚得多,例如西藏高原下的地殼厚約70~80公里,而海洋地殼平均為5~8公里。這是因為海洋地殼密度較大,且其上承受來自海水的重量根據阿基米得原理、板塊構造學說與地殼均衡說,地殼是浮在軟流圈上的浮體,而浮體的重量=排開的液體重量,山越高則山根越深而當兩極的大陸地殼上冰山迅速融化,流入海中造成海平面上升將使地球兩極質量銳減,海洋地殼承受的重量遽增,因此會使海洋地殼沉入,大陸地殼上升,這一來一往會使位於板塊交界處的火山地震帶的地震、火山爆發、海嘯更加頻繁原本休眠的火山重新開始活動,例如富士山或者基隆的大屯火山丹麥格林蘭因冰山融化整個陸塊正在向上浮升-------------------------------------------------------------------------大概是這樣,海平面確實是會上升沒錯,但不是因為北極融冰,而是南極洲與高緯度區域大陸板塊上的積雪融化流入海中所致杯水中浮冰融化液面不升降、這是用來比喻北極的浮在海面上的冰山你以為那篇文樓上的每位大大一直舉水杯當例子是因為他們物理程度不佳故意要跟你雞同鴨講嗎?
赤尾青竹絲 wrote:連水杯的簡單比喻都令...(恕刪) 看清楚我在那一篇的回應,雖然沒有現在你這篇講的清楚但意思是一樣的..所以你現在打這篇給我看是...?是跟星海2有什麼關係嗎..蟲族又還沒進攻地球..
煥仔 wrote:因為對我來說,這只是把怒火燎原3D中文化,再修改一點點出來的東西.其實,如果沒有3D化的話,其實再怒火後再出一片資料片就能達到效果了....(恕刪) 如果SC2是像樓主說的一樣,只是把怒火燎原3D化, 甚至只是3D化再加上一些新兵種的資料片,我就會很愛阿, 一片2500元我也會直接帶回家.唉...可惜不是....我也是連續玩了兩個星期的時間, 就有點膩了反而回去玩SC1...為什麼會膩我也說不上來,就是那種SC1的痛快感不見了..平平都是海, 但SC2就是讓我痛快不起來..
個人覺得SC2的失敗是因為SC1太成功了精彩的劇情 各有特色的三個種族感覺要加入第四個種族真是要傷透腦筋一不小心就會變成爛芭樂 現在的開發團隊也是因此維持三族吧很多人說SC2的劇情不錯不過當年SC1光原來的劇情就比SC2完整太多了光單機我就玩了好幾輪 除了仔細聽動畫外 還找了網路的劇情翻譯來看SC2不玩支線主軸就有點短而且簡單來說一兩句話應該就可以道出整個劇情 另外中配除了醫護兵跟SCV外 其他都有點聽不慣還有一代經典的噴口水刺蛇海變成真的丟刺了玩慣蟲族聽起來真有點沒fu不過B社都那麼好心功能全開OB那麼久了時機歹歹 1950還是該先玩玩再買下去 雖說買一套可以玩很久 不過當年的SC跟Diablo也是一樣BN玩到爽
我也覺得蠻快就膩了,一代我從幾乎沒人玩玩到怒火燎原再玩到1.07...曾經是不管幾打幾只玩隨機種族隨機地圖的正規玩家...而這次... 說真的是不是年齡層設定在八年級生呢? 我這個七年級的有點失望...而一次只推出一個種族的故事,個人覺得是最最最大敗筆為何不一次推出三個種族,然後未來再推出新兵種與新故事呢? 只玩人類不膩嗎...說真的age給我的驚豔似乎還多了不少,有趣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