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大大的問題,我可以在這邊先做點評測後的回應囉~請不吝指教^^
(1) 使用虛擬畫面時,你的 電腦主機不就無法使用!
→還是可以使用的喔!當畫面投至電視時,在電視前用滑鼠控制的時候,原電腦的營幕還是一樣同步的狀態!
所以只要是連上電視,在電視前與電腦前都是可以同意控制!不會有主機無法使用的問題^^
(2) 使用的是無線傳輸,所以要耗 cpu 的效能,看說明應該有可能是靠 GPU 來壓縮,若是 GPU 不夠力,看來 LAG 或 畫質變差是避免不了的!
→是阿~
它也有給一些硬體需求建議~以下給大大參考~
這是MAC的------------------------------------
CPU Grade | Dual Core 1.4Hz or better |
Graphic Card | ATI or nVIDIA, graphic card with 128MB VRAM or above |
Operating System | Mac OS X 10.5+ |
Recommended Models | MacBook after 2009-01-21 |
All series of MacBook Pro | |
MacBook Air after 2010-06-08 |
這是Windows PC的------------------------------------
CPU Grade | Dual Core 1.4 GHz or better (exculuding atom processor) |
Graphic Card | ATI or nVIDIA, graphic card with 128MB VRAM or above |
Operating System | Windows Vista Windows 7 |
它產品盒內也有附的install光碟中也具有您電腦設備效能偵測軟體唷~
可以透過軟體偵看看你電腦硬體的適用程度可以到哪喔!!
(3) 要取代 i-TV , Google-TV 的方向看來有些問題,這個是給會用電腦的人用的,而不是給不會用電腦的人用的,而 i-TV 和 Google-TV 的想法剛好相反,因為他們認為既然你者會用電腦了,通常就不會用電視來做這樣的操控!
→呵呵!是的,大大說的沒錯,smart TV就有針對不一樣的使用者開發不一樣的操作性能與特色!
但是多數SMART TV還是想「將電腦帶入電視」的理念,不管是BT BOX 或ITV甚至於GOOGLE TV
又或是現在很多的MOD,它們都具備不一樣的理念,且將商品生產販售,
但我想McTiVia它主要是想將真正的電腦完全可以在電視前操作,不論是看下載的影片,看PPS的影片,或是YOUTUBE等網路短片,又或是預告片等功能盡可能合一,並讓使用者在電視前透過滑鼠搖控,讓家中8台電腦都可以在電視前操作,也不用再適應新硬體的介面,盡力將GOOGLE TV與iTV的優點融入McTiVia,
至少讓原本就熟悉操作電腦的人來說,可以不用再適應不一樣的控制介面^^
也讓原本會操作電腦,但可能僅此於上網或看PPS的族群,但不會DOWNLOAD影片的人完成可以在電視前看PPS的夢想!!
不瞞您說,我也是常坐在電腦前,懶的下載影片的族群之一~XD
所以當一開始知道在電視可以看PPS時,是真的非常興奮的!!
(4) 若是以單純要當一個播放器來說,他的耗電量也比一般的播放器驚人!
→這方面小弟我也有稍微測試了一下自己的MAC...當然使用WIFI的耗電量會茤過於沒開的狀態
不過將電源充滿,並開機與McTiVia連線後發現,與開WIFI上網的用電時間差不多呢!!!
這也是讓我相當驚豔的事之一唷!
總而言之,它其實是將電腦畫面mirror到電視螢幕中~
McTiVia本身也可以做為一個無線AP
在電視前將滑鼠接至McTiVIa機體USB槽,並從電視端開始控制主機或筆電
對於MAC與WINDOWS 7還可以不用裝驅動的情況下連線!也是蠻厲害的技術!
我自己也想了一想發現,每個人的螢幕都不一樣大小比例,但是McTiVIA確可以精準判斷並調校,
讓MIRROR到電視的畫面比例是正常的比例,
其實還不錯啦!!
最後也謝謝大大提出的問題討論~讓我又學習到更多^^
謝謝唷~~~^++++^
價錢的話...其實相較下真比較低~
但是操作到機器時真的會有種感動阿~~
但是還是依使用者的需求定之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