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剛HD錄影盒ER130--隨按即錄, 經典永久保存

不知道有沒有其他人也在用 flash device, 就是隨身碟搭配 ER130. 我目前手上只有 SanDisk Cruzer Fit 64G USB 2.0 成功. 幸好SanDisk現在還有在生產這款, 我還買得到, 長這樣:



我手上有兩隻是幾年前買的, 其中一支讓我撐過瘋狂錄東京奧運, 搞到最近開始有點怪怪的. 所以我前兩天買了新的, 裝上去這幾天錄影又生猛起來...

我是利用 Raspberry Pi 控制 relay, 在錄完之後去把隨身碟自動從 ER130 切到 Raspberry Pi 端, 把影片 copy 出來. 然後用小米盒子裝 KODI 去看. 這整個程式串起來每日自動運作沒啥問題. 就是在整個系統使用上, 得用隨身碟比較小比較方便.

如果有其他人試過ER130上可以用的隨身碟 (USB 2.0比較可能成功), 希望可以回在這裡大家交流一下. 畢竟牌子多點相互可以參考...

還有提醒大家要留意, 我在蝦皮有買到過假的的 SanDisk 隨身碟. 就是包裝是我記憶中幾年前的舊包裝, 碟本身外觀也很像, 但是我用 Linux 的 lsusb 去看的時候, vendor 寫的不是 SanDisk. 要小心.
圓剛 ER130這台電源線設計真得很廢!!

買了才幾個月就至少有5-6次因為轉接點鬆脫錄影失敗,為何不直接將電源線直接插上機盒?多那個轉接頭程序真的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找麻煩.
ER130 如果要錄 1080/60i 的內容, 可能要選"最佳" 15Mbps ,畫質才夠好.

如果要錄 1080/60P 的內容,可能選 "最長" 15Mbps, 畫質就不錯, 不過受限於 ER130 的晶片,錄出來只是 1080/ 30P.

ER130 錄 1080/60P 時, ER130會自動壓縮成 1080 /30P,
設定有三種畫質選項是
最佳 20Mbps,
佳 18Mbps,
長 15Mbps

ER130 錄 1080/60i 時, ER130 就直接錄 1080 /60i ,
設定有三種畫質選項是
最佳 15Mbps,
佳 12Mbps,
長 10Mbps

1080 30P 佳 18Mbps : 畫質好,檔案大小每分鐘 129MB

1080 30P 長 15Mbps : 畫質好 ,檔案大小每分鐘 105MB

1080 60i 佳 12Mbps : 畫質尚可,檔案大小每分鐘 88MB

1080 60i 佳 10Mbps : 畫質差,檔案大小每分鐘 71MB
pqaf wrote:
ER130 錄 1080/60P 時, ER130會自動壓縮成 1080 /30P,
設定有三種畫質選項是
最佳 20mps,
佳 18mps,
長 15mps

ER130 錄 1080/60i 時, ER130 就直接錄 1080 /60i ,
設定有三種畫質選項是
最佳 15mps,
佳 12mps,
長 10mps

1080 30P 佳 18mps : 畫質好,檔案大小每分鐘 129MB

1080 30P 長 15mps : 畫質好 ,檔案大小每分鐘 105MB

1080 60i 佳 12mps : 畫質尚可,檔案大小每分鐘 88MB

1080 60i 佳 10mps : 畫質差,檔案大小每分鐘 71MB

是Mbps不是mps
單位錯誤可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特別是M和m可是差了十億倍

其實大多數串流媒體
1080P連15Mbps都不到
用15Mbps錄影很夠了
smallbeetw
其實 ER130 雖然有些小問題, 但是畫質錄出來算是很好了...
pqaf
是我打錯 複製貼錯,會修改.
mieee77 wrote:
圓剛 ER130這台電源線設計真得很廢!!

買了才幾個月就至少有5-6次因為轉接點鬆脫錄影失敗,為何不直接將電源線直接插上機盒?多那個轉接頭程序真的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找麻煩.


可能標準 DC 5.5 2.1 的變壓器比較好買吧.... Micro USB 的有的不是很適合拿來日常供電用, 然後圓剛又不想改設計... 鬆脫就用膠帶貼一下....

我的 ER130 附的5v2A電源(火牛)不知道是老化還是怎樣, 我用 Raspberry pi 發IR控制它錄影, 常發生漏接 IR code 結果沒有錄影, 或者沒有停止錄影的狀況. 後來自己換一個新的電源就好了, 我還刻意買了5v/3A的電源, 給足瓦...
這台就是玩具等級囉,我試用了kingston DT kyson 128G usb3.1 寫入60mb,大概一小時後就說磁碟寫入過慢,呵呵,系統做得差就怪隨身碟囉

我插美光 X6 1T ssd寫入800mb可以了吧?
結果你猜怎麼樣? 直接認不到呢~~~~
這麼小顆的SSD要怪他耗電嗎?
進入4WD的世界
smallbeetw
機器是很早的時候出的,儘量用 USB 2.0 隨身碟,SanDisk 黑豆碟舊款試過可以。我目前是用 USB 2.0 轉 SATA ,接一個廉價SSD 也行
tpman wrote:
這台就是玩具等級囉,
我試用了kingston DT kyson 128G usb3.1 寫入60mb,
大概一小時後就說磁碟寫入過慢,
呵呵,系統做得差就怪隨身碟囉

當然怪隨身碟阿
我買過數十隻隨身碟測試過
隨身碟給的寫入速度是平均速度
平均寫入60MB/Sec.
實際寫入可能在10~100之間浮動
當浮動到10的時候被判定寫入過慢
是很正常的
這也是我絕不用隨身碟錄影的主因

真要用隨身碟
先用電腦寫入5GB、10GB試試
觀察是否能穩定寫入不掉速
如果可以再拿來錄影
如果速度起伏很大
就別用了


tpman wrote:
我插美光 X6 1T ssd寫入800mb可以了吧?
結果你猜怎麼樣? 直接認不到呢~~~~
這麼小顆的SSD要怪他耗電嗎?

這應該不是耗電問題
而是USB 3.1 Gen2驅動太新
系統認不得

我用2.5" SATA SSD
加外接盒或快捷線
是可以的
也更便宜划算
tpman wrote:
這台就是玩具等級囉,我試用了kingston DT kyson 128G usb3.1 寫入60mb,大概一小時後就說磁碟寫入過慢,呵呵,系統做得差就怪隨身碟囉

我插美光 X6 1T ssd寫入800mb可以了吧?
結果你猜怎麼樣? 直接認不到呢~~~~
這麼小顆的SSD要怪他耗電嗎?

是MB不是mb
單位錯誤可是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特別是M和m可是差了十億倍
B和b可是差了八倍
sasamisami wrote:
當然怪隨身碟阿我買過...(恕刪)


抱歉單位寫錯

說真的,要是買相對高階的也有品牌的隨身碟還要消費者在那邊測試
就是一台玩具而已,SSD USB太新讀不到?我的kingston kyson 128G 也是USB3.2的阿,怎就讀的到?


一路60MB寫入,最後因為小檔會降速,那是否機器本身可以做個BUFFER機制? 這是隨便一個隨身碟都會遇到的狀況吧......總之,要用這麼隨便的態度做器材,就只能當玩具,因為每次錄製都會錄不完整
進入4WD的世界
tpman wrote:
說真的,要是買相對高階的也有品牌的隨身碟還要消費者在那邊測試
就是一台玩具而已,SSD USB太新讀不到?我的kingston kyson 128G 也是USB3.2的阿,怎就讀的到?

隨身碟的主控和晶片參差不齊
只好靠消費者自己測試


Kingston DataTraveler Kyson 128GB 是USB3.0喔

USB 3.2 Gen1 = USB 3.2 Gen1X1 = USB 3.1 Gen1 = USB 3.0 = 5Gbps
USB 3.2 Gen2 = USB 3.2 Gen2X1 = USB 3.2 Gen1X2 = USB 3.1 Gen2 = 10Gbps
USB 3.2 Gen2X2 = 20Gbps

這是USB聯盟為了誤導消費者
玩的文字遊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