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optoma.com.tw/product/ProductDetail.aspx?ID=153&Category=Mobile&Type=Spec如OPTOMA的 ML 500, 真實解析對應1280x800(WXGA), 支援PC訊號最高相容WSXGA 60Hz ,那我在電腦上看到是 1280X800 或是 1680×1050 ?
看EDID怎麼寫,通常裡面會寫一個最佳解析度,比如說native 1280x800,接上default就是1280x800,其他解析度再自己用電腦調,不過投影機的EDID常常亂寫,所以有時候接的機器多會有莫名奇妙讓人生氣的狀況,通常電視,LCD螢幕很少有寫錯的,但是projector真的常常出現..上次遇到一台wxga機器出場居然default 1280x720,然後接到mac,因為mac不喜歡高度不到800的螢幕所以還自動給我跳1600x900,全世界目前為止應該沒有一台Projector是這個解析度,EDID看了半天才知道寫錯,最扯的是打回去客服專線居然不知道什麼是EDID...
masayoshi wrote:不管是DLP或LCD...(恕刪) 正常來說是如此但廠商為何不直接寫清楚就好要寫的那樣模擬兩可真實解析度多少就多少還要再寫個最大支援到多少解析度搞的消費者一頭霧水這樣有比較好嗎?
一個是面板的解析度,一個是機器可以吃的信號,不衝突阿,只是賣機器給你的人搞不清楚罷了.這2個規格都必須揭露出來給消費者,要是消費者不知道支援的解析度到哪裡,輸入一個不支援的信號,結果畫面跑不出來,會不會誤認機器壞了,而你買了一台800X600解析度的機器,要求他看起來要有1920X1080的畫面,不會很不切實際嗎.volvo v50 wrote:正常來說是如此但廠商...(恕刪)
電腦畫面需要調成800X600會最清楚,調成1920X1080反而模糊.liange41 wrote:請問有使用投影機的大大,投影機的真實解析度 800X600, 支援解析度 1080P 時, 接上電腦時, 實際能在捉取的解析度是 800X600 , 或是 1080P .謝謝
正常來說支援解析度是說支援妳的那部影片解析度最高到這而已所以真正的解析度就是800X600而已,這個很多人在網路上買很容易被誤導大家都只看到支援4K或是1920X1080高畫質這些卻沒看到他真正規格可能是720P或是1080P又或者是800X600而已這是廠商視覺騙人方法讓你看到支援解析度4K然後你就很爽好便宜給他買下去拿回家放1080P哈哈可是這卻是很多廠商都不明講的原因,網路上一般規格都是支援解析度跟分辨率而要看的就是分辨率不是支援解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