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ESA新推出的1.3版DP標準中,每個傳輸通道的頻寬規格則是從原本1.2版的5.4Gbps提昇至8.1Gbps,總傳輸頻寬達到了25.92bps,因此最高解析度輸出支援的規格也提昇至8Kx4K的影像解析度。

除了一般的DisplayPort標準更新至1.3版之外,針對嵌入式系統的eDP(Embedded DisplayPort)標準,近來也更新至1.4a的版本。相較於之前的1.4版,這次的eDP 1.4標準不僅可支援至5K的影像解析度輸出,還有加入了一個DSC(Display Stream Compression)顯示串流壓縮技術,可以先利用GPU將輸出影像壓縮到一半的檔案大小,藉此減少傳輸頻寬的佔用。而且也因為透過這項技術的加入,不僅可以降低暫存記憶體的容量需求,也能夠讓eDP1.4a標準的輸出解析度規格8K。另外,在PSR (Panel Self Refresh)功能的部分,這次則是可以只針對有變動的區域進行畫面更新,不用再重新輸出整張畫面,相對也就能夠降低裝置的耗電量。

為了使用者有更多的應用彈性,VESA在去年九月底的時候也公布了一個DisplayPort Alt Mode標準,可讓DisplayPort的原生影音訊號透過 USB Type-C 介面傳輸。當DP訊號轉接成USB Type-C介面輸出時,可以完全使用USB Type-C中的四個傳輸通道,最高可輸出5K@60Hz的影像資料,而且USB Type-C裡面的USB2.0通道和供電功能,也不會因為轉成DP訊號而失去作用。

由於USB Type-C端子上下兩排都是一樣的線路定義,所以正反面都可以連接裝置,不像過去的Type-A接頭會有方向性的問題,所以也能夠更方便連接裝置。


在現場也實際展示了一台具備USB Type-C的ChromeBook,直接透過USB Type-C介面就可以輸出影像至4K顯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