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桌機
3.5音源線/藍芽-連線-音質比較?
2.1/5.1聲道有差異嗎?
請問推薦那種連線?
謝謝...
一般來說數位音源會比類比音源乾淨、清晰。
但藍芽連線如果使用較早期的SBC編碼,同樣的喇叭播放MP3音樂,類比可能比藍芽好一些。
藍芽連線壓縮率偏高,SBC 324Kbps位元率相當於實際240kbps左右的音質…相形之下聲音表現自然比324kbps音樂轉類比輸出較悶一些。
但如果使用較新的藍芽擴大機(或者喇叭),支援AAC或者LDAC的編碼規格,甚或是APTX無延遲編碼,那麼音樂表現就勝過類比的輸出了。
總之設備要買對,如果你是電腦上插個小小藍芽發射器,價位在500以下的不用太期待她的表現,大約跟類比輸出差不多,聲音還要薄一些。然後藍芽喇叭也要支援AAC或以上的規格,發送跟接收方的音訊編碼都要夠好,才能享受到勝過類比的高清音質。
以上。
smdavid wrote:
您好:一般來說數位音...(恕刪)
請益大大 最近看了幾篇文章 ATPX/ATPX-HD 這類 藍芽傳輸 好像 是用來傳輸高音質檔案 例如 FLAC 這種無損音樂檔
好像 要硬體跟耳機 都要有相同格式才能使用 所以一般來說 ACC SBC 還是處於藍芽5.0速度
如有錯誤請多指教 感覺 藍芽耳機 好像一直在進步 最近看到 ATPX/ATXP/LDAC 都是屬於 無損音樂 之類 甚至 HE-RES 這樣 才能使用
現在藍芽耳機 市面上 大多品牌 而且太多業配文 都說某某某音質很優 而且支援ATPX 但是一般來說 串流音樂 也都在 ACC之類 就算有 ATPX 也是英雄無用武之地
奇妙的是 xr 格式有AAC‑LC、HE-AAC、HE-AAC v2、受保護的 AAC、MP3、線性 PCM、Apple 保真壓縮、FLAC、Dolby Digital (AC-3)、Dolby Digital Plus (E-AC-3) 與 Audible (格式 2、3、4、Audible Enhanced Audio、AAX 與 AAX+)
更寬廣的立體聲播放
使用者可自行設定最大音量限制
但是 它的傳送速度只有一般5.0藍芽 如何傳輸高音質呢? 還是說只要耳機有atpx 這個規格即可?
這世代 藍芽耳機 搞得滿亂的 專業級 才比較懂得這些
希望有神人 稍微指教一下 不然真的搞得好亂 而且 想找無損訊源轉檔 好像 某些音樂線上跟使用CD轉檔 才能有比較無損的音樂檔
zlp wrote:
請益大大 最近看了幾...(恕刪)
其實音訊的串流編碼(SBC/AAC/aptX)跟藍芽解碼晶片有直接的關係,藍芽的版本定義了無線連結提供的功能與最大傳輸的資料速率,但音訊的編碼只是在藍芽傳輸上的資料壓縮格式,接收端解碼還是需要藍芽晶片支援。
所以並不是說AAC的音訊編碼就是藍芽4.0或5.0的格式,AAC只是音訊檔傳輸時的一種壓縮格式而已。
同樣的,aptX是4:1的壓縮格式,而且壓縮指令就附在編碼的檔頭,所以整個藍芽解碼的效率更好,自然可以傳輸相當529kb/s大小的資料了。
所以,藍芽耳擴自然接收端如果想支援aptX編碼,自然就得具備aptX解碼的功能,每一種編碼演算都有其最大支援的傳輸效率,如aptX HD可以傳輸48khz/24bit資料,相當於529kb/s,而sony LDAC則可以到990kb/s,這些新的傳輸格式需要較新功能的傳輸與解碼晶片,自然會落在支援藍芽版本4.2/5.0的耳擴或者耳機上。
所以採購上,看藍芽晶片的版本也看支援的壓縮編碼有哪些。而這些編碼是串流格式的,像聽SPOTIFY,IOS版本就會轉成AAC編碼傳輸,安卓版就會轉成SBC傳輸,道理就在此。
那我們下載一些MP3檔案,在手機上直接播放,本身是數位檔案(可存放)不是串流編碼(傳輸用),因為是APP載入手機記憶體直接播放的。所以MP3、FLAC、DSD這些檔案只是存放音樂檔案的類型,從44KHZ/16BIT到96KHZ/24BIT,甚至5.6MHZ/1BIT、11.2MHZ/111.2MHZ/1BIT等超高解析都是。
參考文章: 高解析音樂的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