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進入台灣已經有差不多20年。早期幾乎大部分設計排版公司都是使用Mac。而蘋果大舉進入中國只是這幾年的事。但如果我們看看蘋果在中國的發展情形,令人不得不感嘆蘋果台灣分公司的不作為。

大家來看看蘋果中國網站。

所有Mac的使用教學,都已中文化。不僅電腦畫面是中文,也使用中文口白。
http://www.apple.com.cn/mac/

iPhone Guided Tour 也中文化了。
http://www.apple.com.cn/iphone/guidedtour/

經典的iPhone廣告可以讓我們多認識一些Apps。廣告裡還有中國本土化的Apps。
http://www.apple.com.cn/iphone/gallery/ads/

事實上,iPhone的所有介紹和影片都已全部中文化。大家可以花時間看一看。

傳奇的iPad介紹影片,也已經有官方中文字幕版本(第二個影片):
http://www.apple.com.cn/ipad/

iPad Guided Tour現在還沒有,不過我想應該不久就會上線。

讓我們再回頭看看蘋果台灣的網站:
http://www.apple.com/tw/

抱歉!所有影片都是跟美國網站一樣的英文版,連字幕都沒有。不知是不是蘋果台灣認為台灣人民的英文都非常好,不需要翻譯?

相信許多老蘋果迷長年來都對蘋果台灣的表現搖頭嘆息。明明蘋果台灣分公司在台灣已經發展了那麼久,為什麼還是現在這個樣子呢?

到現在連直屬的Apple Store台灣還是一間也沒有。所以國外Apple Store前衛、美麗的設計,寬敞的環境,一整排的試用機,親切、專業的工作人員,隨時幫你解決任何軟、硬體問題,甚至教導你如何使用的Genius Bar,台灣人是無福享受的。

而北京已經有第一家Apple Store旗艦店。北京第二家和上海第一家也很快將陸續開幕。

現在Mac在台灣跟國外相比更低的市占率,我想蘋果台灣要負很大的責任。如果蘋果台灣可以做到跟國外相同的行銷力度,不應該只是現在這樣的局面。iPad第一版沒有繁體中文,應該跟這也有關係吧!

所以我建議大家,想要看蘋果相關的產品介紹或教學,就到中國網站吧!但是我不明白,既然已經有了簡體中文大陸版,再多做一個繁體中文台灣版應該很容易啊!蘋果台灣為何不做呢?

也許有些人會説,看不懂簡體字,或聽不慣帶有北京腔的口白。我想建議這些人,現在已經是全球化的網路資訊時代,能多吸收一種語言文字的資訊,就能讓我們的知識來源更廣泛。簡體字其實不難學,只要多看,很快就能習慣。其實就連英文也是有英、美、澳洲等各地不同的腔調,所以我們應該擴大我們的口音包容度,才不會讓自己的視野侷限於一地。
簡繁體字對照

我打算寫封信給Steve Jobs。我不知道會不會有什麼改變,但我真的希望台灣的蘋果使用者可以擁有跟國外同等的待遇,而不是成為蘋果的次等公民。

台灣Apple 會這樣,純粹是市場大小的問題而已。

而不是像某某牌的國產車,廣告故意用日文,突顯它明明就不是日本的日本血統

簡繁不用學,我都用自動簡轉繁的plug-in 哈哈
shanti108 wrote:
蘋果進入台灣已經有差...(恕刪)


沒法子,誰叫我們人少市場小.
iPad 目前也沒有韓文
但我不相信蘋果不重視韓國市場
應該說沒有任何一家公司會放棄任何可賺錢的市場
如果在台灣開旗艦店能比在大陸開賺的多
蘋果早就開了

現在的大陸不比十年前啦
北京上海的消費能力很強, 兩邊人口加起來快四千萬
要我是蘋果, 我也先是會先在北京上海開店

沒辦法, 錢, 很現實的
u5321007 wrote:
台灣Apple 會這樣,純粹是市場大小的問題而已。

大家觀察比較市面上彼此類似國外產品的台灣分公司或代理商,就知道一個公司用不用心是有很大的差別的。比如説Sony在台灣就做得很好。之前Canon不知在做什麼,最近才收回代理自己經營。

蘋果台灣絕對可以遠遠做的比現在更好。市占率低是沒有認真行銷的結果。連網站中文化這麼簡單的工作都做不完全,那還有什麼好説的。

u5321007 wrote:
簡繁不用學,我都用自動簡轉繁的plug-in 哈哈

影片字幕是無法轉的。網路上有些Flash文字也無法轉。
shanti108 wrote:
大家觀察比較市面上彼...(恕刪)

ATT 的爛是有口皆碑的,老Mac User 早就放棄苦口婆心的勸告了吧

放給他爛吧,以後兩岸直航方便,飛去大陸買就好了啊,不過好像沒比較便宜吼...

很多喜歡省錢的都嘛飛去香港買,這是公開的秘密了

我舅舅用了iphone以后一直覺得蘋果的產品很幫,剛好最近他想換筆電,所以我一直催眠他買 MAC BOOK PRO ...

但是不會英文的他堅決不肯買 macbook pro.... 他認為完全不會英文是沒辦法用 macbook 的。

大概是收到臺灣官網的影響吧...

非常贊同樓主

最近PTT MAC板也關蘋果台灣代理商服務不佳的系列文鬧的很大

其實那時也非常想直接寄信給steve jobs 問他為何台灣這麼多買了apple care卻沒享受到apple store的

優良服務

我想向台灣蘋果反應過的人 應該不在少數 能有效果應該也早就看到了

很多人想買MB 卻因為台灣的經銷商的服務打退堂鼓的也不在少數

不是說我們市場比較小 就默默不作聲

想辦法改變現況應該是每個喜歡蘋果的人該想辦法去做的
Apple Store這種3C品牌專賣店不是那麽好經營的。看看美國類似的店到目前爲止也只有Apple Store最成功。Bose只有在一些outlets有看到。Gateway專賣店非常不成功,認賠結業。Sony專賣店以前還蠻常見的,現在好像收了很多。

想想連Sony這種名氣大,信譽不錯,又都什麽都賣的品牌都做得哩哩啦啦,可想而知這種店的business model絕對不是只有靠品牌在撐。

個人感覺台灣消費者太精,太刁,如果把美國Apple Store的經營模式原封不動的搬來(雖然其服務與對產品的專業知識已算美國3C通路之翹楚),可能還是無法滿足台灣消費者。

大陸的消費者也越來越精,越來越刁,但大陸比台灣似乎更有品牌情節。碰上大品牌,他們會比較願意play by the rules。比如説如果買Sony電視或Apple iPod,他們可能比較不會殺價(因爲有預期殺不了),但普通電視或普mp3播放器他們就分毛必爭。

如果是我,如果資源有限,我也會選擇現在先在北京上海開Apple Store。
美國蘋果公司從很多年前開始,就不願意投資台灣市場,不願意耕耘台灣市場
這一點是幾乎每一位 Mac 前輩們都很無奈的事實,甚至對於正體中文的支援一直不夠好
結果就是早期蘋果電腦在台灣幾乎只有某些特定領域的專業人士才會去買
那少量的使用者之下,也就只能夠產生 ATT 這種大家都不喜歡的公司

我知道本版多數的人都很討厭微軟,但是相較之下微軟在 20年前大力投資了台灣市場
花了很多錢在企業領域跟教育領域做投資,現在台灣市場中的微軟獨大
那也是因為微軟從早期一直耕耘到現在的成果,去罵他也沒用

這種事情是消費者怎樣罵微軟都沒辦法改變的
美國蘋果電腦公司不肯耕耘台灣,不願意多投資在台灣,不積極做行銷工作
台灣的蘋果電腦使用者一直都被迫花更多的錢去購買,卻無法獲得跟美國一樣的服務水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