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nny Lin wrote:美國蘋果公司從很多年...(恕刪) 一串看下來大大您最中肯東西好或不好端看使用者需求適合自己的就是好東西無關乎是微軟或是蘋果然而有沒有重視消費者卻是每個人有目共睹的Sony在台灣的服務也是大家罵到臭頭.....只能說市場太小就......只能認了
都願意去學去看簡體中文了為何不願意把從小就開始學的英文拿出來用??不算補習時間國中學到大學至少也學10年更何況現在從小學就有英文課3C用字沒那麼難 幾乎都是常見字一定都看得懂,只是願不願意跨出那一步而已GUI都一樣小弟兩千年開始不管桌機手機都強迫用英文介面一開始也很痛苦但不到兩個禮拜就習慣了現在反而看中文不習慣甚麼BETA版一開始都是英文手機的新ROM也都是英文先發幾乎大部分的機器都是英文版先發(EX IPAD)各種電器幾乎都有英文介面可以選還不用面對怪怪的翻譯用英文好處多多! 為何不用??繁體市場小廠商不願意經營何不把自己進化成可以適應最大市場"英文"的人種??化被動為主動不是更好
台灣市場小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如果覺得市場小而不願投資在行銷和服務上,市場只有更小。以台灣的購買力和2300萬人口,市場不算小了。我們前面主要談的是產品介紹、教學的影片。我想在台灣能完全聽懂的應該還是少數。對於iPad,最大的問題應該是沒有台灣的繁體中文輸入法。
under_bape wrote:目前用簡體的手寫,還是有70%的繁體字寫的出來~ 70%是不夠的。當你在搜尋、寫email、打文章時,有些字怎麼都寫不出來,會讓人氣結的。大陸雖然市場大,但我相信Mac市占率還是台灣較高,畢竟已發展20年了。總使用者人數我相信目前兩邊應該不會差太多。
香港也沒有Apple Store呀!香港的消費力會比不上北京、上海?別太自怨自艾啦,全世界有Apple Store的國家不超過10個,台灣何德何能?至於網站資料的本地化,得看高等翻譯人力的成本。以我的了解,Apple和Google這兩家公司對本地化的品質水準要求都很高(比微軟高多了),一定要通順、自然、口語化,專業語彙也都有嚴格規範,新技術的詞彙都要經過再三推敲和審核,這等要求,不是隨便外包給阿貓阿狗翻譯社就能交差了事的,巷仔內的行情來說,稿酬成本比一般高出2到3成左右。中國那邊,機器賣價一樣、甚至更貴,外商、買辦群聚加上暴富的新資本階級,購買力很夠,但翻譯人力成本便宜太多了,本地化算小case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