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與iPhone的矛盾是否會越來越深

有了 iPhone 的, 許多東西在 iPad 上面可以不花錢就共用,如果買其他的 tablet 就得重新花錢買

而且 iPhone 與 iPad 都同樣透過 iTunes 管理, 事半功倍, 資料互通,

如果有了 iPad, 為了省錢,手機只用陽春的,
即使最基本的手機功能, 找電話簿, 看SMS, MMS等短訊都比 iPhone 麻煩多了, 常常還得看書,
幾年下來真的比 用 iPhone 還省嗎? 就看時間/精力 跟 錢那個重要了
以小弟對樓主文章內容的理解, ipad 對 iphone 的排擠產生作用的, 主要會是未買iphone的一群, 而那群人中一部分通常對iphone本身已非常抗拒, 從來不會考慮iphone! 另一部分是游離份子, 想買iphone與不想之間, 但他們考慮的是有電話功能的iphone或是其他手機! 我想樓主所說有影響的, 就是這群人, ipad的出現, 使游離消費群選擇"其他品牌手機+ipad"的機會增加! 但這群組消費者有多少呢?
et7899 wrote:
這是一種可能的現象沒...(恕刪)


我覺得你講的比較簡單
也很有道理
(y)
個人覺得 IPAD百分之90不會排擠到IPOD TOUCH
TOUCH主要被買來做什麼? 很簡單 就是隨身音樂功能
我想去街上訪問路人買IPOD TOUCH的主要功能是什麼? 有百分之99.9的人會說是為了聽音樂吧
如果是為了專門玩遊戲.....我想很多便宜很多很多的產品可以達成這項功能 更有NDSL和PSP這兩項便宜的霸主
擋在IPT前面 如果是為了專門出外上網 我想3G智慧手機會是更好的選擇
而IPAD的較大體型 就註定了他不太可能在隨身音樂這一項打下IPT 而蘋果對IPAD做的廣告中也並不主打這一項
雖然是放大版的IPT 但也因為放大了 所以兩者功能差很多了
個人覺得 IPAD對目前很多不是蘋果使用者且對出外不常需要用到智慧型電子產品的人來說 實用性並不高 畢竟家用的話 桌上型PC可以打死所有各式產品
龍游 wrote:
個人覺得 IPAD對目前很多不是蘋果使用者且對出外不常需要用到智慧型電子產品的人來說 實用性並不高 畢竟家用的話 桌上型PC可以打死所有各式產品

我不知道像我一樣回家不太想再開桌機的人多不多...
回家再開桌機好像還在上班.....那種感覺......嗯....還是說只有我很怪?
我覺得下班回家後就應該舒舒服服地懶在沙發上才對......


東西太多也是麻煩,
我用的最佳組合是 NetPC + Iphone
產品特色及功能互補性強.
樓主說的沒錯,
iPhone 和 iPad不能相互替代
但!
只差在電話功能而已了!!
iPad 和 iPod Touch可以相互替代
要攜帶方便的會買Touch
要螢幕大的會買iPad

以個人來說
我已經有iPhone 3G了
我也會買iPad當繁中的版本出來的時候
但我買了iPad我就不會買新版的iPhone或Touch
反而會轉向於低於1萬的Android手機(例如Tatoo)
或其他低價手機
原因在於
我沒有必要"再"買重複性太高的產品

排擠效應會出現在新的購買
而不是把現有的賣掉

我是比較偏向於精打細算的
但又很愛蘋果
只是不願意太浪費的消費者

不知道板上的大大有多少跟我一樣
還是我是異類??
小薇: 大家安安!
chefwu wrote:
如果 Apple 想...(恕刪)

這個蠻重要的,因為音樂,影片,書等等,也是造成iPod系列無法被替代的主要原因,但對我們沒差.....因為我們根本沒有


曉薇薇 wrote:
樓主說的沒錯,iPh...(恕刪)

排擠效應會出現在新的購買,沒錯,因為競爭是動態的,對手的手機也在進步,所以排擠效應會出現在消費者下一次選擇手機的時候

jensenng wrote:
以小弟對樓主文章內容...(恕刪)

我文筆不好,把事情寫得有點複雜,我覺得越寫越多..XDDD

簡單來說:App開發商目前的行為:開發iPad專用App,有害於iPad與iPhone的長期發展,只有靠消費者不買帳,市場才會調整,最好的狀況是,消費者選擇iPhone 與iPad共用的App。讓iPhone與iPad之間完美連結。

整個故事有三個角色

1.Apple: 希望iPad iPhone都賣很好

2.軟體開發商:希望靠iPad再削一筆

3.使用者: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裝置


Apple的目的,是希望透過iPad讓App store增加價值,App store的價值提升後,iPhone的吸引力就增加了,因為手機市場上,競爭對手也紛紛推出自己的程式商城,要打敗對手的程式商城,光靠軟體數量是不夠的,要靠的是軟體應用的層面。若使用者在App store買了一個app可以用在iPhone與iPad。這當然比在Android maret買一個App只能用在手機上來得有吸引力。

軟體開發商的目的:賺錢。iPad是很好的工具讓他們賺錢。但如前面說得,他們賺不到iPhone使用者的錢,因為大部份的iPhone使用者已經擁有很多App,所以短期,這些開發商只能開發iPad專用的App再讓消費者掏一次錢。但這就跟Apple的目的抵觸。因為這樣iPad App store就跟一個新軟體商城一樣,根本無法幫現有的App store增值,也無法幫iPhone增值。

使用者:使用者是最關鍵的角色,如果使用者樂於接受這種iPad與iPhone App 分開來購買的方式的話,那iPad與iPhone的長期發展絕對是不利的。也就是我說的間接排擠作用。

而這篇文章是因為我看到從iPad上市前到正式上市的幾天來,發現美國iPad Store的排行榜,出現了我說的"消費者好像覺得iPad App比較貴很正常",且"樂於接受iPad與iPhone軟件分開購買(被扒兩次皮)"


這個問題不是單單只有發生在沒有iPhone的人身上。Apple希望iPhone user 變成 iPad user 而iPad user 也可以變成 iPhone user,如果過程順利,現在的iPhone使用者會購買iPad並iPhone iPad雙棲。而新使用者也會購買iPad而因為很好用進而考慮iPhone與Apple電腦(這是Apple慣用的模式)。

但若過程不順利,假如iPhone使用者,某A成功轉成ipad iPhone雙棲,並把大量重要的工作移到iPad上,然後發現,他不用再拘泥小小的螢幕,且擁有更強大的App時,iPhone的重要性與功能性就下降了,這時候某A在考慮下一隻手機時,新iPhone的吸引力就下降了。

對新使用者也是,若某B用了iPad很開心,買了很多iPad專用的App,但他發現這些App無法在iPhone上使用,那某B可能無法順利變成iPhone使用者。




不過這個矛盾,我現在認為有減緩的趨勢
=====================================

在iPhone OS 4.0發表後,我認為這個矛盾的問題,已經減緩很多,OS 4.0已經大幅增加iPhone的吸引力,把握iPhone原有的優勢並將劣勢與競爭對手拉近。看來Apple也有意識到iPad與iPhone的排擠問題(所以iPad的OS更新硬是比iPhone晚)。

還有一個原因是,目前美國的iPad排行榜雖然9.99的軟體還是佔多數,但這幾天0.99等平價的軟體(低於9.99的暫且稱之為平價)明顯增加,許多開發商推出iPad專用的App時定價策略也選擇與iPhone版本同價。這表示,頭幾天的iPad排行榜,因為App選擇性少,且iPad數量不多,所以都是一些莫名其妙的高價App充斥排行榜,但如今越來越多開發者將app轉換完成。排行榜開始出現平價App,而高價品的評價(如things,真是XXX的貴)也不是太好,還是有人反應太貴,證明消費者對於App購買的理性依然存在(如果消費者認為iPad的App價格理當高於iPhone版,就有點麻煩)

我要指出的是,若iPhone App市場與iPad App市場的消費行為同質化很高,那iPhone與iPad之間發生間接排擠的效果就會很低,反之,若iPad使用者與iPhone使用者的偏好與App購買行為不太一樣,則消費者選邊站的機率就很高。

在市場機制的持續運作下,我希望iPad與iPhone會很快同化,最佳的狀況是,iPhone與iPad的共用軟件大勝利,而iPad專用的App越來越少

我認為iPhone iPad共用軟件才是讓iPhone成為手機霸主的主要因素,因為這將成為對手望塵莫及的競爭優勢。



我覺得我自己有iphone久了

真的很難去接受其他的手機
了不起iphone 3g變成3gs又變成4g....

ipad我想是位於MB和iphone之間的產品
我想我會買來放在客廳

平常當數位相框
老婆看電視 我就可以拿來上mobile01
目前我大多是拿MB
10寸ips的數位相框價錢已經跟ipad差不多了

他應該不會對iphone有什排擠效應 就算有也很少很少吧
除了對荷包有排擠效應
我該先買iphone or ipad ? 之類的排擠反而比較多吧


NetPC 對不起 我已經習慣用手滑來滑去
要滑鼠、螢幕不能翻轉的
不適合我躺在沙發上操作
我是嘟嘟中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