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寸和重量永遠是手持式裝置永遠的難題就像小筆電出完7吋又出8.9吋 10吋 11.6吋 12吋你想好攜帶就是少一塊舒適尺寸的螢幕你想舒適不可能放進口袋(7吋的口袋?)這台7吋我猜會用上視網膜 因為吋數越少解析度不變 結果就是dpp要提升 要不然就是糊成一片10吋很難做薄框 因為手拇指一定是要在兩側撐住 要預留位置7吋有可能 外國人手掌大 可能單手從後面就可以單手整把握但是小孩子和東方人要單手像手機一樣握住7吋機子是很困難 所以只能說有可能 但是可能性不大
chinyihli wrote:若是能改成將現在的I...(恕刪) 邊框到還好, 就是那個重量讓人有點受不了. 手持懸空拿著很難超過十分鐘. 只要減輕一半重量, 就是一個很完美的產品了. 至於那個視訊facetime, 可有可無啦. NB上的webcan也沒過幾次, 更不用說手機上的了.
七吋有它的市場,但12吋也該出了吧?1280x1024,720p全幅,最少512MB記憶體,但重量最少要維持現在10吋的水準。這才真的適合看雜誌、報紙,跑iWorks也才真正好用。OS部份,要加上覆疊視窗的功能,比現在的多工隧道高一些,可以隨時叫出字典、便利貼、IM、推播訊息瀏覽等等不需要全螢幕的小玩意兒。要鯨吞筆電市場,要讓iOS進一步取得足以和微軟抗衡的市佔地位,12吋以上非打不可。iMac可幾準備慢慢收掉了,把位置讓給大尺寸的iPad,桌機就改推Mac Mini和Mac Pro,Mac Pro向下多拉一個檔次,然後再搞一系列也可以當iPad螢幕的Cinema Display。Macbook這串就且戰且走,最後應該會被iPad慢慢取代掉。這才是推展iOS的理想產品線。
sympholin wrote:七吋有它的市場,但12吋也該出了吧?1280x1024,720p全幅,最少512MB記憶體,但重量最少要維持現在10吋的水準。這才真的適合看雜誌、報紙,跑iWorks也才真正好用。 +1但重量絕對是一大難題,否則對手早就出同尺吋更輕薄用更久的競爭機了。但大於12吋其實不用太拘泥於重量了,因為手持操作已不太適合,把它定位成可攜式的桌上平板即可。
cbmtvb wrote:但大於12吋其實不用太拘泥於重量了,因為手持操作已不太適合,把它定位成可攜式的桌上平板即可。 10 吋螢幕太小,所以放大到 12 吋。12 吋不適合手執,所以要放在桌上。平放在桌上不適合閱讀,所以要有個立架。立起來不好輸入,所以要有鍵盤。出門的時候鍵盤還要另外攜帶又怕忘掉,所以要用個軸承把鍵盤鎖在一起。最後創造出來的就是這個偉大的新發明:嗯。科技果然始終來自人性。
我還是希望可以維持9.7吋,然後重量少個300克(WiFi版或WiFi+3G版都是)然後RAM可以加到512MB(現在的只有256,有點少)電池續航力…可以繼續維持一樣的時間然後前面加個視訊鏡頭可以Face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