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g prince wrote:那麼iPad Pro...(恕刪) 除了Adobe系列軟體跟FCP外,我的其他工作項目都能在iPad Pro下完成...而當工作年資越來越資深的時候,越多工作都只要靠iPad Pro就能完成(專案控制,資料庫,草圖,標記稿件...),因為大部分時間都在發想,思考,規劃,標記修正,真正在電腦前打字做稿的時間會減少,甚至讓年輕的人去做就行了。分享用iPad工作的軟體BASIC - 通訊錄,行事曆,e.Mail,備忘錄 -> Apple內建,跟iPhone / 桌機同步Keynote - 與客戶做作品簡介用,快速美觀,,與iPhone / 桌機同步Bento - 資料庫軟體做專案管理,,與iPhone / 桌機同步,停產多時,還在研究替代軟體MoneyWiz - 工作室財務管理,與iPhone / 桌機同步UPad - 好用的筆記軟體,缺點大概是沒有與桌機同步,無iPhone版aNote - 比Evernote好用的介面設計,使用Evernote賬戶同步,與iPhone / 桌機同雲端 - Dropbox / Google Drive / OneDrive / BOX -> 根據不同用途使用這四個雲端硬碟---目前用iPad mini算是效率還可以,期待iPad Pro能更減少我在桌機的時間。iPad Pro大螢幕後,會導入Project類的專案管理方式,研究中...
geniesjan wrote:恭喜您已經進入出一...(恕刪) 如果要陷入何謂專業的字眼定義,那討論下去也沒什麼意義~基本上,一台三萬多的iPad Pro對我工作上的幫助,不覺得是多大的花費...即使每天操作桌機電腦的人一樣可以透過流程控管,自我提升工作效率,而為何大部分的人,都停留在每天於桌機面前操作軟體來做工的工作階層?這個問題開放給您思考。
ricky_lin wrote:如果要陷入何謂專業的字眼定義,那討論下去也沒什麼意義 iPad Pro重新對專業硬體作定義lol原來你定義的"專業"是指升遷後改開悍馬不太需要坦克車的境界?說真的我覺得你的"專業定義"實在很特別另外我可沒說流程,士氣之類的不重要這是兩回事跟機器的性能一點關係都沒有也不代表注重性能就不能注重流程和士氣更別提那些事情就算你面前擺台10年前的電腦也不會有啥差別別人在討論哪把刀比較好您老大已經進入手中無劍心中也無劍的境界所以結論是拿菜刀拿名刀都一樣
geniesjan wrote:你的描述太讓人覺得...(恕刪) 我要傳達的是,一樣一台平板,3000到30000台幣都有,為何你會去買30000台幣的iPad Pro?如果你只讀出因為是果粉,所以會花這麼多錢買這樣的回饋訊息,那我也沒話講...使用蘋果產品,沒有從使用經驗上學習到它軟硬體結合,UI設計的好用與細節,然後把這些體驗轉換到自己的專業上的話,那只能說可惜了。你覺得太玄?或許這就是台灣永遠發展不出來高單價的消費品牌的理由... 別把我當作果粉,只是用了二十年蘋果系統的使用者... 我的桌機是DIY的黑金塔,Server使用FreeNAS,HTPC使用OpenELEC,只是蘋果產品也有幾台(iPhone 5s,iPad mini, Macbook Air 2010年版)。
geniesjan wrote:cintiq 21UX 2011年 現役我記得我有po開箱文...(恕刪) 唉!平板,電腦不拿出來,拿一個顯示器來比舊是在想什麼?這種東西就不用此舊了,不該舊的就不要舊,我螢幕都用29吋的。21吋,連我家小孩都嫌小,這種東西沒人用的。要感壓繪圖也不是這樣玩,問一下專業美術人員怎麼使用不是比較好,大尺寸校色良好的螢幕配上wacom感壓板,不是比較正確的組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