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試玩ipad pro與pencil,無延遲、防掌觸控、力道等效果真是讓我驚豔!!


frog prince wrote:
樓主你是不是第一次...(恕刪)


我比較想知道你到底是哪來的資料說Apple Pencil是256階?
我怎麼找都只有Surface Pro 3才是256階,
翻了很多外國網頁都說蘋果沒公布Apple Pencil到底有幾階
舔一舔就有牛奶 wrote:
燴飯 羊肉 wrot...(恕刪)


那請問閣下是如何理解ios讓iPhone變好用的原理呢?
產品自己會說話 個人覺得版上目前普遍都是沒有使用過就在發表評論
畢竟這是蘋果一個全新的產品線 多少會有一些質疑跟負評 就跟當初ipad一代發表的時候一樣
但蘋果如何用自己的軟體優化去補足硬體上的不足 要待市場上更多的使用者反饋後才知道
相信蘋果不會隨隨便便端出一個根本不成熟的產品投入高階專業市場的
哇塞....超級想買的....
尤其大大說的這麼好用....等台灣有賣有去訂一台...
Surface Pro 2 1024階(WACOM)
Surface Pro 3 256階(N-Trig)
Surface Pro 4 1024階(N-Trig)

一堆人就是看上WACOM的感壓繪圖板才去買Surface Pro 2
結果3只有256階感壓被譙到要死
4是進步到1024階 跟iPad pro一樣是新產品 體驗一樣還很少
三代感壓階段變來變去 手感也有變化

至於蘋果倒是不在意他有多少階 蘋果總是會用上系統軟體的優勢
去調整那支筆達到近似手繪效果的可能性很高
就像舊款蘋果單鍵滑鼠dpi不足 卻因為滑鼠加速功能 還是可用在高解析螢幕上
利用自家硬體系統配合 達到比他牌滑鼠更好的加速性應付高解析螢幕

講這麼多除了用過的人 也只是推測
等更多人試用 應該會知道果iPad pro的繪圖狀況了
尤其是用過wacom或Surface Pro 4與iPad pro的使用者去比較
會更瞭解iPad pro的繪圖能力

主要是繪圖功能上 筆刷控制精準 感壓順暢筆畫粗細不鋸齒 筆跡跟得上手繪速度的低延遲
iPad pro就能有不錯的銷售成績了

------------------

大概是羨慕明明只是iOS系統 繪圖功能卻可能比Surface Pro優在忌妒吧
沒辦法微軟向來工程師性格很難作出一出場就像蘋果一樣完成度高的產品
都要使用者下場當白老鼠後 用市場機制去看產品回報才決定要不要改進
創新又低.......
                              彈幕濃!
256階是為了iPad Pro2 Pro3可以升級Amazing的
S開頭的裝內行你就別再543一堆了
因為Apple發表iPad Pro2 Pro3提升到1024甚至2048階的時候
你還是會一直在那邊Amazing的

這種事情都不知道發生過幾次了
不知道一些人在酸什麼。

樓主雖然明顯不是內行人,但他的評測並沒有什麼錯誤。
他拿 Pencil 比較的對象是傳統電容筆,不知道 surface 亂入幹嘛。

- - - - - -

給樓主:

在 iPad Pro 之前,Apple 並不支援手寫筆,因此每一家廠商做的手寫筆
都是拿筆去模擬手指頭的,我們稱這樣的筆為電容筆。
但這樣的方式是不可能可以做的很好:

1.防掌觸的算法永遠不可能做完美
因為筆=手指,所以防掌觸只能用筆頭觸到面板的時間來判斷。
但如果筆尖和手同時碰到面板呢? 那就是誤觸了。

2.反應速度不可能會很好
在 iPad Air2 之前,蘋果的面板觸控回應速度是 60tps,到了 Air2
才變成 120tps。 (ps: iPad Pro 把速度提到 240tps 了!)
你知道 60tps 有多慢嗎? 如果你用 0.1 秒的速度在面板上畫一個圓,
這個圖事實上是六角形! 為了不想該用戶看到六角形,軟體會加上貝茲
曲線算法來平滑化,但這個平滑化要先緩存 1-2 個點,於是速度就更慢了!

3.所有 iPad 面板都不支援壓力感應,因此筆壓只能做在筆上,用藍芽傳到
iPad 上,由 iPad 上的 App 上用藍芽來接收。 一般主動式電容筆(要充電
的那種)都能做。 但支援的軟體很少! 因為 OS 不支援,軟體商寫幾個
就幾個....。

4.因為觸控面板是電容式的,所以如果筆尖細,線性就會差。特別是慢慢的
畫鈄線時,出來基本上都是波浪線......, 筆鈄拿時座標就會狂徧。

上面這些主要是講電容筆的缺點。

至於 Surface Book 上用的 筆,那是電磁式的。和電容完全無關。所以在
根本上就不可能會誤觸。 事實上依微軟規範,筆的優先權高於手指。
因此當面板偵測到筆時就會關閉電容觸控。 根本上杜絕了誤觸的可能。

事實上微軟還規定電磁筆要支援 mouse hover (遊標移動),這在 iPad 是不
可想像的事情。 (ipad 根本就不支持 mouse)

至於 Apple Pencil,目前尚沒人知道他是電磁式的還是電容式的。 不過以一切
測試的結果來看,是電磁式的可能性較高。

- - - - - -

如果你是專業的繪圖工作者,iPad Pro 和 Surface 都可以考慮。兩者各有
優點,但你千萬要注意:你用什麼軟體?

如果你極度慣用 Photoshop, Painter , 可能 Surface 還是比較好的選擇.
iPad Pro 也是一個很棒的筆畫平台,但目前軟體大作還是太少。

如果你更重視輕便,經常使用平板的應用,那當然還是 iPad Pro。基本上
Surface 的平板功能除了畫圖也沒幾個像樣的程式可以用。

對了,Apple Pencil 支援筆的鈄角偵測,目前 Surface 上的筆沒做這一塊。
雖然支援這個沒什麼困難,不過暫時來說如果你很喜歡鈄拿著鉛筆刷刷刷的感
覺的話,暫時就只有 Apple Pencil 可以做到。

- -

目前 Intel 及一堆 PC 廠大家聯合起來在訂通用筆 (USI) 規範,預計到了明年就
會陸續有產品開出來了。 USI 讓各家 PC 廠的筆可以交換,成本也很低。
(事實上一支筆的成本低於 US$10),估計明後年很多很多平板都會支援 USI 的筆了。
USI 甚至還定義了一片面板上可以有五六支筆一起畫....

可惜訂規範的人不知怎麼想的,筆色竟然只支持 CSS Color! 難道他但認為拿筆
的人都只畫網頁嗎
又是skiiks

無論是壓力 筆順
軟體都可以做修正
那叫Lazy Mouse
很多軟體都已經做了
絕對不會是Apple發明的

軟體輔助修正流暢度
說穿了就是給手殘的人一個解決方案

但對一定功力的人來說
軟體修正又變得綁手綁腳
因為太順了失去筆畫的"靈性"
這時候又要關掉
只要是輔助類的工具都是這樣

所以軟體可以設定
輔助強弱
輔助開關

硬體則是提供越細微的感應越好
兩者可以相輔相成自由搭配

哪來甚麼256階剛剛好
明顯感受階段變化咧

就算要那樣搞好了(我是沒看過啦)
軟體一樣可以把1024階或2048階下筆時定義區段
然後再透過筆本身壓力做變化就好
看你要鎖256 還是根本就鎖強中弱三階都可以


直接鎖256
然後用Apple"獨有的"軟體內插壓力?
真是典型的造神
要不學學賈伯斯
來個256階是最完美的階數
然後過個一兩年在自打臉出1024 2048
蘋果Style?
蘋果產品的品質,一定有相當水準。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有隱藏版的「使用年限」。

二年之後,就算硬體設備完好,還是會因某些特殊因素開始出現問題。
再看看吧 很多時候蘋果就是能以較低的規格 卻能創造出更優的使用體感

wacom繪圖板用過256 512 1024 2048這四種階段
256升到512感覺在筆畫順暢度的改善非常明顯
一般人用到512階就差不多再上去沒什麼差了
再上去的1024 2048階這類 手感要求很重的人才會感覺有明顯差異

另外繪圖板手感是很重要的使用習慣
這也是微軟Surface Pro 2被看中的地方 可以無縫銜接WACOM產品使用
結果Surface Pro 3改採N-Trig 只有256階 真的被譙到死

如果iPad pro手感能一直維持住 用慣的繪師會很難離開iPad pro
就像現在的WACOM一樣

geniesjan wrote:
無論是壓力 筆順
軟體都可以做修正
那叫Lazy Mouse
很多軟體都已經做了
絕對不會是Apple發明的...(恕刪)
在微軟這種軟體一定會有
因為常常系統軟體硬體三方互不配合不符使用習慣 才需要這種軟體出來調整沒有配合好的部分

在蘋果通常自家軟硬體系統搭原先就配合的好 再搭上這種軟體微調細緻地方 讓使用更順

就像我前面講的系統內建的滑鼠加速 針對自家舊款單鍵滑鼠
左右快速甩可以在4K螢幕左右邊緣來回移動
不過慢速時 移動距離可能只有八分之一

而用他牌滑鼠 可能不會有這項支援 而顯得卡卡 加速減速的判斷會與系統內建的有所不同
                              彈幕濃!
skiiks wrote:
在微軟這種軟體一定會有
因為常常系統軟體硬體三方互不配合不符使用習慣 才需要這種軟體出來調整沒有配合好的部分
在蘋果通常自家軟硬體系統搭原先就配合的好 再搭上這種軟體微調細緻地方 讓使用更順


你是發現繪圖App基本上都是第三方提供
改把你的想像力轉移到OS去
好讓功勞歸Apple嗎???

OS要寫死我不反對啦
反正第三方也許也有能力"解開"
但就像我上面說的
靈活的可以自己綁死
綁死的不見得能變靈活

硬體256的話可不是鎖定啊所以軟體也解不開

統一個軟體的靈活度那不就好笑了
一個免費塗鴉軟體修正得讓手殘使用的很爽
一個專業App則是被綁住
再一個更專業的App可以"解鎖"是吧?
哪來這麼多毛

不同軟體有不同的補正也沒差啊
單一軟體自己都可以開關了
何必從OS直接統一下指導棋啊

拿雙螢幕來說又更好笑了
難道有人繪圖軟體是兩個一起開
然後一邊畫一半的嗎?
所以需要OS來統一控管筆觸模式???

之所以會用到兩套以上的繪圖軟體
就是因為看上各種軟體的優勢
有些補正超強
讓你亂畫都很順
有些補正很弱
你沒吃午飯手抖都能忠實表現
使用者再由自己的需求去選擇
結果你現在跟我說直接中央統一綁死以求一致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