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rsmario wrote:
我覺得在對牛彈琴....(恕刪)
其實我覺得用雞同鴨講比較貼切,我一直盡量保持著理性討論並試圖輕鬆化這些沒用的抱怨,但你一直要這樣語氣很衝的反嗆,我也是很無奈。
「「但也不太可能是很早就準備好了」> 10.5傳聞很久了」
> 傳聞是傳聞,並非傳聞出來了就是已經開始生產了,你可能沒有再相關產業工作,不太了解他的流程,沒關係,我慢慢說給你聽,在一開始生產前會先開出硬體規格與特色表,基本上這時候就已經確定是用10.5吋的螢幕以及相關的硬體規格,注意喔~這時候完全還沒開始試產,就只是空有規格而已,你說的傳聞很有可能就是這個時間點後就流出來的,當然誰流出來的肯定不可考,規格定好之後,機器並不是說硬體隨便兜一兜就會動的好嗎?中間需要經過很繁雜的測試調整與除錯,所以會進入一系列的試產階段,從Proto (系統雛型), EVT(初版完整系統), DVT(修正問題後的完整系統) 到 PVT(小量試產),順的話大概每個階段都需要花1個月左右的時間,最後都確定沒問題了才會進入MP(量產),所以我說大約需要5個月到半年的試產時間,量產後需要等工廠生產、運送以及通路商鋪貨,因此又需要1~2個月的時間,由此時間反推iPad的確不太可能是在上市前很久就準備好了。
「「Apple也不知道台灣這邊要審多久」> 我說iPad已經不止一次這麼緩慢上市」
> 拜託,我從來沒有說Apple要在台灣衝首賣啊~我只是很單純的說如果Apple知道會審多久就會把台灣很清楚第地放到第幾波賣的國家清單中,很明顯就是Apple也不清楚台灣這邊NCC會審多久啊~並不是每次送審所需的時間都是一樣的好嗎?NCC只有外包給一家廠商去驗,所有需要檢驗的產品都只有這一家廠商在驗,如果近期送驗的產品多自然審核時間就久,反之亦然,這種情況下除了外包商以外還真的沒人知道會審多久。
前面H版友說的也是有道理的,NCC在這層面上可能是想抽油水,一個丟給外包商就可以輕鬆坐著抽油水的事情不論哪個單位應該都很樂意接受。所以我也是覺得政府在這部份是需要改進的,但我們在這邊講再多都只是抱怨,用處不大就是了。
至於你後面所說明之為而不為這觀點,對Apple來說為什麼要這樣做?刻意慢點送審對Apple沒有任何好處啊... 哪家公司是不想在趁話題正熱的時候在越多地方推出? 最後,蘋果是不是集一堆精英我不清楚,但肯定的是蘋果底下的是不是笨蛋不是我們能評論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