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rry,我不會買新iPad Pro 2018,因為…(愛恨交織)


Phenix wrote:
覺得很奇怪iPad...(恕刪)



你可以參考TESTV的配音君的評論





iPad在那幾年盛行一時,填補了手機和電腦中空區域

如今,手機螢幕一再變大,性能也一再增強,電腦也更快更輕,已經讓平板逐漸邊緣化

配音君期待的是,不是填補中空的iPad,而是替代電腦的iPad,不再是輕辦公的iPad,而是

MacBook的另一種型態

從這一點上說,Surface的思考配音君覺得很贊成,是平板也是電腦,但是系統完成度太低

iPad無論是哪種,都太過侷限,在配音君看來,iPad已然過時

配音君目前期待的,如果有今年的全面屏iPad Pro

不過如果iOS沒有改頭換面的更新,依然無法滿足配音君的期待

不過有希望總是好的,或者在此之前,讓我們看看它(Surface)吧......
看著樓主po的很羨慕 我目前air1還在快樂服役中

畢竟我只是簡單的影音用途

也用不壞 不過真的噴電噴很大 家裡wifi充電也抓不到了

當初 買air一萬多 老婆iphone2萬多

買的面不改色

今年剛幫老婆換新機 就快5萬 如果再加一臺pad就超過月薪了

已經沒辦法這樣殺下去 真的價錢不只回不去 而且還都要很痛很精打細算的買
jjolm221 wrote:
你可以參考TESTV...(恕刪)


他的評論一直我都有看 但是我想你忽略了一個很重要的點
那就是 他們一直試圖用 筆電的論點與觀感來看 iPad

外接儲存裝置的雙向讀寫 一直以來是 iPad 自推出以來就禁止的
後來才加入了允許照相機輸入照片檔案的機制
後面隨著雲端系統的成熟 又改善了很多對於雲端空間的支援

但是Apple 的設計一直都不是讓使用者可以把 iPad 當作一台桌上型電腦使用
配音君的影片裡面清楚地展示了 如果使用的人 要使用 Apple 規範以外的狀況去使用 iPad 會是多痛苦的一件事
(想要外接硬碟直接看影片是不被允許的,但是如果接上電腦 使用 iTunes 把影片傳輸到 對應的 App 裡面就可以)

但是如果使用者的使用範圍是在 Apple 最佳化軟體的範圍內的話
所得到的使用順暢感 就不是其他軟體可以比得上的
至少我個人目前為止 在 軟體相容 以及 繪畫手寫 觸感 這兩方面來說
還沒遇上那個產品可以打 IPad 的

Surface 不差 問題是廠商的軟體支援 以及 MS 的環境最佳化 我個人持保留態度就是了


我看到更多是國外使用者以及 youtuber 的使用心得

最大方向最多 youtuber 反映的 自第一代 iPad Pro 上市就有的聲音是

需要專業版 APP 而不是將就的 iPad App 只是這方面我覺得短期內對於 Apple 來說還是有所難度吧

建議可以參考看看這個 review 我個人覺得這個中肯的多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ZzmMpP2BNw


Phenix wrote:
他的評論一直我都有...(恕刪)




因為配音君他有體驗MacBook系列、iPad系列以及Surface系列才會這樣評論來的

如果配音君沒有體驗很多MacBook系列、iPad系列以及Surface系列的話,大概不會這樣子的評論的說



























jjolm221 wrote:
因為配音君他有體驗MacBook系列、iPad系列以及Surface系列才會這樣評論來的

如果配音君沒有體驗很多MacBook系列、iPad系列以及Surface系列的話,大概不會這樣子的評論的說



每個人的習慣/操作需求不同,喜好也不同

先後用了ipad七、八部,中間加入surface兩、三部

(對我而言)

ipad 還是 娛樂/輔助/輕辦公 的不錯工具
*達不成工作需求時,就會想起 winOS


surface …不是不好,當平板不好用,當筆電也不好用
(尤其不能隨意放大腿上打字,LAPTOP 是這意思吧)
*想簡單查資料時,操作不直覺,就會想起 iOS

各家都想通吃/滿足 桌面級優秀程式+移動端簡潔直覺好APP 的融合
但都沒人得高分

所以最後還是回到 ipad + ultrabook 的搭配



今天也看到一則影片,youtube主說:新iPad Pro太貴,限制太多。但…有FinalCutPro的話,他馬上買

(想想也是,ipad 規格再強,還是得有 重量級/殺手級軟體 支援,既使貴也更值得買帳)

baggio wrote:
我也有airpods / bose qc30 藍牙耳機
想聽好一點的,就是加錢買更高階的藍牙無線耳機
(道理我懂…但老婆不懂:為何再買耳機的理由)
(真購入新款iPad的話,就可惜了,當年存零用金購入的2付森海塞爾有線耳機)

困擾之一少了耳機孔,也等於少了接口:麥克風/收音/錄音

有空可以幫我請問/建議一下,iOS(無耳機孔的話)他們怎麼達成 好一點的收音/錄音?

用airpods錄過…冏音質

或以後用type-c轉3.5mm或usb麥克風嗎?

Rode 有lightning接口 麥克風5-6000元 比 同Rode 3.5mm接口 2500左右,貴一倍以上
(好像還沒看到type-c款)


有很多 Audio Interfaces 支援 iOS,理論上把連接線換掉應該還是可以用才是。
Focusrite、Steinberg、Zoom 等入門產品應該都很夠用了。



iPad 目前是我覺得可以擔任外出的工作裝置之一。Google 自家的感覺也不賴。

很多討論根本沒有考慮工作狀態。

如果你就是固定地方工作,有桌子椅子跟空間,自然電腦效率快。

但如果是移動用戶,用電腦根本災難。你又不能不用鍵盤滑鼠,不然滑鼠你怎麼用?在腿上滑?

Surface GO 是我覺得最畸形的⋯⋯換湯不換藥,本質就是一台電腦,加上觸碰螢幕不會變成平板,

除非你就翻翻圖片、影片、簡報⋯⋯剩下的⋯⋯UI 設計還是建立在鍵盤滑鼠啊⋯⋯

能夠靠觸碰做我影片上的內容嗎?好像不行!而且你買的時候會敢不買鍵盤滑鼠?也不可能!

我平板還掛空拍 4K 初剪,單眼看圖跟修圖(Affinity Photo),雲端檔案取發、筆記、素材取收集、訊息、輕量文書簡報。


平板現階段基本上已經吃掉 70% 電腦上的作業了。

而且其他 30% 包含各領域的重量軟體,文書、多媒體、程設、資料分析等 都需要大量運算能力。

但我又不是沒電腦!但電腦萬能也有不方便的點。

但一切不是因為軟體還是硬體樣式的差異,還包含輸入周邊、配件等搭配。

簡單的說,電腦比較適合做「專心且需要效率的事情」,但想要跟平板比外出僅靠一台主機, 現在來說,電腦是超不方便。

即使他輕薄、可拆,但介面上我無法捨棄鍵盤滑鼠,就算我只想從資料夾拉幾個檔案發訊息還是 Mail。

先了解自己的工作模式、可能會有的環境、想處理的事情。

不然只是在比較裝置優缺點真的很沒邏輯的想法。

平板缺點很多那是你用錯地方跟裝置。電腦也是。


tkukuo wrote:
不是要吐曹你,只是...(恕刪)

你說的我懂.....
2萬耳機只是用來看YOUTUBE,打個L4D2消磨時間用的而已
其他的都放在特製大型防潮櫃裡
音響世界..不是我的興趣,我只買品牌
目前使用一對60萬小型喇叭,我就覺得是天籟了(尤其是用來看日本動作文藝片)

我覺得這就是所謂的擠牙膏 一個在平板界無人可敵的廠商

實在沒有必要一下就把東西都放出來 不然下次怎麼辦

不過說真的 現在的IPAD可以辦到的事 對於80%的人來說 夠用了

會用到那麼專業功能的人 其實沒想像中的多

拿我的工作來說好了 現在這樣一台IPAD 基本上可以完成我90%的工作了

如果人在外面 拿IPAD就可以完成基本的事 其實很OK了

更專業的事 就交給更專業的器材吧~


baggio wrote:
別誤會,是Apple...(恕刪)

allboundless wrote:
你說的我懂........(恕刪)


不知道可否分享一下照片,我從來沒有看過60萬一對的小喇叭
想知道音質如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