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NCC審核要那麼久 ?


DAVIDC2924 wrote:
以 apple 產品影響力,如能在第一波上市名單,可以提高國家在資訊現代化國際知名度,何樂不為?


這句你去問庫克巴
bluesystem wrote:
我已經查過一整套流程了.
蘋果準備商品相關資料->找NCC認可的實驗室進行測試, 取得報告->報告進行認證->認證通過送NCC公告.
測試跟認證, 台灣蘋果是找同一家公司的. 認證通過當天, NCC就公告了.

請問NCC是拖在哪一點? 資料查過了嗎?

假設實驗室測試需要時間, 那Apple不會早點送測? 有一種東西叫NDA, 違反了會被告, 隨便
洩露機密的話,這實驗室也不用混了. 新iPad生產那麼多台, 那麼多相關廠商, 在發表前外界
都沒有人知道是為什麼? 要跟隨證書在NCC公告的照片的pdf, 是認證送件的當天做出來的,
隔天就公告了...有什麼機密性問題嗎?

有心的話, 報告在未發表前就可以取得, 發表會當天之後送件馬上就可以通過審查到NCC公告
(這次是兩天).你提的問題一條都不會有! 請問最後The New iPad通過審查是幾月幾號? 我新
iPad都從日本帶回來台灣用了一星期了好嗎? 審查到公告只花了二天! 加上印認證字樣跟號碼,
第一批要在台灣上市有什麼困難? 好啦, 我們不要講跟著當天第一批上市, 現在買到不過份吧?

台灣人對政府機關運作的不暸解跟強烈偏見, 我看才是世界第一.... NCC這次真是背了黑鍋...


這位大大不用激動,你找了資料很好,小弟最佩服願意找資料確認的有心人。

但大大您忽略了一件重點:不管NDA怎樣,NCC的官網只要通過認證就規定要有照片放在網路上供民眾查看,他是政府單位規定怎樣就是怎樣(這也是問題的癥結),Non-Disclosure Agreement 並不適用於政府喔。問題就出在這了,蘋果不能在發表之前送審,因為照片會曝光。
那就算發表當天送審,先前提到的三點還是存在的,仍然要等4-6週讓工廠開始印背殻,組裝,QA,出貨,運送等,這些都要時間的。我先前也說了,蘋果不重視台灣市場也許沒有第一時間送審(無法知道確實送件日期,只知道花了兩天認證),但是NCC的政策,注意我說的不是他們動作慢而是他們政策不佳造成延遲上市。請把兩個點分開討論。

這樣解釋希望大大可以明白,我要說的並不是全都是NCC的錯,而是NCC的政策是早成delay的一大部份原因。蘋果沒有第一時間送審也是問題所在,兩邊都是原因,NCC沒背黑鍋好嗎?

還有台灣人對政府機關不瞭解跟強烈偏見,你認為是誰的問題?難道人民對政府不能表示不滿嗎?還是你真的覺得台灣政府做得很好?我長期住過三個西方國家,比較下台灣的政府真的很多改善的空間。
這麼講好了,公家機構是服務單位,是一群人構成,不是一台機器,如果一切死板不知變通,不知隨時改善,我覺得政府可以率先使用電腦機器人來替代公務員,這樣絕對死板的做事,按照設定,很難出錯,更不會有道德瑕疵。

既然是經過考試的高等人物,就該苦民所苦,創造效率和速度,古代最官僚,可以用依法慢慢行事來掩飾,效能不張,這招能用到千秋萬世嗎?

把拖慢的結果推給別人,這絕不是高等人物的做法,且不會比機器人做得好。

這次new iPad 會比較快,說明人都有潛能的,iPad,iphone一年才各出一次,因此NCC不會太累的,

我是滿支持快速拆除王家的執行能力,在均貧的薪水階級眼中,王家是黑五類,富甲郤又老舊的地主,
政府是應該破四新,立四舊,或是不要拆,讓王家繼續破舊下去,拉低北巿爆發戶的土地飆升,這也不錯。

"王家是不是認為給一億多,太侮辱人,對不起祖先,起碼要給五億,才是光宗耀祖?"

monto.geo wrote:
但大大您忽略了一件重點:不管NDA怎樣,NCC的官網只要通過認證就規定要有照片放在網路上供民眾查看,他是政府單位規定怎樣就是怎樣(這也是問題的癥結)...(恕刪)

大大所言,小弟頗有同感。
光「公佈照片」這點,就中了蘋果的罩門。
再加上後續印字包裝等過程,
有拖到理所當然。

沒有誰對誰錯,不過消費者還是得擔待些。


G大神教的..
FCC ID的申请流程:   
1、先申请一个 FRN,申请人是第一次申请 FCC ID ,就需要申请一个永久性的 Grantee Code ;首次申请ID,申请Grantee Code费用为 60USD   
2、需要准备的资料:   
1,FCC ID Label (标签)   
2,FCC ID Label Location (标签位置)   
3,User Manual (说明书) 申请商   
4,Schematic Diagram (电气原理图) 或制造商   
5,Block Diagram (功能方块图)   
6,Theory of Operation (动作原理)   
7,Test Report (测试报告)   
8,External Photos (外观照片) 第三方   
9,Internal Photos (内部照片) 认证机构   
10,Test Setup Photos (测试系统配置图)   
3、资料审核;   
4、测试   
5、获得证书

NCC:
提案編號:09702080
主旨:針對貴會為利民眾查詢及辨識經審驗合格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及電信終端設備,規定自
97 年3 月1 日起於審驗合格清單須加附器材/設備之外觀正面照片乙事(通傳技字第
09743004030 號函)。有廠商向我們反應希望 貴會能參考美國FCC的 short term
confidential (短期保密)措施,讓廠商能在產品未上市前先不公開產品外觀,以避免被其
它同業模仿,影響商機。
結論:同意參考FCC方式試辦短暫保密措施,讓廠商可延後45 天才公開產品外觀照片。有此
需求之廠商應於申請器材/設備型式認證審驗時,出具聲明書向NCC申請延後公開產
品外觀照片,且廠商須確保於保密期間該產品不得上市販賣。試辦一段期間後視成效再
研擬修正相關的保密登記規定及訂定收費金額。
不一定是拿到的工程師輪流開箱 輪流玩喔 ~~~~ 玩完再帶回家給家人玩
1515151515
sieg wrote:
NCC:
提案編號:09702080
主旨:針對貴會為利民眾查詢及辨識經審驗合格之電信管制射頻器材及電信終端設備,規定自
97 年3 月1 日起於審驗合格清單須加附器材/設備之外觀正面照片乙事(通傳技字第
09743004030 號函)。有廠商向我們反應希望 貴會能參考美國FCC的 short term
confidential (短期保密)措施,讓廠商能在產品未上市前先不公開產品外觀,以避免被其
它同業模仿,影響商機。
結論:同意參考FCC方式試辦短暫保密措施,讓廠商可延後45 天才公開產品外觀照片。有此
需求之廠商應於申請器材/設備型式認證審驗時,出具聲明書向NCC申請延後公開產
品外觀照片,且廠商須確保於保密期間該產品不得上市販賣。試辦一段期間後視成效再
研擬修正相關的保密登記規定及訂定收費金額。


這位大大很用心的找資料

剛去看了一下這份開會紀錄,居然是97年2月的事,試辦一段時間後結果怎樣Google大神就找不到資料了,就怕沒下文了又回到之前的做法。不知道有沒有內行人可以解惑一下目前到底是怎樣處理。也許各位鄉民們一起連署去跟民意代表陳情一下,說不定以後台灣因此有機會可以第一時間開賣各種電子產品。(小弟可能太天真想得太美好)

開會紀錄

jesusliu_king wrote:
歐洲對品質和人體危害...(恕刪)


孩子!..要多讀書...也要多爬文......

早就通過了!...


雖然我也不喜歡NCC...

有送檢NCC..一定會通過...檢驗時間也越來越快...


台灣Apple的產品...每次/每樣東西...都延遲..上市...


Apple...台灣每次都最後上市...


不是哪出問題...是..台灣Apple無能....


‧°∴°☆﹒°☆﹒﹒‧°∴°﹒☆°∴°☆﹒﹒. °.﹒‧°∴°☆‧°∴°﹒☆ ☆°.﹒‧°∴°☆°

monto.geo wrote:
這位大大很用心的找資...(恕刪)
個人認為這應該還是會繼續,這是所有廠商的大忌,就像HTC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一樣,只是保密時間45天是否太短就不知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