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越來越多的資料都是簡體的,想不學也很難。但從網路上學有時真不知道那些字是怎麼來的,比如說"悲劇"在網路上常看到的是"杯具",真難想像是怎麼簡化的,明明word的繁簡互換是"悲剧"啊!

一直想看是不是有比較好解決中文輸入的方法,結果後面幾頁都是高手們的學術討論.... 希望可以拉回主題 :p iPad還沒入手,先充電...
用google mobile app作語音輸入?再複製黏貼到想要的地方,另一種方法是用遠端遙控軟體回自己電腦,把東西在記事本打好,在黏貼回iPad上
Joyce的黑色童話 http://black-tale.blogspot.com/

熊貓桑 wrote:
沒辦法,越來越多的資...(恕刪)

杯具,原指盛水的器具,后因与“悲剧”一词谐音,成为网络流行语,词性多变:可作形容词,名词等等。不少年轻人在网络上甚至生活中都常常用“杯具”来代替“悲剧”,形容人、事、物。随着网络语言的流传,更出现了“人生是张茶几,上面放满了杯具”等“箴言”。
遇到大陸人,他們說過年寫春聯還是用繁體
畢竟字體好看

至於漢語拉丁化
最近已經有很多反省的聲浪
漢字的優點是造新字快而且容易望文生義
不是像英文很多新名詞把一堆字綁一起
讀起來又臭又長
還有跟傳統文化沒辦法連結的問題
以前是破四舊
要把以前的都拋棄才能全盤西化
真要拉丁化的話就會變得跟越南人一樣
明明祖祠跟寺廟都是寫中文
但是沒幾個人看得懂
金飾他們也很喜歡有福或壽的圖案
但是很多師傅不懂文字規則
根本是拿舊圖照抄亂畫
看在眼裡覺得這種現象超荒謬
再來看日語中的大量漢字
對他們還是很有幫助
尤其車站跟人名之類
韓國人也開始慢慢在反省去漢化政策的好壞
之前看到網路文章
某總統死掉的時候請寺廟有名望的和尚用漢字幫他寫輓聯
結果裡面出很多錯字鬧了很多笑話

拼音輸入問題的話
其實很多網站可以找到對應的
急著要的話找找網站練一下很快的
不然印下來放著對照也可以
這邊就有一個
http://www.cnpedia.com/pages/knowledge/baserule.htm
現在連台灣教外國人中文的也很多開始用拼音了 XD
認識的教中文的朋友說這種教法雖然方便
但是容易受英文字母影響
發音上比不上學bpmf(注音符號)的來得標準
東方不敗的師父 - 西方失敗 wrote:
漢語拼音是為了教大陸小朋友發音的,不是為了給外國人看的


還敢說...中國人自己的注音不用
用外國人的羅馬拼音
丟臉~啊

這就是盡想速成歪路的文革思想荼毒造成的
正體中文是數千年中國祖先的結晶
每個造字都有他的重要意含
若為了方便節省筆畫,書寫英文就好了
何必學中文字體





老實說, 其他東西我可以不在乎, 但要拋棄繁體字而把簡體字變成正式的代表文字, 我實在無法認同.
除了字體難看以外, 幾乎所有的簡體變形都是以同音而筆畫少的字來代替, 完全失去了文字的意涵.
尤其是以現在這個電腦時代的角度來看, 當初這種只為了減少筆畫來獲得所謂的效率, 就更加可笑了,
多數人幾乎是用電腦在打字, 真正用寫的, 平均一天寫幾個字?
結果呢, 當初的用意已經完全失去效果, 留下來的就只是一堆畸形的醜陋字體.
我只遺憾現今形勢比人強, 大多數比例的人認為這才是標準. 除非中共當局能夠有所醒悟,
除了其他方面的回復歷史文化遺跡外, 把繁體字也視為當初所破壞的文化遺產之一, 用政策去引導, 才有機會.
這個拼音輸入法很好,還有倉頡及速成。工具列模式剛好配合ipad顯示,可惜沒有注音。
www.pinyinput.com
呵呵,我找到一個可以用滑鼠寫字的網站
想必 ipad 也可以用手指寫吧
我試過手寫簡繁都可以辨識
應該可以勉強當 ipad 的繁體手寫輸入法

http://www.nciku.com/

提供給使用 ipad 的網友試試


Ting





剛剛又查到有人發表可以在 ipad 上手寫繁體輸入,提供大家參考

http://chinese.engadget.com/2010/05/17/ipad-traditonal-chinese-input/
繁簡的問題~其實都是習慣問題~用簡體習慣的人當然就覺得簡體好用,可是從小用繁體用到大的人你突然要他看簡體,而且有的時候簡過頭到完全沒法念出音來,那真的很難要他不抱怨

大家平常用習慣的方式忽然間被人批評了,自然就會有想要保護的念頭,這是人之常情
以往英國和美國使用英文的方式也經常會有爭議的
但是事實上~美國這邊也承認正統的英文來自於英國,古文學也起自於英國
如果是這樣的話~大陸這邊明明就是歷史比較悠久的地方,
偏偏在文字的應用上頭比晚近的台灣和新加坡還要簡化
其實也是挺矛盾,

以前將繁體轉簡~基本是為了教學方邊,這邊在台灣可能沒有大陸這麼困難,畢竟台灣地方較小
國小的時候的印象雖然教室擠了很多人上課,可是大家也畢竟都沒有因為教學環境差而變成文盲
大家的溝通也沒有因此變得很困難,台灣也沒有因為用了繁體字導致文明退步,
相反地當年的經濟發展還算是挺蓬勃的
所以我個人是覺得中文字亡國論這個說法是不大正確的,當年魯迅他們為了要革新,
一股腦的把所有舊文化全都當做敵人,然而現在看起來,歐美的東西不一定全都是最好的
中華文化自有自己的優點
拉丁語系的語文有他們的優勢,但是我其實認為我們的中文方塊字也有我們的強項,
雖然說我們不會像英文那樣有複數型、過去式、未來式、受格或是性別專用名詞,
但是我們只要把話講的更清楚一點就好,而且寫出來的字依舊是比英文的句子還省掉許多空間
在以往的確有書寫困難這個問題,然而科技的進步已經能夠讓我們打出通篇的文章討論,
而不需要花掉太多的時間,我想這些也都是魯迅當年做夢也想不到的吧

台灣的情況大概在這二十年內大家都還是用繁體的居多,主要是因為從小教育就是如此
但是我個人倒是覺得這是台灣人的優勢,
畢竟從小受繁體字的教育,複雜的字都會寫也會念,簡體的話嘛.....其實最近也是慢慢的看習慣了
只是常常在寫簡體的人忽然要他寫出通篇的繁體字~不知道效率會有多少呢?

雖然這樣的優勢其實也很小又很少啦,會寫繁體對日常生活的幫助~大概也就會寫書法?(很多人還寫不好呢)
還有看得懂一些複雜的字而已?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