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字體好看
至於漢語拉丁化
最近已經有很多反省的聲浪
漢字的優點是造新字快而且容易望文生義
不是像英文很多新名詞把一堆字綁一起
讀起來又臭又長
還有跟傳統文化沒辦法連結的問題
以前是破四舊
要把以前的都拋棄才能全盤西化
真要拉丁化的話就會變得跟越南人一樣
明明祖祠跟寺廟都是寫中文
但是沒幾個人看得懂
金飾他們也很喜歡有福或壽的圖案
但是很多師傅不懂文字規則
根本是拿舊圖照抄亂畫
看在眼裡覺得這種現象超荒謬
再來看日語中的大量漢字
對他們還是很有幫助
尤其車站跟人名之類
韓國人也開始慢慢在反省去漢化政策的好壞
之前看到網路文章
某總統死掉的時候請寺廟有名望的和尚用漢字幫他寫輓聯
結果裡面出很多錯字鬧了很多笑話
拼音輸入問題的話
其實很多網站可以找到對應的
急著要的話找找網站練一下很快的
不然印下來放著對照也可以
這邊就有一個
http://www.cnpedia.com/pages/knowledge/baserule.htm
現在連台灣教外國人中文的也很多開始用拼音了 XD
認識的教中文的朋友說這種教法雖然方便
但是容易受英文字母影響
發音上比不上學bpmf(注音符號)的來得標準
除了字體難看以外, 幾乎所有的簡體變形都是以同音而筆畫少的字來代替, 完全失去了文字的意涵.
尤其是以現在這個電腦時代的角度來看, 當初這種只為了減少筆畫來獲得所謂的效率, 就更加可笑了,
多數人幾乎是用電腦在打字, 真正用寫的, 平均一天寫幾個字?
結果呢, 當初的用意已經完全失去效果, 留下來的就只是一堆畸形的醜陋字體.
我只遺憾現今形勢比人強, 大多數比例的人認為這才是標準. 除非中共當局能夠有所醒悟,
除了其他方面的回復歷史文化遺跡外, 把繁體字也視為當初所破壞的文化遺產之一, 用政策去引導, 才有機會.
www.pinyinput.com
大家平常用習慣的方式忽然間被人批評了,自然就會有想要保護的念頭,這是人之常情
以往英國和美國使用英文的方式也經常會有爭議的
但是事實上~美國這邊也承認正統的英文來自於英國,古文學也起自於英國
如果是這樣的話~大陸這邊明明就是歷史比較悠久的地方,
偏偏在文字的應用上頭比晚近的台灣和新加坡還要簡化
其實也是挺矛盾,
以前將繁體轉簡~基本是為了教學方邊,這邊在台灣可能沒有大陸這麼困難,畢竟台灣地方較小
國小的時候的印象雖然教室擠了很多人上課,可是大家也畢竟都沒有因為教學環境差而變成文盲
大家的溝通也沒有因此變得很困難,台灣也沒有因為用了繁體字導致文明退步,
相反地當年的經濟發展還算是挺蓬勃的
所以我個人是覺得中文字亡國論這個說法是不大正確的,當年魯迅他們為了要革新,
一股腦的把所有舊文化全都當做敵人,然而現在看起來,歐美的東西不一定全都是最好的
中華文化自有自己的優點
拉丁語系的語文有他們的優勢,但是我其實認為我們的中文方塊字也有我們的強項,
雖然說我們不會像英文那樣有複數型、過去式、未來式、受格或是性別專用名詞,
但是我們只要把話講的更清楚一點就好,而且寫出來的字依舊是比英文的句子還省掉許多空間
在以往的確有書寫困難這個問題,然而科技的進步已經能夠讓我們打出通篇的文章討論,
而不需要花掉太多的時間,我想這些也都是魯迅當年做夢也想不到的吧
台灣的情況大概在這二十年內大家都還是用繁體的居多,主要是因為從小教育就是如此
但是我個人倒是覺得這是台灣人的優勢,
畢竟從小受繁體字的教育,複雜的字都會寫也會念,簡體的話嘛.....其實最近也是慢慢的看習慣了
只是常常在寫簡體的人忽然要他寫出通篇的繁體字~不知道效率會有多少呢?
雖然這樣的優勢其實也很小又很少啦,會寫繁體對日常生活的幫助~大概也就會寫書法?(很多人還寫不好呢)
還有看得懂一些複雜的字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