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賣幾台iPad才能到達Steve Jobs 的「後PC時代」?

樓主本身下的標題就和所謂後PC時代的方向偏離了
賣多少台iPad or 平板電腦都不會取代目前所謂PC/MAC這回事
那目前看來其實很多人已經正在使用所謂的移動裝置來取代部份PC/MAC在作的事情了
所謂部份代表目前應用在於輕量級而非重量級運算
很多職業已經有透過類似這種移動裝置在做事了

1.房仲業的仲介在外面跑客戶時候,透過iPad線上查屋售價,以及透過google map快速計算該房屋附近最近的國小離該屋的走路時間大概多少,離最近的車站需要多少時間等等應用
2.在外面奔跑的業務,透過手機移動裝置來查詢客戶資料,甚至是直接透過iPad可以提供簡報給客戶,無需帶著厚重的筆電到處跑,更不用擔心筆電沒電等這樣問題
3.保險業者透過手機移動裝置連絡要見面的客戶,藉著iPad上的電子保險單讓客戶觀看,最後直接在iPad上做數位電子手寫簽名,直接把複本傳送回公司作建檔資訊
4.醫生平時在位置上還是透過PC這一類主機做事,一但類似尋房或是離開位置需要工作時,透過iPad遠端連線回來,即時來不及把資訊存放在iPad裡面,一樣可以遠端透過wifi方式直接得知病人的病歷表,甚至可以無需在單一位置上再不同的醫院做跨院查詢醫藥內容,查詢是法有類似同樣病例的歷史,可以增加審視病人的可靠度
5.剛開學老師總是在第一堂課公佈一些要看的書籍以及需要上課投影片,如今透過移動裝置可以提早公佈一些資訊而無須浪費第一堂課在作這些事情,甚至可以透過類似iPad這一類裝置直接下載投影片,上課時後直接在iPad上做筆記,無需每次都浪費紙張印出來,學生之間也可以透過雲端共享自己的筆記,交作業的時候也可以透過wifi上傳到老師的信箱去
6.導遊帶旅行團時候,透過移動裝置可以事先規劃該有的路線甚至店家,當帶團的時候萬一有臨時狀況發生,類似團員要求一些類似想購買什麼物品等,當場拿出iPad等類似的移動裝置做查詢,便可以得知靠近這裡最近的店家在哪,更甚者如果嫌購買麻煩需要移動,可以當場線上下定,用本國或跨國郵寄方式送回老家,無需出國旅遊還要待一堆紀念品增加行李的負擔
7.當MIS需要到處去看機器出錯的時候,可以人直接過去攜帶類似行動裝置來查尋問題所在,直接記錄在行動裝置上或是透過行動裝置來做一些初步的疑難問題排除,無須待厚重的筆電到處跑
8.呼朋引伴一下找朋友去唱歌或看電影,甚至朋友久久不見想聚會,此時透過移動裝置發群體簡訊給大家,等大家回覆後透過線上預約,拿到電子票卷後,在群組傳送給各朋友,然後透過電子錢包方式扣款,由大家收到電子票卷後按接收才付款,然後我們只需要作的就是再指定時間帶我們自己移動電子裝置去驗證,當作入場卷來使用(QR條碼這一類應用),搭火車,搭捷運,搭公車甚至出國搭飛機等交通工具都可以有類似的應用

別看以上好像應用很多,其中的環節細節息息相關,需要層層打通才行,尤其是透過iPad/iPhone上妳可以做線上學習,iTuneU等這一類已經慢慢成形了,目前很多國外的線上大學課程已經都有了,只是規模還是需要慢慢成長,這些apple都已經花了很久時間慢慢做起來了,這些都是apple之所以突然冒出來甚至超越微軟市值,也不是沒有道理的,誰能贏得消費者的體驗,誰就能夠賺最多消費者的錢,這還只是個開始,未來的成長是更巨大的。
時尚所有 風格自我
第?個5分,應用面還有很多很多很多,但你說的層層打通才是重點
綾小路 葉子 wrote:
別看以上好像應用很多,其中的環節細節息息相關,需要層層打通才行

下這標題現在看來還ok,
因為「後PC時代」是iPad引領出來的
如果iPad的量衝不高,那就表示「後PC時代」只是個笑話,不是嗎?
當然,如果你覺得會有其它黑馬跑出來領導「後PC時代」,也是可以的囉!!!!

allocation_9 wrote:
PC時代的產生,很重...(恕刪)


DIGITIMES分析師有提到,但是也不能作準:

而彭建航指出,iPad 2在大眾消費性市場的斬獲,將決定蘋果平板電腦銷售量能否在2011年超過4,000萬台,讓蘋果在2011年整體估計約5,500萬到6,500萬的平板市場中,保有七成市佔率。

這應該有回答到你的問題.

chanmingtao wrote:
iPad 2在大眾消費性市場的斬獲,將決定蘋果平板電腦銷售量能否在2011年超過4,000萬台

感謝分享,我也很關心現在美國蘋果商店前不知道有多少排隊人潮。

allocation_9 wrote:

下這標題現在看來還ok,
因為「後PC時代」是iPad引領出來的,
如果iPad的量衝不高,那就表示「後PC時代」只是個笑話,不是嗎?
當然,如果你覺得會有其它黑馬跑出來領導「後PC時代」,也是可以的囉!!!!


從很早之前的table pc,到前陣子才開始淡出市場的Eee PC, 至今的iPad
其中差異如果單純從硬體來看,其實他們所扮演的角色對人們生活都有影響

至今,消費者希望能夠在移動裝置中,一樣脫離不了使用者體驗為宗旨
那麼為何之前產品會慢慢淡出市場,因為後續的產品才算是慢慢貼近使用者平時使用的地方
最簡單的差異是,續航力,我們不希望能夠拿出門的移動裝置每天只能在外面使用兩小時就要充電
這點iPad十小時的電池續航力就非常遊刃有餘,當然,還有半面成功的江山在於--軟體才是重點角色
軟體本身扮演的價值在於,能夠客製化諸多消費者需求更甚者未來能夠滿足企業的應用都是Apple的目標

但是相反的,iPad只能就像過去眾多產品一樣,是個里程碑
只是這個里程碑能持續多久,沒人知道
也不代表這個里程碑沒落了就沒後續其他黑馬出現
只能說iPad是替後PC時代開啟的一個剛出生雛型且可以量產的產品也被大眾所接受
但雛形畢竟還是雛形,而Apple需要努力的卻不是iPad的硬體該當如何如何
那只是改善現有iPad的內容而已,Apple所需要的努力在於怎樣去應用iPad在生活中的應用
我想,iPad朝向企業上的客制化應用軟體也會慢慢的加入
時尚所有 風格自我
但會不會是""Steve Jobs 的「後PC時代」"",小弟存疑。
==============================================
要談論這問題的人, 可能得確定他們對於"後pc時代"的認知是相同的而且正確的,
否則恐怕又是一個雞同鴨講的討論串.
至少對於有"後pc時代"="pc被平板取代而終結"認知的人, 麻煩回去練過再來吧
allocation_9 wrote:
看來你中了微軟的毒了...(恕刪)


後pc時代就是ipad2大賣
Windows pad沒什麼人買
Acer CEO 被打掛
下一個就是華碩中槍

g8J wrote:
下一個就是華碩中槍

你覺得賈老大會不會比華碩快。

allocation_9 wrote:
你覺得賈老大會不會比...(恕刪)


公佈那一天,蘋果股票一定連續跌停

我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