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想] Amazon Kindle Fire - iPad真正的勁敵?

phatcat wrote:
沒錯, Amazon...(恕刪)

先有硬體,才有APP 軟體
用低價硬體建立平台,有了平台才能發揮 APP 軟體的效益。

1996年陷入財務困難的蘋果電腦,就是因為產品價格太高,只能是小眾市場,
無法對抗台灣代工的低價IBM 相容電腦。

Amazon Kindle Fire 價格功能比取得優勢,在未來幾年內對其他 Android 平板殺傷力很大,
甚至有可能威脅到Ipad目前在市場上的絕對優勢,不過此狀況要明年的大幅出貨才能出現。
蔥油餅大叔 wrote:
電子紙倒還不會直直落啦 畢竟閱讀的感覺很舒服 技術上跟液晶螢幕是有差異的
只是也不會因此好到哪裡去就是了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電子紙技術有兩種: E-Ink跟SiPix,
都是使用電泳原理改變色彩微粒的位置來調整比例,
並反射環境光源來產生顏色和灰階,

此種技術有兩大致命性缺點:
1. 反應速度過慢
2. 色彩表現毫無競爭力

目前的電子紙反應速度都在一兩百毫秒左右,
(參考一下, TFT-LCD: 數個ms, AMOLED: 0.01 ms以下)
無法播放動畫, 會有嚴重拖曳殘影問題, Fire定位雖非多媒體但仍有最基本的需求,

目前彩色電子紙主要的技術是在原本的E-Ink薄膜上多蓋一層Color Filter,
用與TFT-LCD類似的方式決定各原色的混和比例來"反射"環境光源,
(SiPix則是直接控制不同原色顆粒的比例, 其他方式則不易量產且色彩表現也沒好多少)
與使用背光的TFT-LCD比起來(主動發光的AMOLED就根本不用比了),
色彩彩度與飽和度差了十萬八千里, 連十年前的128色都是完勝,
(有親眼看過彩色電子紙的就了解我在說什麼了...)

電子書最終極的目標是取代所有的"平面印刷品", 而非僅有黑白刊物,
試想, 全世界學生的書包裡只要帶一本電子書就夠, 這市場有多大~~
尤其是專業的領域, 譬如醫學院&理工學院的學生,
那堆超級厚的原文書隨便一本都動輒幾公斤, 一的天課要背個好幾本,
假設電子版要價紙本的六到八折, Fire又那麼便宜, 所有的學生都會很樂意拋棄紙本的...

因此原本的電子紙對此需求完全是力有未逮,
且使用ARM架構的CPU已可達成"連續播放"影片10個小時,
要在外使用一天, 更別說是上課+做筆記的需求可完全滿足,
再搭個多點觸控, 整體觀之電子紙的省電+閱讀優勢幾已蕩然無存,

故電泳技術的電子紙接下來的市場只剩下電子標籤&電子看板,
當然還是有市場在, 但已脫離業界主流應用與大眾關注焦點,
直直落回基本盤是可以預期的(去年是被過度炒高了)...

另外一種電子紙技術, 就是高通(高強光電)的Mirasol(IMOD),
在反應速度與色彩表現上是可以加入顯示器競爭的行列,
不過它是以微機電的方式來控制光學共振腔大小, 製作上非常困難,
什麼時候可以量產, 以及良率都是很大的問題, 短時間內還無參賽資格...
phatcat wrote:
(恕刪)...另外一個新聞是 Amazon 傳出對 WebOS 有興趣。

如果採用WebOS似乎又有點向多媒體靠攏,
個人比較期待宏達電買下WebOS,
智慧型手機OS四分天下(iOS, Android, WP, WebOS)的局面就成形了,

啥? 平板?
還是只有雙雄(iOS & Android @ Amazon)割據喔~
lovebean wrote:
目前市面上主要的電子...(恕刪)


我知道你想說的電子紙的缺點 因為我自己就有用過greenbook的電子書

但是他有個蠻大的優點是看起來跟書本的感覺很相似 不會有螢幕那種刺眼的感覺 本身續航力也長

如果能夠在調整處理器與加入觸碰稍為優化操作介面的話 只針對閱讀書本這塊還是能夠有所發揮的

這部分與其說是平板 不如說單純就是電子書而已

電子書跟IPAD ANDROID平板擺在一起沒甚麼可比性吧?
蔥油餅大叔 wrote:
我知道你想說的電子紙...(恕刪)

請不要忘記Fire訂出了USD$199這個破盤價,
不但殺傻了其他品牌廠, 還順便對自己先前的Kindle補上一刀,

一樣可以使用Amazon的服務, 而且可看的書的選擇性更多&性能更強,
已經知道有Fire這個東西, 大家還會願意用多少價格來買一台Kindle呢?
這就是消費者的心態...

當然純粹閱讀的市場還是會有, 但大部分客戶幾乎都被Fire搶光,
售價亦預期可能將大幅縮水, 電子紙在電子書這塊市場將愈來愈委靡,
將不可避免地漸漸走向小眾化&邊緣化,

之後將不會有電子書這個東西, 平板就是電子書,
至於我猜得準不準就交給時間囉~
lovebean wrote:
請不要忘記Fir...(恕刪)


但kindle 已經降到99美金,而元太這今年出貨量已經上看一千五百萬片,這超過五成又被亞馬遜吃掉,從這點來看平板熱賣後除了讓價位降得更快外,並無降低e-ink成長率,我反而看好e-ink未來可以穩定在愛看書的這塊,尤其原本買平板為了看書的人

用e-ink看書大約兩年了,用kindle dx 也一年了,說真的e-ink缺點不少,但純從看書來講,他的缺點是在可以忍受的,
而優點又讓人愛不適手,
最大缺點應該是反應時間吧,真的很慢...這點也是能讓我換新機的最大因素(另一點就是手上的kindle dx壞到不行用了)
另外像只顯示灰階,營幕不夠白,都算是e-ink目前的缺點
不過反應時間基本上當作看書翻頁,看一兩個小時算是可以適應,只顯示灰階反正大部份的書階也都是黑白的,這點對看書的人倒還好,營幕不夠白,這和台灣出版的書籍比較滿明顯的,e-ink的白色比較接近灰色而非全白,可是和美國平裝書的爛紙質一比,其實也沒那麼差
優點,的確非常接近看書的感覺,利用反射光源及接近墨水的顯示方式在觀看上舒服很多,e-ink並非像LCD由RGB組例而已,而是由更細小的黑色粒子組成,上網查e-ink在顯微鏡下的樣子,就很容易理解那種觀看感覺了,當然現在手機像iphone 4這種高解析度,或許在觀看文字上會較接近e-ink的感覺了吧
另外就是電子產品唯一比傳統書籍強勢的地方,就是可以將近輕易放大,這點對觀看的舒適度來說,比起台灣出版社寧願留一大堆白,也不願放大字體或者美國平裝書那種螞蟻字來講,真的舒適太多了
felixbb wrote:
但kindle 已經...(恕刪)

如果不是出現了iPad跟Fire這樣的強力競爭者,
何須把售價從原本的USD$489(?)調降到99?
這樣降幅的獲利空間又比前兩年掉了多少呢?

今年第三季第四季確實是元太出貨的高峰,
但重點卻是在今年第四季Fire開始出貨後, 對E-Ink電子書銷售的排擠效應,
是不是在明年第二季後會出現一個交叉點, 真的是很有趣...
lovebean wrote:
如果不是出現了iPa...(恕刪)


其實kindle 第一代賣的是399.489應該是kindle dx,去年kindle dxg也才降到379
這我也相信平板有帶來一定程度幫助,但從kindle 1上市以來也幾乎是以每年100美金的幅度在降價
2007年底上市2008年降50美金2009年降100美金,2010年再降接近100美金
而平板盛行也不過是2010年IPAD上市後的事了

平板和e-ink市場或許有衝突,但兩塊市場衝突點應該沒那麼大,
這從IPAD2010年上市熱賣後,就一直有人在講e-ink準備被排擠的事,而至今還未發生,kindle fire 真要排擠,我想也有困難
只不過e-ink的消費者著重在單純看書這點,市場肯定不會比平板大,再加上看書又不用追求CPU要多快
GPU要多好,且我用kindle dx 可以使用到三十小時左右(沒特別算過因為大約十天充一次電,一天大約看1~3小時,休假會看個3~5小時沒問題),雖然沒法換電池是個大問題,但相對我一般手機每天要充一次電來說,應該可以用很久了(當然6吋不滿足而向上衝9.7吋的應該不少)
相對於平板手機或筆電幾乎年年有換機潮來講,e-ink再怎樣市場都比不上
雖然比不上平板那樣大的市場,但我也不相信有天LCD或者AMOLED可以取代e-ink
lovebean wrote:
請不要忘記Fire訂...(恕刪)


你沒搞懂我想表達的意思

這不單只是價錢的問題 而是材質的問題

液晶螢幕越廉價 看起來越刺眼越不舒服 199 總不會說是用霧面螢幕吧?

同樓上所說 我認為衝突是有限的 畢竟一個專長在於黑白靜態的顯示 一個則是彩色動態的顯示

稍微查了一下e-lnk的解析度 如果能夠如傳言所說 衝上300dpi的話 對於傳統書籍的衝擊是有的

舉個例子 如果日本十會社改用電子書來替代紙本作為連載週刊漫畫的媒介 在利用紙本製作精美單行本

這樣一來省下印刷倉儲費用 單行本的銷售量也會相對提升(因為有收藏價值 而非單純閱讀)

蔥油餅大叔 wrote:
你沒搞懂我想表達的意...(恕刪)

我們的想法是有點出入, 不過就對技術&業界現況的了解來說,
個人對自己的推測是有一定程度的信心啦~ @@

前面有提到電子紙有閱讀上的優勢,
基本上是建立於"反射環境光源"這個顯示原理上,
使用背光的LCD, 以及自發光的AMOLED,
是個高亮度的發光源, 使用久了的確眼睛的負擔比較大,

但因為電子紙先天上的缺點導致應用受限,
變成它必須走非常專業的這條路, 但卻被限制在無複雜灰階圖案的文字印刷品這條窄路,
重點就是Amazon必須更充實他線上電子書的資源, 搞定愈多版權愈好,
(因為盜版問題猖獗, 且已掌握了很久的主控權, 很多大出版商對於電子化這塊還有顧慮)

這點在app store上已經證明, 把擁有最豐富資源&使用最方便的平台建立維護好,
對於平台提供者&資源撰寫者&使用者來說是個三贏的局面, 並帶來源源不絕的龐大商機,

在電子書這塊領域E-Ink唯一的出路就是電子版的文字印刷品,
但若把前面提到的所有刊物&專業書籍加進來, 相形之下市場就小了許多,
降價到一台USD$99再加上更充實的資源, 相信一定有他的市場在,
但仍然脫離不了它正在走向小眾市場這個趨勢...

另外錢怎麼會不是個問題呢?
當現在市場的主流是單價兩萬五以上, 260 ~ 330 ppi的高階智慧型手機,
標榜單色螢幕+大按鍵+大音量, 一支一千多塊的老人機, 這個市場並不差,
但要論"經濟規模"真的是差太遠太遠了, 一片螢幕的單價被壓縮到大面板廠都不想做,
所有的供應鏈也跟它的價格一樣變成次級的廠商了...

BTW, 如果是算"dpi"的話, 電子書早就超越300 dpi了,
因為色彩微粒的size是遠小於一個TFT sub-pixel的,
不過短時間內應該就有300 "ppi" 以上的電子書上市了(還是已經上了?),
只是還是只能顯示黑白畫面&較低灰階, 無法具有高階印刷品的顯示能力,
所以這樣子的提升實質幫助還是蠻有限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