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 i pad 是不是問題一大堆阿!!!???

離我上次發文已經一段時間了,在這段時間,我也再次於apple官網上訂購New iPad
結果仍舊令人失望,入塵問題仍在,退貨再訂購一次,還是一樣,難不成都是那些被退貨的產品在循環出貨?不然那些被退貨的產品何去何從?銷毀?

我也曾寄送電子郵件分別給台灣鴻海、台灣蘋果反應目前New iPad發生的問題,已經過去兩週,石沉大海,我卻一點都不意外,誰叫我只是小小的消費者,不是什麼有頭有臉的人物。

New iPad號稱視網膜銀幕,有些人認為入塵沒什麼大不了,但是請問您們的眼睛可以容納一粒沙嗎?更何況是兩三顆,我不否認New iPad的銀幕確實讓人非常驚艷,但也因為過於細緻,相對的,細小的灰塵反而引人注意。

我相信我自己對於任何公司或產品都沒有絕對的偏好或偏見,只要好用,我絕對大力稱讚,但也不忘指出當中的缺憾。

庫克自己也說過,apple是唯一一家讓客戶不爽,但仍舊會一直買帳的公司。我相信很多人認同。
庫克曾這樣說賈伯斯:賈伯斯不接受"好"或"很好"的東西,他只接受"最好"東西,這也是我將在公司中繼續傳承的精神和文化。
庫克說當賈伯斯與他面試時,賈伯斯有個遠景,想要深入顧客市場,而這在當時的產業則是反其道而行(朝向企業主們)。讓庫克很驚訝的是,賈伯斯縱使之後賺了不少錢,也沒有影響到他這個理念。

那為什麼少了那位,apple好像變了...例如有人質疑,apple的東西向來都是越來越輕薄
iPad →iPad2 變得更輕薄
iPad2→New iPad 變厚且重
當然有人會說銀幕解析度變高,過於耗電,礙於現在科技限制,只能增加電池,變重變厚也是沒辦法的事

那我們當然有權利購買消費者認為最好的產品,而不是遇到某些人所謂的小瑕庛,礙於退換貨後仍舊不保證沒問題,只能求其次勉強自己接受。
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很多蘋果專賣店,為求自保,只能要求客戶購買前必須簽切結書,這不就表示真的太多人遇到有問題的New iPad而當場要求更換或是事後更換,店家僅能這樣應對。從小到大,有買什麼東西還要先簽切結書的嗎?
我認為如果是組裝出問題,apple應該加以監督組裝廠,而不是放任自己的產品被這樣糟蹋、誤會
我很感謝apple帶來3c世界的重大改變,讓人們生活更加舒適、便利
要批評,悉聽尊便,我非常樂意接受各方指教,但請不要為了批評而批評,請指出我有誤會的地方。
對了,請一個字一個字看完再批評,不要沒看清楚就在那邊說本人是來找罵的。
謝謝
沒自主權的汽車檢驗員...努力換頭銜中!
voodo wrote:
為什麼很多蘋果專賣店,為求自保,只能要求客戶購買前必須簽切結書,這不就表示真的太多人遇到有問題的New iPad而當場要求更換或是事後更換,店家僅能這樣應對。

當初買New iPad, 我也簽切結書了, 真是悲劇的開始.
下場就是, 買了快一個月的New iPad, 真正拿在手上沒幾天, 都在"檢測"中.
第一次我拿到陰陽屏, 因為高估了Apple的品質標準, 所以我送檢測了.
八天後換到一台新機, 能夠換到新機, 其實我也蠻開心的.
問題是, 這台新機, 缺點更多. 雖然都是小缺點, 掙扎了幾天後, 還是決定送檢測.
這次檢測超久的, 十幾天, 經過無數通電話催促, 終於有了結果:
Apple認為是正常品, 因為功能都正常.

Apple的人員告訴我, 不滿意這個結果可以再送檢測一次, 並強烈要求換整新機.
我沒耐心等了, 所以認命的把這台不滿意的New iPad帶回家.
如果Apple的品質標準就是這樣, 誰知道換了整新機會不會有改進?

老實說, 我蠻佩服Apple的, 完完全全的賣方獨大.
希望他們未來的產品能還能擁有強大的魅力, 讓消費者一肚子氣都還願意繼續買單.

voodo wrote:
離我上次發文已經一段...(恕刪)


很想給您按個啊!!
在這版上也看很久了
也對NEW I PAD很感興趣
但是品質卻是令人覺得
雖然還是對APPLE很感興趣啦
但是.....
我也不知該說什麼
只能說
希望下一台會沒問題

voodo wrote:
離我上次發文已經一段...(恕刪)


對於您的文章 我真的是大力推薦呀!!!!!

為什麼有瑕疵的產品還要還收回去當良品在換給下一位呢!!!!!
台灣代理商怎降子搞

灰熊生氣啦

kingkang wrote:
很想給您按個啊!!在...(恕刪)



就像中國網友說的.....開版大這個叫做陰陽屏...

別家的螢幕顏色不同,就是品質問題,APPLE的螢幕分冷暖屏...就是消費者自己水準不夠

神論在APPLE版很常看到...

之前還看到有大神說:APPLE的產品品質超棒,5年不會壞?!...

那他APPLECARE要賣給誰??哈哈.....那就直接給五年保吧,那麼有信心的話

APPLE版也很會刪文....連酸都不給空間了,哈哈

看國內的一些APPLE為主的網站,或是討論區,真的極端的不得了...

新IPAD多50克叫不重,別的產品多了20多克叫做重死了...

最愛跟精品扯在一起?!有人可以接受老婆的柏金包一天到晚在掉扣子嗎?即使是裝飾性的扣子..
KKscott wrote:
就像中國網友說的.....(恕刪)


耶 ........
那串自己貼出來被打到臉腫掉的文
點這裡
不敢回了 ???
另外還有這篇
這篇
回吧不要就只會左跳針又跳針
面對事實錯就是錯.....很難嗎 ???
成熟點吧....

拜託閣下別來增加亂象
好好去玩 50度+ 叫作正常 60度C叫做還好 的某牌手機
聽說那牌有人換機換了六七次...
還有黃斑現象 .....

謝謝
voodo wrote:
離我上次發文已經一段...(恕刪)


電池部分的確是那樣
雖然apple好像搞了燃料電池
可是應該沒那樣快.....
電池原本就是目前推進的一大阻礙
如果沒再突破進步...
不管是apple 其他家一樣
面對更耗電的cpu ... gpu ...
時間只會更少不會更多

目前只是相對來講新製程會比舊製程省電
但是呢 ?
試想......
10幾年前誰 PC誰在管 power夠不夠阿
現在1000w以上的power 比比皆是
在電池科技這邊突破不了的時候
也不用太期待整體有突破性的創新
畢竟都要吃電阿

關於apple的品管個人不予置評
畢竟我沒遇到問題
但是有問題的建議您用中文信也好
http://www.apple.com/tw/contact/feedback.html
建議在這邊讓apple的人真正看到
您純粹是人單力薄
畢竟大多數的人選擇在論壇抱怨
而非去該去的地方抱怨 ~~~~~~

ps.:
另外不覺得 apple專賣店是為了自保
您多去消費經驗區看看文就知道我為何這樣說 ...
個人是覺得問題在apple能夠重視台灣這塊來各apple直營店
對整體的維修環境會有很大幫助
因為不單是維修體系的問題
目前apple 經銷店對於消費者重視的程度也是一大主因
你不覺得"網上購買"的不少嗎? Why ?

最後我吃飽閑閑也幫忙回信給apple了
1. 入塵問題 ......大概是這次new ipad 最常遇到的瑕疵
2. 台灣維修的問題 ~~~

人單力薄...這種事多人講自然會重視...
像6.0的注音...那個總感覺也是很多人建議下來的結果

usaygood wrote:
看來有問題的NEW ...(恕刪)


部分也許是品管問題
因為這次看來主要是入塵 ~
另一部分因為賣量.......
當假設良率 95%
賣1萬台

賣100萬台

1萬台會有500人抱怨
100萬台會有5萬人 !!

會上來發文的通常是"有問題的"
所以整體數量會"看起來"很多
我只能說我的牛排很正常................
除了營幕太好反而讓以前解稀度尚可的軟體變成不能忍受之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