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jadsflk wrote:如果單純就營收來說,...(恕刪) 顆顆,當然是美金啊,總不會是台幣吧?所以才說這也偏離現實太多了這在網路上都有資料可以查的近兩年華碩的營業額都是破兩百億美金單看營業額的話蘋果去年是三百二十億美金,鴻海有六百多億美金蘋果厲害的是淨利的部分華碩雖然營業額和淨利都不比蘋果,但也沒慘到營業額才六億美金啦!
我也有買iPad但竟然會有人認為華碩全年營業額6億美元…要嘛是搞不清楚狀況的行業(學生 公務員)不然就是故意的XD鴻海台塑都是上兆台幣的電子五哥甚至面板二虎年營收都有超過100億美金的希望蘋果迷們也能了解一下產業狀況…
rebels wrote:這麼糟糕啊?華碩這樣...(恕刪) Strategy推行貴在持續, 尤其軟體是系統的靈魂, 絕對是需要run五年十年以上的打算. 小弟個人謙卑的感想, 目前檯面上的PC台廠沒有一家在軟體上的觀念是合格的, 因為都是代工出身, 所以對軟體都是以hardware component的觀念去看, 這包含雙A. 所謂代工思維就是隨時會將component replace掉, 對硬體來說可以, 但對軟體來說卻是致命的, 尤其是具有使用者介面的作業系統.至於在軟體上有大廠風範, 其實很簡單, 就是先觀察他們起碼的"自有"軟體研發是否持續超過五年以上, 而且是在同一個基礎架構上持續enhance, 而不是一天到晚換換換. 至於確切的哪些廠商, 小弟沒有直接接觸過的就不敢特別說, 但"純印象"好的就是趨勢和cyberlink. HTC也有在努力做, 但還沒到那個點. 還有一些 IC design 或 embedded也都做得不錯. 像做 NAS 的 QNAT我就對它印象頗好. IC design的晶心則是Linux kernel team很強.總之軟體是整個系統的靈魂, 軟體好產品才會有靈魂, 換言之才有長期的品牌可言. 恕小弟直說, 以雙A來講, 除了俗以外, 我實在不知道他們靠衝量搞起來的品牌印象在那裏? 近年來的蘋果抄襲風, 我認為更是很大的傷害.
joeyli631228 wrote:總之軟體是整個系統的靈魂, 軟體好產品才會有靈魂...(恕刪) 很贊同您的意見!我想對於一般桌機與筆電,大概靠 OS 廠商比較容易。到了 NAS、手機以及這些攜帶裝置,MS 與 Google 的支援都不是很強,沒人可以靠,問題才比較凸顯吧...我買 hp, toshiba 與 lenovo 的筆電,對於內附軟體的印象,也只有 lenovo 比較有用。
joeyli631228 wrote:Strategy推行...(恕刪) 其實 SONY 的 VAIO 系列在軟體的耕耘上可以說是PC界的佼佼者雖然最近幾年令人感覺越來越大而不當但是在 VAIO 開箱後看到那一大串 SONY 獨家的軟體爽度還是非常高的
rebels wrote:華碩預估 2010 年的營收是三千多億台幣,大概是一百多億美金 那是預估,好嗎?你去看看2008年的財報(特地取金融風暴之前,數字比較好看),印象中是2700億台幣左右。iPad上市兩個月賣兩百萬台,但這是只在10國開賣,產能又嚴重不足的狀況下,等到產能趕上來,全球普遍供貨,再加上3G版的營收比例也會逐漸增大,每月營收10億美金不是難事,算下來也是三千多億台幣。差不多剛好抵了一整個華碩!
lilith wrote:這個展覽本來就是在展示未來要賣的東西你這樣講 幾乎所有展覽廠商都被你罵到了 哈哈 你沒看到這一帖的標題嗎?「華碩eepad 會是ipad的勁敵嗎?」。一台是半年後才量產,另一台只有空殼,基本上都只是空氣,就算是要拉OEM客戶也還不夠格,是要怎樣當iPad的勁敵?
sympholin wrote:每月營收10億美金不是難事,算下來也是三千多億台幣。差不多剛好抵了一整個華碩!...(恕刪) 所以?我回文是解釋華碩的營收並沒有少到六億,他比 apple 少多少,就不干我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