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蘋果總能走在最前端?


sickfoot wrote:
我相信如果是兩者的喜...(恕刪)


所有的品牌當然多少都是因為有相當的實力累積出來的
(所以我才會從MAC時代說起Apple)
但當品牌已經成形之後每一分的實力就會開始被品牌加權
所以許多公司會為了品牌可以花很多錢做形象廣告
或是拆夥了會為了品牌打官司搶來搶去

如果都是看實力,那品牌又算什麼呢?
反正實力在你手上,失去了品牌你還可以設計個更好看的LOGO不是嗎?

可是Diablo2(知名的電腦遊戲)整個小組出走
他們失去了Diablo2這個品牌,但是整個小組都還在一起
實力保留著,那為甚麼會倒店呢?

以前風靡的音樂遊戲Beatmania其中一個知名作曲家叫DJ NEGRO
表現非常出色,出自他手的曲目都是經典
之後他發現自己是不是被DJ NEGRO這個字捧起來的
因此他消失了,後來出現了一個出色的DJ叫TAKA表現也很優異
後來TAKA也成名了,但是其實TAKA=NEGRO
後來還傳出另一個DJ其實也是他 三位一體
據說某些怪才漫畫家也會這樣驗證自己的真實實力...
但這些都是少數令人欽佩的實力派例子
在資本主義的環境下品牌影響力太大了
行銷手法
賈伯斯的個人魅力
多點觸控的引進
軟體的多寡
這些都是蘋果引以為傲的
但賈柏斯生病了...
還能在創下神話嗎??
ETK wrote:
10 年前就有 Palm , iPAQ 等 PDA ...這些都不是 Apple 做的. (恕刪)

科技3C 產品,沒有零組件都是自己設計及生產。
APPLE 1987 年就有 PDA,後來 Jobs 決定不玩了,讓給 Palm 及 winCE,到最近的 iOS 才復出。
科技進步確實讓移動裝置變的比較好用,很多新的技術(零組件)都買的到。 iphone /ipad很成功,讓APPLE 大賺。但是為何很多廠商做不到?

這很像有些國內PC廠商思維,只要把一些零組件組合就是產品,
一個產品軟硬體各方面設計都很重要,蘋果走在前端不為過。
APPLE 最低迷時,也是國內PC 廠商起飛時,最關鍵原因是產品價格,其他公司生產非IBM PC相容產品早消失。

Cocozy wrote:
最近幾年iphone...(恕刪)


創新!..
‧°∴°☆﹒°☆﹒﹒‧°∴°﹒☆°∴°☆﹒﹒. °.﹒‧°∴°☆‧°∴°﹒☆ ☆°.﹒‧°∴°☆°
有些人覺得Apple的售後服務很差,其實我覺得真的是因為台灣單方面的問題...(台灣市場小嘛?__? 還是經銷商問題?? 可是香港比台灣更小吧...)

我在英國居住過一陣子,購買過iPod跟3GS,Apple Store就坐落在市中心熱門景點,除了販賣產品,跟試用也做直接面對消費者的售後服務,維修跟產品使用教育還有名人邀請座談...等等活動

親身案例
我的3GS的RAM掛了無法開機,第一次不知道怎送修就直接跑去店家問,結果不知道需要網路或在店面預約時間,結果白跑一趟,上網約好後在時間內一到發現去排隊不會一堆人跟你擠還是搶,而且等候沒有很久就直接接觸到客服人員,告訴他們使用上出現的問題立刻就幫我做檢測的動作,確認非人為因素的損壞後跟我核對購買資料就立刻從後櫃拿出機子(維修良品?工廠包裝?不知道,但整支都很新啦)更換,我在短短的15分鐘後就拿到一支可以正常使用的手機,沒有所謂的檢測費,人工檢測工作日,還是一而三再而三刁難消費者的流程!而且這個流程套用在所有Apple的產品,不管是iPod,iPhone,Mac,iMac,Mac mini...etc.

反觀其他手機,3C跟電腦品牌,有那幾間廠商有做到這樣?

我不是甲柏斯信眾,我從486時代就開始用電腦,隨身聽產品我從卡帶換CD換MD換MP3換到現在的iPod
你說Apple只是會做行銷做品牌,做好看的產品?廣告行銷的4P 7P做的在好都要回歸到一個P,Product,這個P的本質不好,其他在怎麼做的優秀都不會長久

小小感想
DAVIDC2924 wrote:
iphone /ipad
很成功,讓APPLE 大賺。但是為何很多廠商做不到?


這個問題的答案很簡單, 因為Apple有一批死忠迷, 所以不管出什麼都會買, 有了這些基本盤, 那Apple當然敢去嘗試新的東西啊! 然後從iPod開始, 慢慢如滾雪球般的吸引更多的非Apple死忠迷加入, 到iPhone大賺.

其他的廠商就沒有這種品牌忠誠度的顧客, 所以做起來就沒這麼大膽!

所以問題是為什麼Apple有一批死忠迷而其他公司沒有, 我覺得應該還是要回歸到Apple對產品設計及質感的要求, 讓你看到拿到Apple的產品感覺就是跟其他公司做出來的不一樣, 培養出品牌忠誠度吧!

如果你有看"Pirate of the Silicon Valley", 裏面有一段是夾不死對著工程師大吼說"Artist, artist, I want artist". 他是把電子產品當成藝術品來創作!

不過我個人感想, 我10年前有用過一陣子Mac, 可是我覺得很難用, 還是回到Windows. 不過iPhone就不一樣了, 之前的聰明機/PDA就很難用. 所以我覺得Apple從電腦公司轉為消費性電子公司是轉型轉對了.
簡單來講,品牌價值來自於實力的累積
拆夥了還能維持原本應有的實力嗎?我覺得不然
(所謂的實力當然也包含傳銷、行政、管理階層等等.... 當然機運也是一環)
品牌當然有其價值,但是也不是絕對的,不然也不會有公司維持了多年的品牌價值,
後來卻走下坡失敗,自然是實力不再了
你所說搶奪品牌的事件,不過是因為人的貪念,希望能藉由品牌再延長其收益期
但是也有不少例子是搶到品牌的後來潦倒了,但是出走自己的卻打下令一片天空
geniesjan wrote:
所有的品牌當然多少都...(恕刪)
C'est La Vie! 法文「這就是人生啊!」
我不是電腦人,只是個教書的~
大學靠著一股傻勁跟人家玩組裝電腦(這應該是許多人的經驗吧!)
回到鄉下就搖身一變成了資訊達人的身分~
心裡倒是很清楚自己有幾根毛~
幫鄰居修電腦時,
光是 Windows 藍畫面一出現,心裡不見得比鄰居還安~

我試著聽從自由軟體的鼓吹者,
我的 NB、PC 全都是雙系統搭載的,
用的是 LINUX 和 WINDOWS7,
而且 LINUX 裝的可是整合過的 EzGo8,

(且先跳過 WINDOWS 的問題,因為這可能不需要我說)
說真的,LINUX也沒有所謂的消費者取向,畢竟他並不是商業軟體,不是嗎?
LINUX真的用消費者的角度來看,也不好用,

各位知道我 i-pad 的使用經驗,
可以複製到 APPLE 電腦上,取得類似的愉快經驗嗎?

geniesjan wrote:
iMAC,Apple...(恕刪)

要說沒刮起炫風、要說市佔率.......我想重點還是價位吧!
且PC市場的的生態圈早已成形許久, 普羅大眾在這塊圈子重視的是C/P值,
當初wintel聯盟的策略讓個人電腦普及化絕對功不可沒,
但在市場的長期激烈競爭下, 純講硬體性價比的低毛利也讓眾家廠商苦不堪言,
從光華商場商家賣掉一台印表機、一個液晶螢幕也賺不了幾百塊, 就可以體會了~

apple顯然走的是另一條路, 強化自己封閉+軟硬體一手抓的優勢,
這即是大家所謂的整合極佳的穩定性與使用者體驗,
即使市占率不高但所創造毛利之高(還要使用者願意掏錢),
這就是人家厲害的地方囉~

今天在價差(絕對值, 非比例)較小的智慧型手機市場重演這場大戰,
apple以創新的概念+極佳的整合性搶得先機, 且在毛利具絕對壓倒性優勢,
android陣營急起直追市佔率已大幅領先, 但面臨到與wintel類似狀況,
這場大戰還在演下去, 持續關注後續發展實在是很有趣...

在平板電腦市場apple再次搶得先機, 目前仍然遙遙領先,
如果用過以前的Tablet PC再跟iPad比較,
就了解iPad的成功絕對不是贏在硬體能力的絕對優異性,
基於user攜帶性的使用需求與方便性, 才是今天人家成功的要訣,
當年微軟會失敗, 就是硬要把電腦的功能塞進硬體能力有限的手持裝置裡,


買Mac需要的是一股衝動,
對~Mac的工業設計真的很美, 但只靠這樣就能讓使用者死心塌地了嗎???
先前我也曾有根深蒂固的硬體C/P值想法, 但iPhone讓我打破了這樣的思考模式,
進而跨進了Mac的領域(iMac 27" 2009), 說實在真的很貴讓我猶豫了很久,
花了下去也覺得很痛, 但使用後的心得是真心覺得它是值得的,
後來的確有很多人是因為iPhone而轉投Mac, 幫apple攻回了一點點市佔率,

您給我的感覺是, 目光一直無法從Mac上移開、很羨慕Mac但卻仍抱持著懷疑,
大肆質疑與批評跟我先前思考模式很像, 不過如果你哪天真的有了一樣的衝動不妨試試看,
當然Mac不見得適合你, 但等用過一陣子再來回想你今天講的這些也很有趣,
如果有經濟能力考量, 可以考慮價位較便宜的Macbook or Macbook Air...
geniesjan wrote:
但是桌上MAC就是突然大家都Care起來了 不是嗎??
如果你用了一輩子的簡體中文.
現在跟你講,繁體中文才比較好,你會從此以後都寫繁體字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