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樓上的人所言,Surface確實功能性較iPad強大,但對於已經活在蘋果生態圈的人來說,這更新已讓人更有動力相信蘋果的光環(先不論Macbook反而令人失望)
簡述個人手上的裝置:
iPhone X
iPad Pro9.7
MacBook Pro 2018
目前使用方式:工作狀態為平板成為第二螢幕,回到家裡面單純享用平板追劇,平常會議記事皆為iPad。
這裡先跟滿腔熱血想用iPad做完全部事項的人潑個冷水,身為iPad的愛用者,我曾經試著平衡如何將「生產力」發揮而不是單純「愛奇藝」,本想著完全取代筆記本,最後才發現紙本筆記本有著不可取代的一面,不管怎麼說,平板終究是電子裝置(除非以後也有出電子墨水?)
我只能說這生態圈真得是多多益善。
至於Macbook是否銷量會被吃掉,我看還未必,不過給了星巴克追劇的人很好的台階。
言盡於此,我下單了
附:對於想要購買這一代Pro的人,但是手上有上上代的iPad(側邊磁吸充電),有一個很好的安置方式,買LogiXXch 的充電支架,給老婆在廚房用吧lol
Eric 0215 wrote:
這款鍵盤並不是適合每一個人,一款鍵盤賣到1萬真的非常貴,建議大家去展示間摸一摸看一看,真的喜歡覺得很棒再購入。但是純粹問我使用體驗來說,我的答案一定是99分(扣一分給觸控板不夠大)
巧控鍵盤我是這樣看啦!
假設都用原廠的東西,三個分開買是這個價格
保護套 2490(11") or 3190(12.9")
鍵盤 2990
觸控板 3790
不管11"或12.9",巧控鍵盤大概都比三個分開買貴10%左右,但是整合在一起,不用分開帶很多東西,不用擔心鋁材碰出傷痕,就是買那方便性吧!
至於觸控板小,那也沒辦法,鍵盤少一排還是佔去大量位置了,觸控板能用到的位置當然就小了,使用起來沒有各自獨立那麼舒適自然可以理解。這樣說吧,iPad Pro巧控鍵盤就像一台水波爐,有蒸煮功能,有烤箱功能,有微波爐功能,都沒很精通就是,能分開當然最好,只是就佔空間。
但又去101親自把玩了iPad pro 11吋和巧控鍵盤,很驚艷於巧控鍵盤的「輸入體驗」:
1. 它的鍵程很深,跟我16吋的mbp一樣,打字相當舒服(100分)
2. 它雖然重,但考慮到它為了把iPad pro 在各種狀況下組成如同nb不掉下來,也不得不接受它的重!
3. 觸控板雖然小,簡直跟MacBook一樣「優秀」
後來就買了iPad pro 11 2020 & 巧控鍵盤,現在真的很滿意!
生產力有接近MacBook 90%:主因是它的檔案app實在比不上macbook。
iPadOS 若再進化一兩代,iPad真的是一個很棒的生產力工具。
這代的巧控鍵盤真的有98分價值,有扣2分的原因:
1. 貴
2. 重
工作太久了,準備5X歲就退休,邁向第3人生。
hube wrote:
自己之前為了iPad(恕刪)
如果從最近公布的蘋果專利圖來看,可以收納 apple pencile 與筆記模式的 magic keyboard 將更實用
當然,前提是真的會做成產品...

https://www.patentlyapple.com/patently-apple/2020/05/apple-wins-patent-for-the-ipad-pros-magic-keyboard-with-floating-design-yet-with-future-twists-like-a-new-apple-pencil-charg.html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