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積分:5367分
文章編號:86203110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具體來說安卓是有多方便?
我比較難想像世界上有比 AirDrop 傳輸跟 iCloud 備份更方便的了。
你要說這是「壟斷」造成的,也許,不過具體來說安卓「開放」的環境,隨便不特定的兩台裝置間傳輸是有多方便穩定?說說看吧?
不同裝置嗎?
如果是單論不同Android版本的手機、平板、品牌能有多方便?那這邊拿鄰近分享直接試給你看,希望蘋果快點來抄。
若是Windows電腦的話,直接透過WiFi路由器或是透過Microsoft Edge瀏覽器傳檔案就好。
Microsoft Edge 加入 Windows-Android-Mac 檔案共享功能 Drop
若是要從Windows PC、Android手機裝置,分享檔案到Android TV的話,那就直接自建FTB就好。(雖然現在都直接看串流平台居多。)
若是要從Android手機傳送複製的文字到Windows PC的話,可在手機上透過Google智慧鏡頭傳到PC上,再以滑鼠右鍵貼上(也可以從PC上的Google Chrome瀏覽器,以滑鼠右鍵回傳文字到手機上),當然,有懷舊情節的,依然可以用USB 3.0以上的傳輸線啦,別再用龜速的USB 2.0...
至於出門唷,只要有網路、有基地台、台灣沒停電,Google相簿隨時都在背景後台自動上傳,想省訂閱費,也能自己建內網10Gbps傳輸的NAS來備份維護。
若要將Google相簿的照片傳給LINE群組也不用下載,直接上影片示範。
至於「Matter裝置」是用來幹嘛?當然是「開放相容」更多智慧家居的品牌做混搭使用,經過Matter認證後,就不會有任何相容性上的問題,可以直接整合在一起使用。
NFC、藍芽傳輸這些我就不去提了,因為這些什麼檔案、文字、照片都能傳。
所以,你還想問什麼?在「開放」的環境生態下,好處就是資源永遠取之不盡、任何新問題需求都永遠難不倒Android用戶。透過碎片化的方式體驗自由重組使用順序,就像玩積木、牆上塗鴉一樣即興發揮、不存在任何硬性規定可言、更沒有絕對的標準公式可參考。
攻城獅寫code,就是最需要靈感與創意,才能真正產出有實用性的效果,而這就是攻城獅的商業價值所在。像那個被FBI通緝多年、一直沒落網的史諾登,就是一個例子。當年他就是利用Python自動化技術,在上班期間合理製造時間空檔(摸魚),趁機順手偷走政府的內部機密資料,搭機出境,這當年史諾登的自傳電影都有演出來,不知道當時有幾個人發現這個細節彩蛋設定?
如果是使用iPhone這種扼殺使用者想法的封建系統,那就只會說:「上述的任何情節、任何方法全部都是騙人、永遠不可能發生、不可能成立,只因為我自己不會、也不懂、也不想知道,但我就只是單純喜歡發問。」
個人積分:5367分
文章編號:86204043
不長眼 wrote:
安卓機插上電腦.要怎麼傳都可以
與其他人手機互傳檔案也是開起藍芽或用其他APP就OK了..
備份更有各廠商的雲端.
不管手機商.或者是google各種雲端空間可備份.
AirDrop 不用插線。不管是手機平板電腦間互傳都不用插線。大型檔案可能會有效率上的問題,這倒是真的。不過講方便性,絕對是 AirDrop 方便。
你說的 Android 設備間(無線)傳輸檔案方式,就我所知都會有相容性的問題,不然就是要雙方都安裝某些特定的傳輸軟體。這就是「開放」的代價。
另外你說到其他廠商雲端備份,當然就不是安卓獨佔。至於 iCloud 整機備份轉移的強大,這就不用講了。
安卓現在其實也走 iOS 這一套,比如華為在某方面整合甚至比蘋果更深,像手機投影這個功能 iOS 就沒有。不過我不太懂具體來說那個有什麼用就是了。
個人積分:5367分
文章編號:86204068
劍心san wrote:
若是要從Android手機傳送複製的文字到Windows PC的話,可透過Google Chrome瀏覽器傳到PC上,當然,有懷舊情節的,依然可以用USB 3.0以上的傳輸線啦,別再用龜速的USB 2.0...
我就光講這一點。在 iPhone 上只需要複製文字,到其他設備(iPad 或Mac)在任何可以貼上的地方上按貼上就好。具體來說這是透過 iCloud 來實現雲端的剪貼簿。
其他的有人補充最好,沒人補充就算了。總之安卓這套太麻煩了。我是希望了解安卓有沒有什麼先進的功能之類的。不過看起來只剩 Pixel 獨佔的 AI 相關功能了,因為其他的 Google 服務都不是安卓獨佔。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AirDrop 不用插線。不管是手機平板電腦間互傳都不用插線。大型檔案可能會有效率上的問題,這倒是真的。不過講方便性,絕對是 AirDrop 方便。...(恕刪)
我已經有示範「鄰近分享」了,我很想看看蘋果的AirDrop,能否在「不用按下同意鈕」的前提下、關閉螢幕畫面,進行檔案傳輸?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你說的 Android 設備間(無線)傳輸檔案方式,就我所知都會有相容性的問題,不然就是要雙方都安裝某些特定的傳輸軟體。這就是「開放」的代價。...(恕刪)
所有的Android手機出廠都有預設「鄰近分享」、「藍芽5.0」、「NFC」、「WiFi」,請問這有什麼相容性問題嗎?我只知道「iPhone的NFC技術,不能與悠遊卡的無線感應技術做相容使用」啦!
Komii Toy Reviews wrote:
另外你說到其他廠商雲端備份,當然就不是安卓獨佔。至於 iCloud 整機備份轉移的強大,這就不用講了。...(怒刪)
雲端轉移?這直接Google帳號登入後,就會自動完成的小事,也真的沒什麼好拿出來說的。因為15年前搭載Android 2.0系統的HTC、三星手機都已經早有內建這項功能了。想不到在15年後的今天,都已經走到Android 13、iOS 16了,你還會想拿出來講...?
備份功能機制,Android手機這個出廠系統預設是在充電超過2小時,系統將會自動透過WiFi連線完成備份功能。

反觀我朋友常常在臉書上抱怨,蘋果的iCloud 整機備份體驗沒想像中的便利,都還要自己去巡視一遍、經確認無誤,才能真正安心,這就是假多工的缺點限制。
一流人專做開源未來事,二流人專做停滯不前淘汰事,三流人只做問題進行事,四流人只做同溫取暖裝傻事。
朋友臨時要用筆電
找了地方坐下來
開了他的 iphone 13 熱點
結果筆電完全搜尋不到 iphone 13 的熱點
我只好拿出我的安卓手機開熱點給他的筆電用
十機九移,換過八鏡七店六街五老闆四處跑,還得三買二測,一台爛貨
我的電腦會自己抓手機熱點,沒這個問題。這年頭為什麼需要跟別人借熱點?
Komii Toy Reviews 你的電腦會自己對iPhone抓熱點?那不知道你的電腦是哪一台?求解。
小惡魔新聞台
小惡魔市集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