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科學實驗報導讓Nexus One的AMOLED螢幕遜色不少

seto_613 wrote:
這應該是很早期的定義...(恕刪)

說得很對啊,現在的人很容易迷失在數字之中...
數字也許是對的,但何不相信你眼睛看到的呢?

這個技術就像是變魔術一樣,你就是會看到完整的解析度
就很像看魔術表演時,你明明就知道那不是真的
但你的眼睛仍然會告訴你那是真的
這是技術還是欺騙?
我只能說一切有關視覺的技術,都是建立在欺騙我們眼睛的基礎上
只要騙得過就是成功了=.=
在平面上畫一個立體圖,為什麼你會覺得看起來是立體的?
因為你的眼睛被騙了啊.....
就跟變魔術一樣,只要能騙倒你的眼睛,這個技術就是真的

chankc,你應該注意我前一個回覆提到的一句話
就是"你的眼睛可不是這樣想的",所以我才畫了那張圖給你看
但你畫的那些圖都只是要定義一個pixel該是怎樣定義的
但我畫給你看的,就是你的眼睛會相信的pixel定義...
不用太執著於數字之中
你要說這是欺騙我也沒意見,跟視覺有關的技術都是種欺騙
但你的肉眼會相信他看到完整的解析度
apa1102 wrote:
說得很對啊,現在的人...(恕刪)


雖然有點離題, 但也得說說, 因為其實很有趣~~

這的確是我們的眼睛受騙, 而且最少有以下兩項受騙:

1. 我們所看到的動態影像是假的.
我們所看到的, 其實是眼球感光後的訊號, 經大腦消化後所得到的一幅幅的靜態視像訊息.(中間的過程更複雜, 不說了)
這個跟電視的更新率 Refresh Rate 同一原理, 越高越流暢.

2. 我們所看到的並非現在的影像.
光雖快, 但也是有速度的. 我們看到的月球, 是數秒前的月球, 星光可能是數分鐘至數百年前的星光.
只是我們日常生活, 在時間差上接近無, 所以並沒有影響.

關於現實中的渲染:
並不是我們的腦子把影像作渲染, 而是光線從不同的物體 到 我們眼睛 中間 產生了渲染的效果(好像有個專業名詞, 忘了).
較近物體的邊緣, 會因後方光源的影響而出現變化, 顏色表現上會根據光的強弱混和, 呈現出渲染效果. (現實中還有光害和陰影, 溫度, 濕度等各種要素影響)
我們在 32bit 環境下調色時, 除了 RGB 外, 還會有 飽和度 和 亮度 兩項, 這兩項就是為了給影像集成/顯像的程式/器材作調整用的數字.


p.s. 其實完全離題了!!!!!!!
My Blog: http://parsue.blogspot.com Google+: http://goo.gl/pOBjo
這篇文實在是太有料了!

以前小弟在學校學過圖像學!(很淺的內容)

很多像素強化補強或解省記憶體的插補法,很多東西都很抽象要放到最大來看,例如人眼對綠色很敏感!加入綠色雜點會有解析度提高的錯覺等等,但不管如何這世界本來就是結果論阿,目的就是看起來的效果有到就是成功的商品了!

所以不要再玩數字了!

如果哪一天有人可以開發出用很少的像素創造出不輸高解析度的品質!
三星的首席工程師的位子就在等你了。
apa1102 wrote:
chankc,你應該注意我前一個回覆提到的一句話
.......
不用太執著於數字之中
你要說這是欺騙我也沒意見,跟視覺有關的技術都是種欺騙
但你的肉眼會相信他看到完整的解析度...(恕刪)



你講的感覺、錯覺、欺騙視覺都太主觀了(更何況你目前只是在想像),

所以顯示器可以調色彩、對比、亮度等等主觀好惡,

但最後都需要數字來量化(難道你買電視不用看對比度、亮度等標示)

要講感覺,

大家可以天馬行空,

但這主題是講科學、講數字,

數字是真實世界的量度(尤其是3C產品),

只有數字才表示出量化的結果,

而且別忘了,

除了解析度的不足,

HTC的韓國AMOLED還有以下弱勢(引自原貼還有跟iphone的比較)。

Nexus One 只有 16 Bit 色令人震驚,這意味著紅色和藍色最多只有 32 個強度級(intensity levels),綠色只有 64 級。這在廉價的低端手機上很普遍,但 Nexus One 是昂貴的所謂“超級手機”。所有的色彩由 RGB 三原色混合而成,級數如此之少使得圖像色彩粗陋而不准確,在很多圖片和照片裏生成了礙眼的錯誤輪廓。由于綠色強度級爲紅色或藍色的兩倍,它的過渡更平滑,導致圖像會出現綠色和品紅色的幹擾。

大多數電腦、高清電視和移動顯示屏(包括 iPhone 在內),都有至少 18 Bit 色,並通過抖動模擬 24 Bit 色,紅、綠、藍三色都有 256 級,這就生成了更好的色彩、更平滑的過度,而且沒有醜陋的僞影。上面的對比圖就能說明問題。



1. 峰值亮度:
Nexus One:229 cd/m2 – 糟糕,對于移動産品而言亮度不足

iPhone 3GS:428 cd/m2 – 對于移動産品而言很出色

這是顯示屏所能提供的最高亮度,也被稱爲白色峰值亮度。229 cd/m2 在室內還行,但在環境光較亮的時候太低,屏幕內容難以閱讀,特別是在室外。別想在陽光下看清內容;428 cd/m2 基本上是你能在移動顯示器上見到的最高水平。



4. 屏幕反射:
Nexus One:15.5% – 糟糕, 比較高

iPhone 3GS:9.2% – 非常好,比較低

常常被忽視的屏幕反射其實是移動産品顯示屏最重要的指標之一,甚至比峰值亮度還要重要。屏幕會反射一定比例的環境光,提高屏幕亮度,洗白所顯示的圖像,造成閱讀困難。Nexus One 的 15.5% 在移動産品裏很高,是我們測試過的最高的之一。



5. 高環境光下的對比度:
Nexus One:15 – 糟糕, 比較低

iPhone 3GS:47 – 非常好

高環境光下的對比度高低關系著屏幕在明亮環境下,尤其是室外的顯示效果。15 比較低,對于所有移動産品而言,高環境光下的對比度比絕對的對比度更重要。


6. 動態色彩和動態對比度:
Nexus One:開啓 – 糟糕的主意,應該作爲可選項

iPhone 3GS:沒有 – 這樣更好

有些顯示器會根據內置圖像處理算法動態調整每一幅圖片的色彩、灰階和對比度。目的是通過誇大色彩和烈度來“增強”圖片。這和很多數碼攝像機和高清電視的 Vivid 模式類似。由于這種模式不停地歪曲圖像原本的色彩,它最好作爲一個可選項以供完全不關心圖片精確度和真實度的人使用。

Nexus One 的結果是:紅色 81 cd/m2;綠色 193 cd/m2;藍色 18cd/m2 (差11倍),比白色的 229 cd/m2 高了 28%,因此 Nexus One 使用了動態色彩和對比度。



以上這些只會使得解析度偏低的劣勢,

更加惡化而已,

不信當Desire在台灣上市後,

大家等著看吧!
別再迷信昂貴的日貨,把辛苦血汗錢送給他們了!日本人隱藏的--貪圖暴利、投機取巧--習性,在這次豐田風暴中,被完全踢爆、一覽無遺!
gamespeed wrote:
chankc 老兄你真的非常強! 真的為這個討論串生色不少.

用點想像力, 加一點腦筋.... 你就看得明人家 apa1102 兄的圖才是正確看一個 pixel 的分界.
這個比較圖本來就是給人看一下兩個系統的 sub-pixel 數量, 並不是讓你看 pixel 的分界.
一個 sub-pixel 半個用係左邊的 pixel 半個用係右邊 pixel. 你可以說這也是偷, .........(恕刪)


客氣客氣,

相信許多人都看出來,

只是沒有講出來而已,

謝謝您的抬舉!


gamespeed wrote:

driver 做得倒肉眼看不倒效果便行.........(恕刪)


已經差這麼多的解析度,

擺在一起仔細看,

像我就不可能看不出來。


gamespeed wrote:

人家的確是有 800x480 pixel 點.........(恕刪)


嚴格講起來是800X480個(2/3)pixel,

因為每個pixel無法完整顯示全彩,

只能當成(2/3)pixel。



別再迷信昂貴的日貨,把辛苦血汗錢送給他們了!日本人隱藏的--貪圖暴利、投機取巧--習性,在這次豐田風暴中,被完全踢爆、一覽無遺!
iamledy wrote:
1.扭曲解析度
人家報告都說沒太大問題只有你在那邊一直放大
從你上面的發言看得出來你根本還弄不清楚pentile顯示方式


pentile每個subpixel是獨立控制而且鄰近顏色沒關聯所以可用來混色(ps.只找到RGBW版本,RGBG自己想像)
RGB是只能用3色來顯示每個subpixel不能獨立控制無法混色
RGB和pentile是不同的技術 顯現出來的效果優缺點不同
...(恕刪)


你確定你講得對嗎(從你引用的圖來看,你一定錯)?




你找不到適當的RGBG圖也就算了(牛頭不對馬嘴),

找了一張RGB白光全亮時候對應的RGBW白光顯示方式(完全雞同鴨講),

講的是白光的顯示(因為RGBW裡面有白光,所以顯示白光的方式不同,而且白光亮度超強),

跟本主題有何相關?

紅字那段更是鬼扯。

這麼大的紕漏怎麼沒人吐槽你?

寧可你是不懂裝懂而搞錯,

希望你不是為反對而反對出來誤導。



iamledy wrote:
2.扭曲價值
把oled pentile說的像較低等又便宜的產品一樣
說使用它是costdown
事實上還比milestone螢幕還貴
...(恕刪)


這是你講的,

我的意思是oled pentile排列,

比RGB排列少了2/3的subpixel,

自然在製程、良率跟成本上可以節省很多,


搞清楚再來批鬥別人,

好嗎?

就只是討論問題嗎,

我也希望HTC稱霸全世界,

只是怪它不爭氣,

每次都搞不出物美價廉的手機,

又常常騙人買不到位的東西(這樣才會讓你又換手機)。




別再迷信昂貴的日貨,把辛苦血汗錢送給他們了!日本人隱藏的--貪圖暴利、投機取巧--習性,在這次豐田風暴中,被完全踢爆、一覽無遺!

chankc wrote:


你確定你講得對嗎...(恕刪)


RGBW是LCD在用的
RGBG因為OLED的特性而可以不用加W
基本上顯示的原理相近
圖的話
難道要我塗上RGBG的顏色你才看得懂嗎?

是不是白光不是重點
重點是他混色的方式
已兩個subpixel為中心(RG或BG)混搭四周顏色
使得中心有1 pixel的效果
其他顏色可以以此類推
難道要我全列出來嗎?

我只是針對我下的1.說而已
2.當我誤解好了
chankc wrote:
你講的感覺、錯覺、欺...(恕刪)

剛剛發現網路有幾篇文章,建議你可以看看
http://www.displayblog.com/2010/01/20/nexus-one-pentile-matrix-oled-display/
http://www.displayblog.com/2010/02/22/display-showdown-part-ia-nexus-one/
http://www.displayblog.com/2010/02/24/display-showdown-part-ib-nexus-one/
http://www.displayblog.com/2010/03/01/display-showdown-part-ic-nexus-one/
http://www.displayblog.com/2010/03/01/display-showdown-part-id-nexus-one/
有興趣的話就全部看完吧

我講的東西也不是什麼我自己在想像
是人類肉眼所會認定的事實
佩服各位真有耐心!
這就是秀才遇到兵 有理說不清
各位專業不用在和他討論了啦!
他根本對這個領域不懂 各位講再多專業術語 照說一般人就該知難而退
他還是可以拿那幾個東西翻過來 翻過去
都忽略了科學研究的基本前提:你要引用人家東西來證明你的道理 第一個你必須先用正確的文獻
文獻不對 後面來根據這錯誤的文獻來引用 其實都是沒意義的
這篇報告 其實光看他拿iphone和nexus one來比較就很奇怪了
一般要就是拿各家旗艦手機來一起評比 怎麼會有人光挑兩支機子來比?
饒益眾生,而不望報;代一切眾生受諸苦惱,所作功德盡以施之;等心眾生,謙下無礙
既然決定回文, 也離題過, 就再一次離題吧!
這次說的不是這些數字作用有多大, 也不說 3C 不 3C 產品的評審標準.

在這裡, 讓我們以"人"的角度來看待這些產品, 因為大家都是人.
小弟會以大家也實際體驗過的例子來說明, 以及證明這些實驗室數字, 只會在專業人士和實驗室中有作用, 在"現實世界"的作用只供參考, 而非選擇產品之最主要因素.

先回一下 chankc, 現實世界所代表的應該是 "物理世界(Physical)", 而科學只是"邏輯(Logical)"而已, 所以現今的科學技術還沒有辦法去把現實世界呈現(Render), 只能模擬(simulate).
所以請不要把邏輯上的數據當作絕對和唯一, 這只是一種比較實在的參考罷了.



主旨來了!!!

大家也應該有接觸過影音產品, 看過由影音產品所播放的影像(只談影像).
這是電腦/3C產品所不能相提並論, 令大家願意把身家性命財產全部奉獻的最高質量!!!

那影音產品的 Panel 在各方面一定比 3C 產品來得出色吧!!
如果你這樣想就大錯特錯了.
3C的色彩, RGB 各有 0-255, 共 256 個級別, 但影音上的色彩, 只有 16-235, 220 個級別, 而且並非全220級別也用上.
3C的更新率, 在 LCD 面世前, 是越高越好(100/120fps為常見), 但影音上的更新率, 一直只採用 24fps.

在邏輯上, 3C所呈現的影像, 理應在很早的時候就比影音產品好, 可是結果卻完全相反, 直到現在也一樣.
為何會這樣? 原因很簡單, 因為強調邏輯科技發展出來的3C玩意兒, 跟這個物理世界有一定差距.
相反, 影音產品的要求只有一個, 就是以人的感覺去調整, 直至"人"覺得好為止.
(人的視聽感官相關的知識, 很多也是在影音發明中發現的)

在聲音的層面上, 大家也應該知道, 人的聽力不是所有聲音也聽得到, 其實人的眼睛也是一樣, 不是整個色域也可以分辨得到, 而且會因年齡而衰退. (當然有人是例外的, 聲音也好, 色域也好).
16-235 就是人類能清楚分辨的色域, 但並非每一個級別也能分辨.

這是一個簡單的 Hue Test, 把四行的顏色排列好.
這個 Hue Test 中, 每一格的色彩, 並非以每一色彩級別來變化, 而是以人類能清楚分辨的數個色級來改變, 但當你把顏色排列好後, 會看到平滑的漸變色彩.
(感得可疑的話, 可以用測色的程式來看看 RGB 值, 就會知道這不是真正的漸變, 而是跳變)

這就是真正的"現實世界", 不是邏輯可以滿足的.
而人就是活在這個不能用邏輯滿足的"現實世界"!!
一切以人為本, 這才是一件成功的產品 (歷史可以見證, Nokia, Apple 等等).


拿這個做例子有三個原因:
1. 之前也說過, 大部份人應該親身體驗過.
2. 小弟也有把玩影音產品, 在小弟 Blog 中的 這編這編 可以見證, 雖然時間不長, 但也是一個有要求的人.
3. 邏輯科技不及物理現實的最好例子, 而且時間非常之長, 到現在結果也沒有變 (不要用那些既廉價且自稱是影音產品的低質產品來作例子).

特別是第 3 點, 跟現在的 iPhone vs N1 的結果很相似, 邏輯上是 iPhone 出色(其實細部各有各好), 而實際上 N1 討更多人歡喜.

以下這些會有點失禮, 請先見諒
不論用甚麼邏輯去解釋這現像, 事實卻是......
『在 N1 出來前, 沒有人拿這個出來談論過, 即使是這麼簡單的算式, 即使是很早就有了資料, 就是沒有人談論過. 那現在卻用 iPhone 作為對手來比較, 還說得條條有理, 這只可以說是事後孔明

如上述, 人是活在不能用邏輯滿足的"現實世界".
邏輯就是 0/1, true/false.
現實世界卻並不單一, 任何事物也像一枚硬幣, 同時擁有正反兩面.
在樓頂的第一貼的後半, 所看到的就是這麼現實的細部結果, 各有優勢, 可是當中的一小小小小撮數字卻被放大到好像只有這些而已, Stripe 就只有好, 而 Pentite 就只有壞.
如果再之有這些言論, 那這條論串也只會淪為小孩子爭執擺了.
失禮的說話完畢, 務必見諒

商場上也有一名言, "雙嬴" (甚至是三嬴), 如果硬要有人在這裡勝出, 要有人在這裡敗陣的話, 這已經不是討論了.
希望 chankc 兄不要只執著於邏輯上的數字, 也看看現實的結果(包括非使用者也覺得 N1 比 iPhone 感覺更好)
也希望大家也以參考的性質去看這些邏輯數據, 也可以長不少知識.


p.s. (<- 慣例的ps)
人是感性的生物, 並不是機械.
機械不能成為人, 並非運算能力不及人腦, 而是人腦並非以邏輯運算(<- 這是很出名的研究結果, 有興趣自己找).
所以請不要把邏輯看得這麼重.
My Blog: http://parsue.blogspot.com Google+: http://goo.gl/pOBjo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