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篇科學實驗報導讓Nexus One的AMOLED螢幕遜色不少

水昆兄 wrote:
佩服各位真有耐心!這...(恕刪)


拿OLED 與 TFT 相比, 本來就會有很多"數據"上的爭議...

舉例來說, 亮度的部分, 如果有親眼看過OLED 相關LCM, 你應該會發現雖然亮度較低, 但是視覺上呈現的效果卻遠高於同樣亮度的TFT產品 ~

不過, 這篇文章的原始作者忽略了這些, 單純用軟體, 用測試儀器去訂出兩個不同領域的顯示面板的等級....卻完全忽略了"人眼的感受"才是真正顯示螢幕的技術根基
許多位認為“騙眼睛”就可以解決“低解析度”、“色階偏少”的問題,

但我的想法是“騙眼睛”應該可以在畫面快速變動時候成功,

如觀賞影片、欣賞動畫等不注重細節跟色彩的情況騙得過。

但以瀏覽網頁、閱讀電子書等手機用途來說,

“偏低的解析度”、“較少的色階”勢必造成“小字模糊”、“圖形邊緣不清”等缺失是騙不了的,

畫面顆粒明顯也是國外評論裡有提到的。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有拿DV、消費DC或專業DSLR攝影跟照相經驗的人,

就知道動態跟靜態畫面的解析度跟色彩需求是天壤之別,


很多人應該知道我在說什麼(應該早點舉這個例子的),

尤其一直在講人眼的感覺很好騙的(240X320跟800X480撥動畫差別不大)。

所以靜態為主的手機應用,

HTC的AMOLED在解析度跟色彩失真的劣勢是無法忽略的。




有很多位在這個版上講感覺,

那我就講講我的感覺。

以前PDA手機剛出來時,

320X240的QVGA螢幕讓人非常滿足,

應該包括板上的許多人,

但HP的PDA 4700出來後,

許多人就很嚮往640X480的VGA螢幕了,

這一路演變的過程,

不變的就是對舊規格的滿足感改變,

所以投向更新、更高規格的懷抱,

3C的世界就是如此。

這個SAMSUNG的AMOLED在解析度(800X480X2/3)跟色彩(嚴重失真、過度渲染)上,

有明顯的不足,

所以它的命運是比別人更快被改良到另一種規格(也許是800X480的RGB),

以改正它的缺點並滿足挑剔的使用者,

當技術跟成本問題克服後。


JasonQ wrote:
不過, 這篇文章的原始作者忽略了這些, 單純用軟體, 用測試儀器去訂出兩個不同領域的顯示面板的等級....卻完全忽略了"人眼的感受"才是真正顯示螢幕的技術根基...(恕刪)


原作者早就針對高亮度、低亮度(室內、室外)等各種環境去說明過了,

並沒有忽略"人眼的感受"吧!



apa1102 wrote:
剛剛發現網路有幾篇文章,建議你可以看看
http://www.displayblog.com/2010/01/20/nexus-one-pentile-matrix-oled-display/
http://www.displayblog.com/2010/02/22/display-showdown-part-ia-nexus-one/
http://www.displayblog.com/2010/02/24/display-showdown-part-ib-nexus-one/
http://www.displayblog.com/2010/03/01/display-showdown-part-ic-nexus-one/
http://www.displayblog.com/2010/03/01/display-showdown-part-id-nexus-one/
有興趣的話就全部看完吧
...(恕刪)




撇開一些情緒性的發言,

這個討論串讓人獲益良多。

感謝您的熱心,

提供連結這些訊息很有用,

看來這個OLED的弔詭設計,

在專業領域裡也是一個有不同意見的話題,

可不是某些人的不屑、裝懂可以一言帶過的!

但其中一篇內容跟原貼引用的完全相同(包含裡面的測試項目跟數據),

這個AMOLED的色彩失真跟扭曲確實嚴重,

只差了拿出iphone(最多美國人使用,當標準很正常)出來當對比。

但一個重要的基本原則提供了答案,

savier wrote:
解析度的定義, 是畫面中pixel的數目. 而Pixel的定義, 就是能"獨立"顯示任意顏色的最小單位. 要做到這一點, 每一個pixel中都要包含 sub-pixel RGB, 同時相鄰pixel中的sub-pixel必須要是獨立的. 若是把一個sub-pixel給左右兩個pixel共用會使得這兩個pixel彼此關連, 而無法獨立顯示任意的顏色, 也就是解析度降低. Dithering則是結合多個低色數pixel (或sub-pixel) 來表現出高色數的方法, 從來就不是拿來增加或模擬高解析度用的, 反而是:

低色數(較高解析度) ---dither---> 高色數(較低解析度)

撇開其他情緒性的文字, 解析度的部份應該是毋庸置疑的...(恕刪)


或者
The 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s Association (VESA) has a method to measure resolution especially when comparing displays with different sub-pixels. The VESA Display Metrology Committee has a definition for resolution in Section 303-7 of Flat Panel Display Measurements Standard Version 2.0:

… the number of alternate black and white lines that can be displayed with a stated minimum contrast modulation.

再貼上下列圖示,


左邊TFT的RGB傳統排列方式跟------------- 右邊AMOLED的RGB PenTile排列方式簡單比較圖示






圖A




圖B




圖C


答案應該已經出來了!

但是不同的定義,

當然是完全不一樣的答案!
別再迷信昂貴的日貨,把辛苦血汗錢送給他們了!日本人隱藏的--貪圖暴利、投機取巧--習性,在這次豐田風暴中,被完全踢爆、一覽無遺!
Chankc 大:

您的科學精神實在令人佩服,我真希望我的眼睛也能像您那麼明察秋毫

要不然等我去換了機械眼之後再來幫您助陣啦!!

ps:要換午夜隻眼那一款可以掃描還可以連衛星的
請問有實機的大大可以分享一下

同樣的圖片不同解析度下的情況嗎?

320*240
240*480
480*600
800*480
或800*320(2/3?)

令我不解的是,為何一直針對AMOLED的解析度不應該是800*480,而應該是

800*480*2/3這點,AMOLED這項技術,為何排列順序必須跟TFT一樣採用

傳統的排列順序??

因為小弟沒有同時持有這兩支手機,或許無從比較,不過針對某些言論小弟覺得

真的很扭曲,小弟本身有玩耳機,我想這樣形容是在適合不過了....

許多人都知道所對的鐵三角(ATH)很多人都覺得鐵三角的聲音不錯,算是好耳

機,但如果,你把鐵三角的耳機,拿去聽器樂為主的純演奏音樂,有仔細聆聽的

人就會發現,樂器的聲音是不對的,同時對比其他耳機,可以明顯的發現這點,

但是並不會認為鐵三角的耳機,是難聽的,是失敗的。

人都是主觀的,如果沒有自己持有這兩樣東西去評論,光是看人云亦云的報告

資料,真的準確嗎??上面也有板有貼出N1改用別的看圖軟體後,"火星日出"

那張照片就改善的狀況啊,難道就單單把這種罪推給硬體??我想不盡然吧,

真的有請同時持有N1與IPHONE的前輩前來比較一下
家有愛貓初成長 http://rnsk.hopto.org/blog/
chankc 兄, 小弟不清楚你是何許專業人士, 也不知閣下的需求, 不過卻有概念錯誤, 知識不足, 不會變通的問題.
小弟不是有意跟閣下對峙才說這番話, 而是以閣下的回文(回人)選擇, 以及回文內容, 令人有這個結論.
不知閣下對現實感覺有甚麼不滿, 但不論 3C 產品與否, 不論 RGB 與否, 不論動與靜, 不論甚麼也好, 一開始就有欺騙人類感官!!!!

『一個 pixel 可獨立 RGB/RGBW.』??? 不要說笑了!!!
這是邏輯上, 以及一個會思考和分析的人一定會否決的.
RGB 的話, 每個 pixel 只有 1/3 R, 1/3 G 和 1/3 B
全紅的話, 整個螢光幕會以紅黑黑的 pattern 排列, 而非全紅.
閣下曾用全紅來做例子, 但只有 1/3 屏的紅, 為何會變成全紅, 而不會看到 2/3 的黑.
理由何在, 原理為何?

LCD, LED 這一類 Panel 是沒有辨法做到一個 Pixel 全色域!!
只有 CRT 才有這樣的能力, Plasma 也有接近的能力.
理由何在, 原理為何?

讓小弟借一下閣下剛剛所用的例子...
『為何人會喜歡 640x480(VGA) 多於 320x240(QVGA)』
在 2.4"/以上 的 QVGA 上, 全紅的話我們會輕易發現紅黑相間的問題...
在提高解析度後這現象又會消失.
理由何在, 原理為何?

QVGA 讓人滿足? 那是在沒有比較下才是這樣.
VGA 讓人嚮往? 但也有 QVGA 表現比 VGA 好的時候.
理由何在, 原理為何?

2.4" 以上 QVGA 作全紅時, 我們會看到有灰黑色的直紋. (小弟在2"的QVGA就看到直紋了)
但在同尺寸的 VGA 上時卻沒有.
但當 VGA 的尺寸到更大更大時, 灰黑色的直紋又會出現.
理由何在, 原理為何?

在這裡, 小弟只說一句:『全是因為我們的感官受騙了!!!』
即使這是一項 3C 產品...
即使這是 VGA...
即使這是閣下所用到的例子...
小弟也只說這一句:『全是因為我們的感官受騙了!!!』


結果是由消費者和使用者群來創造, 並不是由實驗室的小數人眾决定.
說穿了就是人多欺人少, 以數量取勝, 這就是所謂的潮流.

理性地去想一下, 理性地思考一下, 理性地去分析一下......
每次當 iPhone 被比下去時, 總是有這些"科學"的分析來"說服"大家.
而每次, 都會出現大批人馬圍著這分析來支持和反對.
事實上, 這一大批人馬是當局者迷, 被"科學","邏輯","實驗"等等的東西包圍, 看不清現實.
這些並不能完全乎合現實的科學報告, 內容避重就輕, 其目的並非道出事實, 而是產生潮流.
因為只有潮流才會帶動消費者群的注意, 直接跟利益扯上關係.


大部份消費者並非專業人士, 也沒有能分辨細緻的能力, 只能靠感覺來選擇.
這些不能完全乎合現實的科學報告, 也有給消費者一種暗示的作用.

人總是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對沒有接觸過這類產品的人群非常有效.
有人對這些科學報告沒抵抗力, 甚至對這些不全的報告有迷信傾向.
在報告出來後, 這些人便成為傳教士, 到處去宣揚這些那些.
當沒有相關知識, 或分析力較底的人聽到後, 會因為這些分析數據而相信.
個人是聰明的, 身邊較小傳教士的人, 會親身去看過實際的結果.
群體是愚昧的, 當這些報告報成為話題時, 結果就不用說了.


若閣下是一個為尋求真理, 而非被利用成為傳教士的人, 那閣下一定可以清楚知道上述那些未解的答案.


小弟在電腦相關的資歷接近三十年, 從 8088 開始 (不要想小弟的年齡!!!).
一直所看到的, 吸收到的, 體驗到的, 開發過的, 創造過的, 改造過的, 邏輯範疇, 感官範疇....
這些告訴了小弟一個事實: 『3C 並不是一個追求高規格的世界, 而是潮流如此, 3C 追隨而已.』


閣下所用到的例子, 大多不是以人的角度作出發點.
例如:
"字體太小不清楚" - 不論清楚不清楚, 字體太小就會把他放大, 這就是使用者. 沒有人會因為清楚而看小字體.
"各種環境去說明過" - 上一編已說過影像變的因素的例子, 即使沒有忽略人眼的感受, 也沒有完全照顧.
“偏低的解析度”、“較少的色階” - 這個影音上已經比較過, 3C 上也有 QVGA 比 VGA 好的時候.
"改良到另一種規格" - 真的了解 3C 發展的話, 就會了解任何技術, 也有產生所過度性產品, 以及其探路作用.

這些不是錯誤, 而是不全面.
並不是要修正, 而是要補完.



p.s.
上一編也說過, "硬幣".
世界並不完美, 有好也有壞.
pentile 有以上的缺失, 但他的優卻能補缺.
事實上, string 也是用以優補缺, 只是在比較下, 卻沒有 pentile 這麼討喜罷了.
Sony 也嘗試過以不同的 sub pixel 排列方法, 和多色LED背光技術, 來改善視覺效果, 結果非常成功.
還有更多更多努力嘗試, 堅持於改善的例子, 多不勝數.
『這才是人們應該學習和成長的地方』 閣下不這麼認為嗎?
My Blog: http://parsue.blogspot.com Google+: http://goo.gl/pOBjo
推一下seto_613兄的好文

無論支持或反對

大家到底實際看過Nexus One的螢幕沒有??

數據是一回事 感覺是一回事
http://www.flickr.com/photos/insipidwhite/

個人也曾經在此產業做不少年.......AMOLED也玩了好久....

個人認為, Samsung 用這種(數位演算)技術來模擬更高解析度的顯示器...
其實單純來看也無可厚非, (因為AMOLED 目前製程上的限制)....
但是換個角度, 如果一定要找出這個東西的缺點也不是沒有方法...

只要讓此顯示器, 全部顯示8x8, 16x16, 32x32....等, 紅色, 藍色, 紫色文字...

你就會知道, 這個顯示器就會出現不是1對1的顯示.....看起來就比較模糊.....
或者如果他硬要一對一顯示的話, 它能顯示的字數就會比較少

另一方面6:5:6 , 65K color 的問題, 其實最明顯的,
只要擺一張自然的藍色天空畫面.....
過渡不自然的色階區塊一下就顯現出來了......


唉.....只怪咱們不爭氣.....能怪"韓狗"嗎?
chr888 wrote:
個人也曾經在此產業做...(恕刪)


其實這算是 AMOLED 的過度性產品, 只是被放到正式的枱面上而已.

這個結果對一件過度性產品來說, 已經是良性.
再來就看 super amoled 會讓我們等到何年何月了~~
My Blog: http://parsue.blogspot.com Google+: http://goo.gl/pOBjo
seto_613 wrote:
『一個 pixel 可獨立 RGB/RGBW.』??? 不要說笑了!!!
這是邏輯上, 以及一個會思考和分析的人一定會否決的.
RGB 的話, 每個 pixel 只有 1/3 R, 1/3 G 和 1/3 B
, ...(恕刪)



Seto_613大大,

不好意思, 小小吐嘈一下........(不是有意的喔, 不要放在心上)
你所說的純粹是以CRT, TFT, RGB type OLED 的顯示器
有一種叫"堆疊式OLED" 顯示器.....
可以單一PIXEL 顯示R/G/B/W......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