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廣角鏡頭差很多嗎?

ROXSOUL wrote:
我會問器材只是想說
是不是你用過很多種手機得到長焦會比較好的結論
哪一支目前表現最好
是否有跟內行人討論之類的
有沒有心得可以分享這樣


用過有長焦的有htc u12、p20 pro,這兩者長的那顆視角也各不相同,沒什麼可比較性,但後者說有黑白CMOS去混合強化細節,廠商新聞稿說是這樣說,但也不覺得特别好。

目前哪一支表現得最好?很抱歉這我就真的沒什麼心得了,原本也是想買pixel 4XL,反而我還想問有經驗的使用者P4的長焦畫質表現如何?
lza wrote:
像是p40p是自己主動裁掉,你就會覺得邊緣沒這麼劣
那你真的很討厭邊緣畫質,就自己動動手裁切一點就好了吧


也是一招吼,對啊怎麼沒想到🤣
每次看到各位在各種人在google版討論相機,真的真的心理感覺很好玩~
google的相機效應已經讓各大廠進步很多,google沒必要跟別人做一樣的東西,而且
這次google的相機走向在於望遠效果跟天文效果,還在那廣角有啥用啊~
想要好的原生的介面又想要好的相機請去購買android one的nokia 9系列,你需要
的在那裡,pixel系列說到底只是把用戶當白老鼠來收集使用狀況用
沒有可能可以照你們想像的發展下去
哈哈,真精彩的樓,想不到可以「討論」這麼長。

結論:若自懂得「稻穗理論」沒這麼多好爭論的。

人稱的「攝影大師」、「攝影大神」這些名稱都是老百姓封的,這些「大師」有著不同風格與焦段的攝影方式,但他們都只有一個共通點:他們沒稱呼過自己為大師,謙卑不是軟弱的表現,而是避其銳氣讓自我更能吸收成長。

我想以上討論這麼多且熱烈,主要原因在於此而已,其他真的只是青菜蘿蔔各有所好,沒什麼好計較的。
臭老大 wrote:
哈哈,真精彩的樓,想...(恕刪)


「內行人」並不是一個非常高標準的形容詞,通常我們會對某些較一般人多了解一些細節層面的人稱呼為「巷子內的」,這就“略帶”一點內行人的贊許意味。

一位汽車業代,大致可以說是汽車銷售行業的「內行人」。但非常多的業代裡面才可能會有一個超業,很多超業裡面才可能有一位「大師」,例如喬吉拉德。

「內行」與「不內行」,「大師」與「非大師」,四方兩造間其實並沒有辦法類比。

很多網路上的誤會、討論上的誤解,都是由於多數人沒有精確的習慣,也習於被自己的情緒所牽引,亦習於不以網路為意。
你都說多數人無法接受,而自己又不檢討修正,也就遭到圍剿,我也覺得剛好而已,你的這個「內行論」我能理解,而且用在這很恰當,但先前你說的內行、外行那些,在個人看來就是歧視、分化的言論,所以,你被圍剿還是很剛好的事。再者,真有料的人就算被圍剿還是答得出「料」,不過你嘛.....呵呵,被圍剿還是剛好而已。祝你平安喜樂。


白目漱石 wrote:


「內行人」並不是...(恕刪)
臭老大 wrote:
你都說多數人無法接受...(恕刪)


正因為你們把網路討論使用的習慣理解為戰場、又把面皮看得無比重要,所以才會有一堆「圍剿」的思維。

我上面只是提醒你,原本用的字眼「內行與否」與你附會改動的概念「大不大師」並無關聯,

但你沒辦法忍受,也沒辦法去想想「是否真的無關?」,看重面皮、將網路理解為戰場的人馬上會解讀這為「嘿?你竟還想打臉我?」接著跳出來的反應是「馬上剿回去」。

講得出料? 我遠算不上大師甚至連高手可能都還有段距離,但的確對攝影(軟的方面)與各種器材的原理與使用(硬的方面)對比於普通一般人有較多的熟悉與理解跟經驗,但上面的討論根本就沒討論到這些方面,要料什麼料?

上面有位Her兄對超廣角焦段的器材很熟稔(一個人超廣角頭有十幾顆,很大可能對攝影的偏好就是超廣角族群的),他寫的觀點(大意是說手機超廣角能以這種體積、價位做到這種程度已經很可以了)我看了也覺得這是我原本沒去想的角度,我覺得這觀點可以接受。

(不過我後來想想,幾位舉例用的小米至尊,應該是剛發表甚至還沒開賣的沒錯吧?所以我原本認為手機超廣角不太堪用,在大多數的手機應該還是勉強成立的吧?)


網路討論對我而言不是戰場、臉皮對我而言不是戰場,參與討論的人即便意見不同也不是你死我活的敵人,建議有幾位的網路使用習慣可將心胸開闊一點。(最少先要能觀察自己的細微心態)
白目漱石 wrote:
正因為你們把網路討論...(恕刪)


你就別再說了
人家都說你外行就好好安靜
是不是?有沒有?沒錯吧?

這種人很多,不過也沒什麼,這本是常態。

Serv Pre wrote:
你就別再說了
人家都說你外行就好好安靜
其實我只是想回下面這句話:
沒用過超廣角的,完全不知道超廣角好在哪,無法理解其必要性…但是有用過的人,永遠都在嫌鏡頭不夠廣

結果這篇文居然蓋了17頁…嗯,那就讓我多廢話兩句吧
直接講結論,目前手機中唯一有畫質可言的超廣角,就是P40/Mate30上面那顆等效18mm、1/1.55"的超廣角…其他的手機,都是靠廣度取勝,畫質完全是不需要考慮的事情
但是等效18面對其他等效15甚至13的手機,看起來就沒有那麼強大的魄力,在超廣角的世界裡畫質不見得是最重要的…雖然現在眾手機廠也開始提升超廣角的硬體規格了,不然以前什麼1/3"還是1/4"的片幅,要講畫質?真的不要想太多
至於P4a沒超廣角,我覺得很大因素是GCam其實是有內建超廣角接圖模式的…這方面Google的強大,自己去Google地圖玩街景就知道
或許他們認為自己老早就提供了替代方案,所以硬體上的獨立超廣角本就不是急需…但是軟體接圖費力耗時失敗率又高,拍攝室內場景則是已經幾乎不可用,沒有獨立超廣角確實還是差很多的
另外就是Google可能也會考量目前自家的變態演算法其實都只針對IMX363這顆主鏡頭…還想用這顆撐多久肯定是不行的,真的太老太舊了…但是要換新的模組?演算法又要再重頭來過,起碼是必須要大改的,這點有玩移植版GCam的人應該都能體會到,自己手上手機的CMOS比IMX363更大更新更強,但是效果還是無法跟Pixel相提並論
既然換CMOS要這麼費工大改演算法,那為何不一次提供多鏡頭的解決方案做好一次上?我猜接下來的Pixel5如果有超廣角,應該會是跟主鏡同一片模組…至於長焦鏡?其實那個他們比較重視的是SuperRES Zoom演算法吧,畢竟主鏡跟長焦是獨立兩顆,還是只能用數位變焦銜接…這個演算法搞得好,長焦也可直接套用的機會大得多,超廣角的用途跟長焦畢竟是完全不一樣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