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值是相對的,所以P也應該是重點

例如:手機散熱這個議題

影響電子零件壽命最大的因素就是過熱,也就是超過正常工作溫度,
那麼手機散熱這部分也應該要列入討論CP值的時候一起考量啊,
金屬散熱效果一定比塑膠好,銅導體或是陶瓷又會更好...

所以在選手機的時候不是應該也要考慮手機外殼材質嗎?
這會嚴重影響你的手機使用年限,那麼為何討論CP值的時候沒人討論這點?

末學認為不要再拘泥於手機廠商給的表面規格了,

因為廠商不會告訴你同樣一塊面板的等級,是同級的A+還是B-
因為廠商不會告訴你同樣大小的LED是高效率還是低效率
因為廠商不會告訴你同一顆CPU你拿到的是正常的還是合格範圍內的次級品

因為我們不會知道手機廠商的允收範圍,
所以我認為如果不是差異太大,表面的規格看看就好,
我們更應該在乎的是使用者體驗或是手機售後服務這塊。

一點點淺見,謝謝指教

掛在天空看星星 wrote:
CP值是相對的,所以...(恕刪)


所言甚是
不過,就算給熱傳導最好的碳纖
但是,手機商只敢保固兩年,而手機生命週期平均也只有兩年

給塑料的手機商,保固兩年,手機生命週期也是兩年

那,給碳纖的 CP 就大大降低了
因為 P 很高

有一點我好像搞錯了
似乎沒有手機商敢保固手機兩年的
都是一年
race6061 wrote:
既然"眾所周知",那推的人又何必註明?

推的人知道~問問題的人可不見得知道~知道的話他連問題都不用問了~
挑這語病意義不大~

倒是您有句話很好用
"但優點就是規格高一截,售價低一截
而大家就是願意掏錢買,那又有甚麼辦法呢?"

HTC也一樣阿~哪天有人說賣太貴~也是可以造樣造句~
只是會被稱為狂妄~
發文前先爬文做好功課有助於"問一個好問題",讓別人更快回答你,節省大家時間~
售後服務?說真的買手機我一點也不希望會用到售後服務!人為也好非人為也好通常需要用到售後服務大多是因為手機出問題才用的上!我寧願買來用了兩年都還不知道也沒用過售後服務!自己保護好手機而軟體硬體本身兩三年內也不出問題 都用不到售後服務才是我最想要的。
jslee0119 wrote:
好文!把製作的成本做...換個角度看,
就是消費者看得到的C
其實很有限
因此廠商要懂得把所有的P
放在消費者的C上面(恕刪)


+1
所以說,如果弄個碳纖外殼,又只敢保固一年
真的沒啥實質意義
我前面已經舉例過虎式與豹式戰車的例了

追求完美是不錯,要把外觀做到金屬質感
就必須要先對成本、產能與良率做好規畫

沒有先對自身與市場條件進行評估一昧的追求卓越,
忽略了最基本產品的定位-消費性電子產品
就會發生Over Design的問題!
有去上過PM課程或是MBA出身的人應該會了解上面的意思!

hTC One在2013年出的問題不就是產能與良率無法配合銷售以致
錯失市場?

尤其智慧手機目前產品週期越來越短,每一隻的主要銷售期
會變成集中在4~6個月! 如何在短時間衝出大量就是重點!

如果沒有配合好,來不及生產。甚至為了求快速生產以致讓
不良品流出造成客訴讓對手有輿論操作空間。

孫子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亦云:多算則多勝、少算則少勝

要打勝戰,先從了解自身開始。

Samsung在這方面做的不錯,尤其是情報戰!
在決戰前就已經預先佈署戰場,先利用輿論行銷製造氣勢
並打壓對手,塑造對己有利的空間!並且能儘早獲得對手
的相關情報,用來改善自身產品,或是先行擬定攻擊戰術與文宣

我們常罵韓國人愛搞小動作、玩陰招!這不就是--兵者,詭道也
他們把商場當戰場,每一個過招都關係到生死,自然讓對手招招斃命

有人說不要分韓國人、日本人、台灣人
其實,要打入市場,就真的要分清楚是甚麼人
要分析這些人喜歡的是甚麼
例如台灣-在亞洲算是女權最高的國家,要下手就從女性族群
女生愛韓劇,愛追星,我就在韓劇置入性行銷
用明星型象塑造價值-Hebe真的是一個不錯的代言人,她不是性感型
反而有種高貴與知性美,型塑出產品的價值!
讓女性同儕間以能拿到Samsung代表身價(Apple iPhone之外)
自然也會影響著身旁的男性選擇這個品牌

台灣相較於其他國家,通訊行非常普及,幾乎可以與超商相比了,
透過通訊行的推薦,去影響對手機並沒有獨特愛好或研究的人選擇Samsung!

當然不是要hTC仿造Samsung,hTC也沒這麼大的本錢來仿照samsung的行銷
而是要先了解自身的缺點與優勢,如何發揚自己的優勢、如合創造機會?
如何的避免與防止劣勢與危機?這不就是最基本的SWOT分析與Action?

再說別人之前,也請先審視自己是否也只是為了反駁而反駁,
是不是自己也是造成空氣汙染的一部份,
不然也只是跟其他人一樣,把責任切割畫清給其他人!

我想看看你們對於hTC未來發展行銷規劃策略的見解如何?
我在另一篇已經有發言某I牌的行銷與發展策略,這裡就不贅述了!

要改變也很簡單,能否提出自己的見解分析、方案,這才是有建設性的討論!






信我者天堂近了!!
我前面已經舉例過虎式與豹式戰車的例了

追求完美是不錯,要把外觀做到金屬質感
就必須要先對成本、產能與良率做好規畫

沒有先對自身與市場條件進行評估一昧的追求卓越,
忽略了最基本產品的定位-消費性電子產品
就會發生Over Design的問題!
有去上過PM課程或是MBA出身的人應該會了解上面的意思!

hTC One在2013年出的問題不就是產能與良率無法配合銷售以致
錯失市場?

尤其智慧手機目前產品週期越來越短,每一隻的主要銷售期
會變成集中在4~6個月! 如何在短時間衝出大量就是重點!

如果沒有配合好,來不及生產。甚至為了求快速生產以致讓
不良品流出造成客訴讓對手有輿論操作空間。

孫子兵法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亦云:多算則多勝、少算則少勝

要打勝戰,先從了解自身開始。

Samsung在這方面做的不錯,尤其是情報戰!
在決戰前就已經預先佈署戰場,先利用輿論行銷製造氣勢
並打壓對手,塑造對己有利的空間!並且能儘早獲得對手
的相關情報,用來改善自身產品,或是先行擬定攻擊戰術與文宣

我們常罵韓國人愛搞小動作、玩陰招!這不就是--兵者,詭道也
他們把商場當戰場,每一個過招都關係到生死,自然讓對手招招斃命

有人說不要分韓國人、日本人、台灣人
其實,要打入市場,就真的要分清楚是甚麼人
要分析這些人喜歡的是甚麼
例如台灣-在亞洲算是女權最高的國家,要下手就從女性族群
女生愛韓劇,愛追星,我就在韓劇置入性行銷
用明星型象塑造價值-Hebe真的是一個不錯的代言人,她不是性感型
反而有種高貴與知性美,型塑出產品的價值!
讓女性同儕間以能拿到Samsung代表身價(Apple iPhone之外)
自然也會影響著身旁的男性選擇這個品牌

台灣相較於其他國家,通訊行非常普及,幾乎可以與超商相比了,
透過通訊行的推薦,去影響對手機並沒有獨特愛好或研究的人選擇Samsung!

當然不是要hTC仿造Samsung,hTC也沒這麼大的本錢來仿照samsung的行銷
而是要先了解自身的缺點與優勢,如何發揚自己的優勢、如合創造機會?
如何的避免與防止劣勢與危機?這不就是最基本的SWOT分析與Action?

再說別人之前,也請先審視自己是否也只是為了反駁而反駁,
是不是自己也是造成空氣汙染的一部份,
不然也只是跟其他人一樣,把責任切割畫清給其他人!

我想看看你們對於hTC未來發展行銷規劃策略的見解如何?
我在另一篇已經有發言某I牌的行銷與發展策略,這裡就不贅述了!

要改變也很簡單,能否提出自己的見解分析、方案,這才是有建設性的討論!


虎式坦克的故事...我在某個部落格看過。
這觀念深得我心啊!

雖然你這文章有訓斥我的意味,但我會按個讚!

這才是有營養的討論

HTC確實有兩個問題:
〝宅〞
〝完美〞
所以出現過度設計與佈局雜亂的問題,以致於鑽石機之後,質疑聲便不絕於耳。

我覺得816是改進這問題的開端,
沒有過度設計,
也不再當好人

但是,我所說的污煙們有多少講到這個層次的話題?

此外,
三星和LG在UI和造型有下功夫,給人相對祥和的感覺
(相對而言,櫃檯卻營造出權威感)
然而什麼造成這個祥和感
就是色彩學和心理學的東西了
(去年的黃色小鴨也充分運用了心理學...要不然就憑一個氣球是不會紅的)
而這...幾乎沒人提起過。

Tasarinan wrote:
根據環球新聞報導,一...(恕刪)

LG剛好跟htc策略相反 一向是低價高規

而且作工精緻

紅紅小太陽 wrote:
LG剛好跟htc策略相反 一向是低價高規

而且作工精緻讚


+1
最近有同事買了一支G2
真的是不錯
當初換手機也有考慮到這支
無奈拍照效果還是差1020一截
才放棄的
老是覺得自己喜愛的品牌被抹黑與打壓,是一種被害妄想症的徵兆,請儘速就醫!
掛在天空看星星 wrote:
CP值是相對的...(恕刪)

如果你看過新一的內部拆解
跟各大廠牌的去比較
就會發現電路配置跟組裝工藝
HTC是比較弱的...

新一的電池夾在螢幕跟機板的中間
就算外殼金屬散熱良好
我想電池也無法充分的利用金屬導熱
加上外殼直接黏死
根本沒想到後續維修的成本...
拆開外殼就毀了
所以維修都是直接換整新機...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3)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