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8更新】Desire螢幕假象,chankc不說真相(Desire事件懶人包)

max80686 wrote:
單位距離內所能呈現的點數

這叫做 DPI (dots per inch) 或是 PPI (pixel per inch)....

Resolution = Dimension + DPI

各位一直在談的 480x800 等等的解析度是 Dimension 好嗎?這和 DPI 是不一樣的,更不用說 Resolution....

一個畫素 (pixel 或 dot) 有多少子畫素 (sub-pixel) 並不是固定的,是可以依照不同顯示技術和目的去變更的。VESA Standard 和繪圖技術教科書的定義一直在那邊,一直爭下去跟 C 郎有什麼差別嗎?
Think Different, Do Smart, Work for Joy!! | http://htchien.tw
htchien wrote:
這叫做 DPI (d...(恕刪)


"一個畫素 (pixel 或 dot) 有多少子畫素 (sub-pixel) 並不是固定的,是可以依照不同顯示技術和目的去變更的"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 ~

htchien大大果然專業, 一句話搞定 ~

max80686 wrote:


貿然導入倒不至於...(恕刪)


實驗階段的部份,沒有出廠,你永遠不知道他有沒有在做!
至於專利的部份,專利擁有者當然希望你用力,努力的給他參考下去,羊要養肥點再來宰
但是在Panel Maker的角度,我現在就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
我何必去踩那個界線!更別說別的有的沒有的採購Issue(為了這種技術搞特用料?)
導入一個技術永遠不是技術優先,有些時候是Cost leading的
以現在討論的技術,對OLED 是Cost reduction,對TFT可能在Drive IC跟專利授權就補回來了
表現出1 pixel的實體是射進你眼裡的光而不是在背後的發光體

回樓下
1.subpixel實體就發光體了所以不是1就是0

2.amoled pentile 是新技術(快不新了) 又有專利 所以因該沒人和他一樣吧
htchien wrote:
這叫做 DPI (d...(恕刪)


各位都很專業,小弟的疑問怎麼不幫忙一下?

小弟也知道一個畫素 (pixel 或 dot) 有多少子畫素 (sub-pixel) 並不是固定的,

小弟的疑問是,

1.這包括0.5個subpixel嗎?

2.過去有這樣的做法嗎?

htchien wrote:

這叫做 DPI (...(恕刪)


差別是在討論,小弟只是問問題請各位答覆,並沒有移花接木的做假結論。

反倒是本樓樓主說畫面顯示的紋路與視覺暫留有關云云,依各位的專業可以同意?

"一個原色點裡面一般的液晶來說…是大約三排的色光三原色的原色點來呈現一個象素點,而AMOLED用的比較少而已好嗎?"
樓主這句話也正確?各位都沒意見?

還是只是小弟的疑問沒有政治正確所以不能提問?而樓主政治正確錯誤的邏輯都能接受?

目前還沒有一個人可以給個完整的回答就可以繼續討論下去。

大家都只是丟一兩句出來,也不說清楚代表什麼意義?

不過話說回來本討論串還能保持在理性不做人身攻擊的狀態下討論,

在01來說實屬不易。
不做不死
iamledy wrote:
表現出1 pixel...(恕刪)

樓樓上大大已經有回答你囉
另外,紋路要用攝影器材才看的到吧:)

Pentile 是Subpixel Rendering 技術 , 會使用此技術有以下幾個目的:

1. 以Power 角度: 省電 ( 相較於傳統Stripe RGB排列 , 1 dot 由RGB子像素構成 , Pentile RGB system 省去傳統1/ 3 RGB channel 數).

2. 省 cost: 對IC業者來說 , 提供較少的IC輸出腳位數 , 一片wafer可切成更多顆IC , 有利於降低成本.

3. 降低影像傳輸資料量: 如同影像壓縮一般 , 該技術是在影像資料量與影像品質之間試圖取得一個平衡點.


以物理而言 , 確實 , 傳統RGB system 已佔據許多顯示器產品成為主流 , 一但成為主流皆會以此為標準 ,

例外的是如mp3 / mp4 / jpg 規格一樣 , 經過許多考量下trade off所得的標準 , 主流並非沒有失真沒有缺點的.

Pentile技術對消費者來說是一個新的技術 , 也是一個試金石 , 它無法達到傳統RGB addressing無失真的顯示品質 (以傳統空間分割 RGB system 為標準來說) , 但可提升其它產品考量的優點.

科技一直進步 , 例如以空間分割觀念的RGB System 在開口率表現上試著改善突破 , 因此在TV與其它產品上 , 已有 場序法(Field Sequential)技術 , 用來將RGB 畫面以時間分割機制加以重疊表現.

例如以傳統RGB System在色彩表現上進行改善突破 , 已有RGBY multi color 擴展色域技術問世.

Desire 手機使用的面板技術 , 對廠商與消費者來說 , 都是一個新的嘗試 , 當市場反應認為它是可被接受的 , 它就是一個好技術好產品 , 若不是 , 該技術自然會被淘汰.

其實...因為max80686 網友不是引用我的文章, 所以我就沒有針對您的詢問提供個人意見了 ~

但是看到HUNK999 大大的回覆以後, 讓我更清楚知道兩種技術的優缺點~

其實我覺得分成幾點討論:

1. 如果要再討論區把所有的理論與技術優缺點, 沿革, 發展歷史說清楚 --> 可能需要專門開一堂課, 花一學期的時間去鑽研, 這應該不是在討論區的各位認為合適的做法 ~


2. 網路上本來就會充斥正確與錯誤的言論/資訊, 今天我所提出的見解與佐證資料, 明天可能有更專業的網友提出更新的資料來反駁 ~

而這也就是討論區的價值, 讓我們在反覆的討論中取得正確的資料 ~


3. 整合資訊的能力, 要看個人的能力與意願 ~

以我來說, 我對Samsung OLED產品很有興趣, 所以會盡可能去蒐集相關資訊 ~
網路上所分享的文章, 也只是九牛一毛, 是對是錯也要在未來的日子內靠其他熱心網友的回覆才能修正 ~

對於無意願整合其他人資訊的網友而言, 我們也不能強求他學習, 但是看不下去的就是持續的誤導並抹黑...
(誤導就算了, 還持續抹黑....)
推回第一版...

不能讓這篇沉下去,要讓大家知道事實
TypeZero.PTT wrote:
我覺得chankc所...(恕刪)
請給比較清楚的IP資訊,好黑進去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6)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