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自己選的~

常常科技業用長時薪換來的高所得,會讓一般人羨慕。
其實一點也沒有比較多,因為是用健康換來的。

突然發現台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只會滿咀抱怨, 拿不出實力來..

一代不如一代...

上班做事隨隨便便.. 研究勞基法倒很勤快,看到別人爬的比他快又吃味..

然後偶而努力做事, 別人沒看到..還會生悶氣...

只能搖頭...

能提拔的年輕人的比例一年比一年少, 我記的五年前就還好, 這二年越來越誇張..

新進公司的年輕人,只有在應徵時會表現上進, 我行, 我謙卑,好相處..
一進來就只要我喜歡, 有什麼不可以..

看到一堆人回應的罵文..和工程師的過勞死一點關係都沒有...只能再度搖頭...
Chousirbuy wrote:
突然發現台灣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只會滿咀抱怨, 拿不出實力來..(恕刪)


這類人當然不少
但有點偏頗..
當產業大量外移
外資不願進來台灣來提供工作機會

請問
大家有什麼機會拿到高薪的職位?
我現在看到高薪的職位都在中國
同階層比台灣的還高
那請問?
年輕人沒有權利去罵
這些決定把工廠移到大陸去節省成本的老闆或決策主管
所謂的長輩們
為什麼不把製做精品當做是首要目標
而是節省成本

這是社會本質是病態的問題
求快不求好
(炒房也是求快的一種..很虛的經濟)
那上一代都求快了
請問年輕人不許求快
那當然造就了這群人
雖然兩岸關係和緩,但別忘了紅黨一向是台面上一套,抬面下一套,"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國的媒體是看不到第二句的

yiyan wrote:
大家有什麼機會拿到高薪的職位?
我現在看到高薪的職位都在中國
同階層比台灣的還高...(恕刪)


不要懷疑 敢快過去幹吧!
不要以為這樣委屈了你 
一堆外國人來台灣工作
也一堆台灣人在外國工作

哪裡好康哪裡去! 哪裡涼快哪裡去!
售後服務好、產品品質好的公司,
股票根本不太漲,因為沒太多利潤,
會漲的都是很會包裝、行銷的公司...

工作真的是自己選的,
撇開要幫家中償還千萬債務的人,
除了科技業還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待,
在科技業服務的同學都笑我,
都唸完資工碩士了(正在念博士),
還去當啥代課老師和補習班老師,
(我總有一天會考上正式教師的XD)...

說真的,我薪資其實沒多少(跟同學比),
但我有了他們沒有的悠閒,
雖然身兼學生與老師二職,
但仍能在平常日有自己的時間,
如果未來畢業後,體力還允許的話,
再進科技業體會看看人生,
沒機會的話就算囉~

最後,我要幫現在的學生平反一下,
現在這社會能學習的知識實在太多了,
一個人不可能有辦法學會所有的知識,
現在的學生大多看不到自己的優點,
( 就連我也不知道我的價值在哪阿,
我會的也是有太多太多其它人會XD)
在這狀況下,大家想說就算努力了,
也沒人能許他們一個未來,
所以現在學生才會越來越擺爛。

少子化,對我來說當然很不開心,
因為我離正式教師會越來越遠,
而且可能連工作都沒了!
但對整個社會來說,是件好事,
因為具備相同能力的人越少,
企業就越珍惜一個人的價值!

hube wrote:
為什麼要這樣想? "幾千萬"? 為何不是"1千萬"?

即使幾千萬也可以分攤在生命中20年,30年到50年吧?

如果要賺2000萬, 分攤在40年, 1年只要50萬不是輕輕鬆鬆?


一台車不要太差的也要幾十萬,加養車的錢幾年下來也要上百萬,
房子就是南北差很大了,北部公寓隨便都一千五起跳,南部雙車庫透天只要六百萬....
有人說沒有房子可以用租的,但是很抱歉喔,沒有房子有幾個女生願意嫁你??

娶妻生子是最花錢的.....
這年頭的女生不是不想做太操的工作賺錢,就是做了太操的工作連小孩都生不了
(聽說過某北部私小的女老師都流產了,學校還叫她來上課......)
除非老婆考上公務員或者公立的教師,不然也只有跟老公一起被壓榨的份...
竹科工程師很多娶老師跟公務員的....就是因為不想兩個人都被壓榨,沒辦法生小孩
偏偏小孩子用的東西都越來越貴....為了小孩不輸人,讓他去上課補習的錢也超級貴....

分攤在40年是笑話吧? 等到你存夠錢,老婆都四五十了,怎麼生小孩????

當然啦,如果打算單身一輩子,加上不要住台北的話,
其實是可以很輕鬆愉快過完一生的,
所以生育率會低不是沒有原因啊~~~~~~~~~
台灣產業與國外同質性太高了當與我們競爭的國家陸續發生過勞死的情形,台灣相關產業會發生也不足為奇日本、韓國IT產業發生過勞死的情形比台灣也不差,真不懂為何 IT產業這些老闆要這麼拚
漂泊異鄉的追夢人
可惜很多人的人身歷練還沒成熟到知到一切都是有選擇時,就已經來不及做選擇了。
tonyh21 wrote:
我記得我跟友人抱怨這樣的情形,友人只說科技業就是這樣。...(恕刪)

記得跟他說掛點別叫家人去吵,
新聞別報,最好寫下來,
說都是自願的,死掉與公司無關,
因為"就是這樣"。
為什麼很多人看到標題,就聯想到"過勞死"? @@

思慮這麼不週密,難怪報紙寫什麼,讀者就信什麼,呵呵

也許那位員工是因為身體舊疾復發 or 流感而死,
若把死因歸為過勞死,發文的人有去查證嗎? 作這樣推論的人有去查證嗎? 呵呵

結果一面倒扯到工時長、操勞過度,呵呵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