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goo wrote: MIC so what? 我只在意品質好不好, 我不想用爛東西, 工廠都在對岸, 有人在在意嗎?...(恕刪)
請妳看完所有討論再發言好嗎!! 有誰會不在乎品質? (難不成是妳自己!?)
個人絕對樂見 "台灣企業" "永續經營" 持續 "提升品質" 降低成本, 創造合理利潤. 進而回饋社會, "創造就業機會" 一同改善國人的生活品質...
假若, 樓主提及的 x海 集團管理階層, 能夠回饋(甚至說 "施捨" 也行)台灣社會, 多多創造數以千計的工作機會予 "台灣勞工" 若真能如此!? 我認為大多數的網友, 應該都會舉雙手雙腳贊成 "台灣企業" 互助合作共創雙贏藍海新契機才是.
我想: 板上絕大多數網友都不會因為商品是 MIC 就去歧視或看不起它(只要它不再出口黑心商品). 但是, 我想沒人會樂見, 原屬於台灣人的工作機會/職缺, 卻因為整個產業陸續外移而造成台灣弱勢團體失業(別看不起佔社會比重 1 成的弱勢團體, 也不要蒙蔽妳的同理心. 也許有這麼一天, 妳或妳的子孫, 也會淪為別人眼中的弱勢團體!?)
社會是一個群體, 雖然也許妳是 "含著金湯匙" 出生的 "富二代/靠爸族" 不愁吃穿?? 但是, 別忘了, 當佔社會比重 4 成的中產階級也因為 "M型化社會" 因失業淪為所謂的 "弱勢團體" 時. 對立 / 抗爭 / 動盪將因此而起, 屆時整個社會將因此必須付出代價. 除非移民, 妳以為妳還能獨善其身!?
一個願意留在 "台灣" 繼續大量聘用 "台灣勞工" 的企業, 且 "不惡意逃漏稅" / "支持台灣公共基礎建設" 的企業(不論其營運總部註冊地或管理階層國籍為何) 這才是妳我應該給予支持與鼓勵的企業 ~
amourhsu wrote: htc 台灣廠也是用了外勞不是嗎?...(恕刪)
是啊(說句公道話: 目前台灣大中小企業, 沒有錄用外勞的公司, 寥寥無幾) 不過, 依據 "桃園縣勞工局" 100年度的資料顯示: HxC 錄用台灣勞工總數至少超過總集團員工數 4 成, 且多數為相對高薪從業人員. 同樣標準, 若套用在那些 "自稱: 台灣企業" 的大中小企業上, 能符合或超過其集團對 "台灣社會" 有貢獻者, 能有多少!?
yiyan wrote: 大陸的薪水說穿了並不低,應該跟台灣作業員同等了,甚至超越了,以鴻海為例,在大陸對勞工的保護政策下,對於加班費是一毛也不敢少也就是說一個月拿個3.4千是非常平常.換算台幣大概18000,到手還有17000,鴻海還包吃住,請問台灣的作業員有包吃住嗎?台灣有多少作業員只領18000,有多少大學生領22000. - 但企業為什麼不回來呢?因為台灣的勞動力不足,沒什麼人想做工人. - 再來整個大產業製造鏈都已經被大陸綁架了,如果移回來,必需在大陸整體成本>台灣製造+運費+關稅,這個目前還沒有超過,但我想快了,但有越南在,要回來,有點困難。台商的竟爭力也一直在下滑,因為台灣企業總用最低成本用人,台商跟本請不到好人材,尤其是北大清華的,這幾年也發現身邊的台灣人開始到陸資任職,因為他們願意給,而台商不願意。...(恕刪)
妳說的真是中肯!! (也許很多外移的企業主早就後悔了, 只是礙於龐大市場與已投資血本, 不得不繼續死撐, 罷了)
eric62 wrote: 每間公司都是上班打卡制下班責任制,在大陸有幾間台資敢這樣對大陸員工...(恕刪)
唉~ 只能說: 台灣的工會/勞委會 "形同虛設" 平均起薪越來越低, 工時卻不見減少.
code_hard wrote: 一家公司不以產品品質為自豪,卻以產地為賣點,本末倒置,可笑矣....(恕刪)
我不認為它是以 "產地" 為賣點, 說穿了這只是一個行銷的策略. 意在釋放一個訊息: 該集團(台灣當地)所販售的手機, 皆是在台灣設計生產與組裝. 打的是 "台灣勞工製造" 的溫情喊話, 用以打動你我掏錢買帳.
PS. 個人不是死忠支持 HxC 而是只支持願意 "關懷台灣社會" 願意扶助弱勢團體一把的台灣企業.
code_hard wrote:
我只對這句話有一些意見,好的品質不單單只靠設計出來的,Apple這第一季出iPhone4S 3500萬支,也就是說每秒生產270隻,沒有好的QC process,單靠人是沒辦法Q的。很多東西都是機器Q,機器Q才準,而且可以快速增加產量,並且保證從第一隻到最後一隻都是使用相同的標準測試,不像人會因為個別的因素有標準浮動的問題。
工業工程中所有的東西都應該要可以量化,並且找出PASS的Threshold,低於這以下就是要打掉。設太嚴良率低,設太低使用者反應品質差,客訴多,這中間有很多學問的。
設計並不能保證產線上的產品都沒問題,完整且確實的QC才有辦法保證產品的可靠度。)
你的觀點其實沒有錯,你的敘述是讓整段話的邏輯更趨於完整也更適合讓普羅大眾所理解
,但我覺得「htcterry 」所說的那句話可是更為簡單明瞭,內行人一看就瞬間明白這句話所要表達的意思,因為追根究柢而言,品質真的是設計出來的。
簡單的說,產品設計是一個產品的源頭,當產品設計得十分優秀,各方面都有顧及到,後續的部分無論是產線的生產或是品管的檢驗都會更加簡易輕鬆,因此也更不容易出錯。整體良率自然不容易低落。
雖說一個產品要有良好的品質是需要全公司共同的努力,但若品質好,最大的功臣將來自於設計部門,若品質差,最大的罪臣也是設計部門(其實我覺得應該是公司決策者,不過他們一定會把責任推光光)。其他相關部門要就一人得道雞犬升天,要不然就一同深陷苦海之中。
再來,回歸HTC的部分,前面很多人提到的HTC機海政策(到底算不算機海我不在乎,反正數量不少就是),每隻手機的現身,上頭的沒血沒淚等著領股票養小老婆小狼狗的大老闆一定會規定一個期限就要下頭爆肝血尿工程師生出來,所以工程師就會有極大的趕件壓力,適度的壓力會讓事情做得更加完美,但過度的壓力只會有反效果,那麼在反效果之下會產生什麼後果,我想大家也都知道,在此也就沒必要多說些什麼了。
dayu_lin wrote:
還是希望大家不要再去想HTC 把生產訂單轉給鴻海的念頭!!
再偉大的鴻海...養活的只是大陸眾多血汗工廠勞工..對台灣沒實質經濟幫助..
再不濟的宏達電..養活的卻是生活在台灣本土的勞工..領的雖不是爆肝工程師般的薪水..至少可以溫飽
若大家只是短視近利..只想顧好自己手機好壞..只能說IPHONE 那冷冰外殼..無人情味的SIRI才是你的選擇!!
(恕刪)
每次看到這種文章就有嘔吐的衝動! 嘔~

hTC自己的設計和策略問題,偏偏要與整個台灣經濟扯到一起,好像沒有hTC台灣會垮,再加上你說的:【

dayu_lin wrote:若大家只是短視近利..只想顧好自己手機好壞..
】這更是鬼話,一隻手機15000~20000元,我不顧自己荷包誰來顧,一支手機常常出包,常常送修,你卻要我替那間公司想?
哪有這樣本末倒置的說法?
公司不好,就應該倒,這是資本主義社會的基本原則,市場,市場會選擇,台灣只是市場之中非常小的一部分,整個市場的趨勢才是重點,hTC做的這麼爛,還有這麼多人想替她找出路,足見台灣人務實有人情味的一面,不是看她爛還要無條件支持,而是給予協助,該放手就放手,就像教孩子一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