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plaza wrote:就是資源跟銀彈...當初BenQ併了Siemens,結果賠幾季就撐不下去了。 撐了1年,賠了超過350億......可惜了當初震驚世界的Blackbox全觸控概念機,那時iPhone連個影子都還沒有哩~(S88我還收藏著吧)我覺得是當時HTC眼光不夠遠,那時的四大天王根本出來搞笑的...如果四天王的資源合起來用,生另一台平板足夠了。
眼光遠不遠很大程度是要背後資源支撐的...如果黑莓還是誰要出售一些通訊相關專利,你覺得HTC搶不搶得過微軟,蘋果,三星,華為?HTC錢夠不夠?微軟的手上現金超過台幣一兆,蘋果不用講接近3兆...這種競爭不是HTC手上200/300億可以玩的。HTC絕對無法也沒有資源走規格第一的路線了。今年的one就很明顯了,規格不如S4但差異化有出來。 RR wrote:撐了1年,賠了超過350億......
不要了吧!如果是之前還有機會但是當鴻海也跳下去搞的產業通常很快的就"紅海"了想當初55"要價10萬左右鴻海60"只賣39990,殺的現在55"也僅在3~40000之間徘徊況且,HTC無自己面板廠,不像LG、Samsung、Sony、鴻海(奇美)、Sharp、Benq(友達)有自己的面板廠可以壓低成本。在手機界,hTC或許多值個5000圓,但在電視界或是家電界hTC這三個字根本甚麼都不是!手機本業第四季市佔已不到2%了,第11名地位已經快要不保了專心做好本業吧!
以我看都覺得是 想要或者不想要而已想要,就想辦法,想方式,想策略。不想要,一定有千千萬萬種理由。平板不做,是不想 還是怕再次失敗品牌之路不好走。最近注意到他有出很多配件其實我樂觀其成台灣品牌加油~最近看到很多新聞訊息納智捷 宏碁 宏達電.....etc其實台灣做品牌這塊 其實真的需要比別人更努力加油!!台灣
hohojames wrote:以我看都覺得是 想要...(恕刪) 我覺得不是想不想要問題是能不能要的問題以hTC,想做一定可以做問題是現在做電視的,都是集團在做,不論是三星、LG、SONY、鴻海、Panasonic連小米都只敢做個小米盒子他們家電事業有專屬的公司、供應鏈、獨立的資金甚至是一個事業群在做共通點就是,他們都有自己的面板廠或是長期合作夥伴而且這些原本就是他們的本業他們的本業在家電、3C後來才轉跳手機通訊市場甚至可以說,他們早已經培養了整了供應鏈體系連鴻海除了原有的群創(還併了奇美、統寶)還買下了Sharp 10代廠,才有信心踏入這個領域即便是鴻海投入了數千憶的費用與眾多心力(除了購買與併購外另外在大陸一線城市與鴻海總部附近成立許多電視製造廠),在這個市場的佔有率還僅是個位數況且現在電視是個成熟產業,已進入了戰國時期殺價競爭比手機還慘烈。一年內大尺寸(55"以上)電視從10萬殺到4萬附近。這絕對不是現在hTC現有的銀彈玩得起的。連SONY、Sharp、三星在這方面都是虧損的,靠的是其他事業群的獲利來彌補這個虧損!資源要花在該花的地方,遍地點火只會燒了自己出機上盒(例如小米盒子)或是電視棒可以但要搞自己的智慧電視? 我想hTC現有的資源,可經不起再一次的打擊!
由於HTC沒有自己的面板廠,硬體元件供應居乎全委外生產,加上沒有蘋果那般的體質,跨足智慧電視也未必能有所幫助,現階段還是要鞏固好自己在智慧型手機僅有的版圖,並改善中、低價手機市場的佔有率,連SONY在今年都想開始大搞機海戰,HTC得要好好應對才行,現在的HTC可說是四面楚歌.....但是危機就是轉機,就連NOKIA都表現出鹹魚翻身的態勢,HTC對於禁售令的傷害,需要快點找出突破口扳回劣勢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