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在OS,您以為IP4S電趴S2,SS沒先趴嗎,哈哈。根本原因就是雙核要到Android 3以上才會贏,您有沒有看到galaxy tab贏IP4S ?Android 2.3是坦不住IP4S攻擊的!原本歐巴馬說的話:「笨蛋,問題在經濟。」這個現象應該修改成:「笨蛋(不是指您),問題在OS。」gantaitw wrote:http://chi...(恕刪)
hypersam wrote:嚴格說來,硬體戰是HTC挑起來戰Apple的 正確來講, 所有的android廠商在打廣告時, 只要扯到apple, 一定都會炮規格。但不管規格贏了幾百項銷售量和客戶滿意度一定是狂輸。
不懂..就要去學..去問..去看..而不是不懂..買了..抱怨..HTC 如果做不好..市場會慢慢推他出去..那不是我們要去考慮的..我常跟我老婆說..不懂就問一下..不要買了才抱怨..你不可以因為我不懂..我懶..我不想..來當理由..你買了當時最好的..你只是覺得他最好..還是有比較過..??當初有想過ROM.RAM的問題?你有多看..多問..多比較..先去了解..智慧手機有那些問題..這社會很現實..不想花錢學經驗..就先花時間去了解..千金難買早知道..你就是不夠了解..才買了..那不打緊..就當作一個學習..至於別人抱怨那家的爛..有差嗎?..又不是你要買..要我就會回他..錢你的..你要買什麼你的事..買手機我從沒看過牌子..三星..LG..SONY..我都買過..LG當時還七天內就出問題了..最后買了EVO 3D 目前很滿意..唯一缺點..吃電很兇..沒有完美的東西..各家廠都有大大小小的問題..就看你怎麼去吸收..應該沒有那家廠商敢說自己的手機最完美吧..管他什麼ROM RAM 512 768 1024 那是製造者要去想的..聰明的消費者..要怎麼是選自己適合的..才是最重要不是?naviosy wrote:其實我本來剛開始看這...(恕刪)
hanf12523 wrote:原來,1G 是三星的...(恕刪) 原來,1G 是三星的專利!!用了就是仿!!(我又學到一點了!!!)我可沒這樣說,我只是呼應一下unnerv兄的對話,另外~三星好像沒有針對1G RAM申請專利耶!如果有心人士要操作這種無意義的梗,那我也沒話說!你要當有心人士嗎?問一下:三星用的東西比較高階,所以成本高,售價如此三星的手機內部重要零件幾乎都是自行生產,就我感覺~他可以更便宜(如果AMOLED的良率真的有三星自己說的那麼厲害)HTC用的東西比較低階,所以成本較低,售價如此hTC用的東西幾乎都是外購,本身沒有生產面板、記憶體、RAM、ROM、CPU,都是買別人的東西來組裝,生產結構與三星不同,不能一概而論我只覺得,HTC賺很大,只希望能給消費者多一點!!!這是每個消費者都希望的,不是只有你!誰不希望買到便宜又大碗的產品呢?
用簡單的方式來看的話APPLE = 軟體 強,硬體 中(隨著世代而成長)HTC = 軟體 中,硬體 機海(低中高)三爽 = 軟體 弱,硬體 強 (螢幕是特色)三爽 如果把Super AMOLED拿掉,還有人會去買嗎?HTC 如果把HTC Sense拿掉,還有人會去買嗎?APPLE 如果沒有iOS,還有人會去買嗎~?所以目前各家做的都是專注於他們所認為的特色,APPLE目前所疑慮的就是沒有賈伯斯,硬體可以隨著時代而加強,但在軟體上,未來的IOS是否能讓人驚艷!?(目前的Siri 也是一大突破)HTC目前還是持續加強軟體內容,亞馬遜的平板成功,正式說明裝置硬體不重要,重要的軟體內涵。HTC現在已經有強調了音質方面,再加強畫質方面,去買個可以加強畫質的廠商如果真的把電影、音樂、書籍整合起來,例如跟亞馬遜談合作。內容除了英文語系的市場,也做中文市場的整合,那未來商機是無限的,(順子打不過福搂號斯,那加上同花打不打得過?!!XDD)三爽 VS HTC 生死鬥?從GOOGLE的成功,APPLE,FB,最近這些年來,一直都是軟體比硬體重要啊!!硬體是一種世代的競爭與淘汰,但軟體可是創新,可以主導與開創市場的推手~~在PC的年代,才是硬體的規格戰,現在早就已經是 創意為主的世代,提供使用者優質的服務內容,以及順暢的軟體運用,是最重要的事情,為什麼HTC可以機海戰術?可以讓他的介面是用於各種低中高階硬體?(Ram 調教就是重點啦)就跟APPLE的IOS目前還可以運用在3GS上一樣,不正是跨足了低中高階硬體規格,最終銷售量就可以證明一切,撇除對於賈伯斯的懷舊而買iPhone 4S,Siri的強大吸引了超多人要去購買,至少我跟我朋友都已經想辦法要買4S。LCD DRAM 都被三爽打個歪歪叫,台積電還在領導地位,手機可也不能敗下陣來。HTC 加油~~
batt0909 wrote:台灣人工貴阿還是你要...(恕刪) 人工貴?沒人要求他一定要在台生產。要求價格反映品質的反倒一海票。而且多將近快100美金了。這是反映人工成本的價錢?這比什麼人家賠錢跟我們競爭的理由還更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