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w wrote:UI 那些還可以說是你開發前完全沒考慮清楚,解析度的問題很容易解決。 會認為解析度的問題好解決的人大概只還不了解 iPhone AppStore 一些 app 會成功的原因簡單的說,使用者的胃口很大相同功能的一套軟體,一個是準標的系統界面,一個是圖示美化而有漂亮的界面你要選哪一個?這種例子在 iPhone 上比比皆是甚至一些評論者直接點出相同功能的 app, 在 iPhone 上軟體的質感就是比 Android 好上一截再回到主題解析度的問題是好解決沒錯,用 layout 的方式即可但是這也部份限制住界面的美化的做法了在 iPhone 上因為相同解析度,甚至 iPhone4 長寬也是 *2 的比例開發者在做界面設計時,完成使用大量的視覺美化效果而不用擔心不同機型的 iPhone 無法呈現最佳狀態反過來在 Android 上呢?不同公司不同機型,不同解析度的問題是可以解決但就是逼開發者二選一不是放棄非主流的解析度的機型就是放棄視覺美化的界面,以保有最大相容性久而久之,Android 的 app 雖然數量上成長率可能不會小於 iPhone但質量上卻是愈拉愈大了至於 Windows Phone 7,大家都不看好它但其它個人覺得它並沒有那麼不堪Jobs 點出的 Android 的麻煩微軟甚至也早已經看出,進而改善它了 (雖然初版看來功能還不夠追上 iPhone 及 Android)而這些原因現在在 Android 上才正要開始當然一般使用者不用去管它現在當然還看不太出來,但是如果未來處理不好,進而造成到開發者的難度在 Android 上 app 的質量上起不來,或是常需要使用者自行處理各機型 app 不相容的問題會影響付費軟體的銷售和使用者購買的意願(買 app 時就會擔心相容性的問題,而不敢阿莎力的付錢)反過來影響到開發者在 Android 開發的意願,或是不把 Android 列在第一順位造成惡性環循的再接回到主題如果 Jobs 點出 Android 的問題,Goolle 沒找到好的處理方法會怎麼樣?不會怎麼樣,Android 還是陣營還是夠大,甚至是最大但在始終在 "質" 上追不上 iPhone 系列硬體上是如此,軟體上也是如此(這裡硬體的 "質" 指的不是規格上,而是質感上)或許 Google 不在乎,因為 "質" 不是它最在意的,"量" 才是量夠大才有廣告收益,這和 Apple 經營模式不同也或許硬體廠商也不在乎,因為有 "量" 才表示有機海戰數的空間才有利益,誰想要一年只出一隻精品? 機海才有錢賺這也和 Apple 的經營模式不同至於軟體開發者和使用者呢? 自己想想吧也許有好有壞~
搖擺天秤 wrote:解析度的問題是好解決沒錯,用 layout 的方式即可但是這也部份限制住界面的美化的做法了...(恕刪) 多作幾個解析度版本就好了跟iphone/3g/3gs iphone4 ipad一樣就已經出現不同解析度了廠商為了錢還是會照作搞得好像多作幾個解析度軟體公司就會宣佈倒閉一樣不要把軟體公司想的那麼廢真作不出來就用layout方式跑起來也不會讓手機爆炸
一個產品只要銷售量大後,有商機,有市場,自然會有人推著google整合就像很久以前的PC硬體軟體規格百百種一樣,至於封閉式的市場,就只能閉門造車了,只有特定族群會使用,從以前資訊產品發展就可以看出來趨勢是怎麼走了..PC為何蓬勃發展,而MAC卻始終無法像PC一樣就可略知一二apple作的產品不是不好,而是封閉
搖擺天秤 wrote:會認為解析度的問題好...(恕刪) 我是真的搞不懂,什麼時候做另一個解析度變成很困難會讓公司陷入困境的程度,PC 上也不是每台機器的解析度都一樣,遊戲公司都叫苦連天嗎?Android 的 Layout 都已經考慮過相容性的問題,大半的情況下,只要開始規畫 UI 時能考慮過,不管多複雜的排版都能解決,而且絕對不會是程式開發過程中很重的部份。Android 是 Embedded System 的開放式 OS,自然要考慮這些事,幸而 Google 已經先幫我們考慮過了,規畫出許多跨解析度的 Layout。iOS 要畫地自限可以,最好他可以十年都賣差不多的手機,總有天連相機、手錶的硬體都進步到可以使用這類的智慧型 OS 時,不知道是誰的程式會難以移植而叫苦連天。當然啦,或許那時候 Jobs神會出來告訴大家:手錶就應該是長方型的,而且現在還恩暘你們,iWatch 有新功能:可以換桌布哦(眾信徒跪泣),哦,時間不準的問題?加保護套就能解決了(誤)。
llwopp wrote:搞得好像多作幾個解析度軟體公司就會宣佈倒閉一樣不要把軟體公司想的那麼廢 你寫過AppStore or Android軟體嗎XD?上面一堆寫軟體的都出來講了,事實上就是有問題,我自己刻UI也刻的很痛苦。多做幾個解析度就好了,YES,對有規模的大公司來說是對的,但是對規模小的公司來說就很吃力。這種現象會限制小的軟體商的開發意願,你說沒關係啊我只要用一種就好管那麼多幹嘛?但是一個正常軟體生態是先有量才有好,透過各個廠商競爭的意願才能產生出好用的軟體。3G->3GS->iPhone 4甚至iPad,你有注意到Apple弄出來的解析度差別就知道它們有考慮過這個問題。不過我覺得這個問題要這樣看,除了解析度來說,手機和Pad是不同的市場客群,所以要切開來看。以iPhone 3GS->4的解析度來講3G/3GS-> 480 x 3204 -> 960x640看出來了嗎? iPhone4的設計就是剛好讓之前的解析度能夠Scale Up,舊軟體在顯示方面可以無痛上去。至於iPad嚴格來說螢幕size不同,所以不管你怎麼Layout最後你的UJI都是要重排,這也就是App Store上一堆軟體HD版本獨立出來的原因。如果說Android手機再這麼多個變形下去,使用者最保險的方法還是買出貨量最大的那幾隻,基本上我們寫Android程式測試的時候也是先測這幾隻,其他的..有客訴再說..XD再說一次,UI的問題絕對不是用Layout這種東西可以解決的,請參考AppStore的Elements這個軟體。除非你刻程式只用系統預設的元件,不然碰到解析度問題會頭痛很久。至於講PC上那一套的,請你先考慮,你的手機軟體有"放大""改變視窗大小"的功能嗎? 又談到DirectX,你知道DirectX幫你做了多少事嗎? Well,PC上那一套拿過來用不是不行,只是這年頭的電池科技恐怕會撐不住。
someonepoor wrote:你寫過AppStor...(恕刪) 反正Android的軟體24HR可退這些問題對user意義不大廠商想玩這個市場自然得修正這些問題不過連三五家主流廠商都支援得零零落落,我不知道該軟體到底能有什麼生存空間
someonepoor wrote:你寫過AppStor...(恕刪) 因為你又提了 Elements,但我實在看不出來他在 Android 會遇到什麼困難,你要在不同解度都長得完全一樣是有困難(實際上任何 OS 都辦不到),但以他的排版要每個解度都美觀並不是難事,用標準的 Layout 再包幾個 Layout 就能辦到,反倒要做出那些 3D Model 才是費工的地方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