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徹底研究]5吋FHD的逆襲,論IGZO面板的優勢與挑戰

這是法正網友的引言:
看到前面幾篇「高分子」的探討,我看真的是撞到「物理化學的極限」。照這種情況,只能把「OLED電視」搬去月球上使用。

所以看起來他對OLED「電視」與所謂高分子極限等問題產生誤解,
我只是幫忙解釋電視的封裝跟高分子極限沒有關係。
而更早之前討論塑膠基板flexible OLED的那幾篇,
才是在講高分子極限,或是塑膠基板WVTR或OTR特性差而造成的麻煩。

中文沒這麼難懂吧?

附帶一提,A廠分工怎樣我不知道,
在我們部門,從OLED面板設計、模擬、帶貨、開驅動iC、點燈、failure analysis
我都做過,
而OLED device部門的人坐我隔壁,
相關知識也是透過閒聊慢慢累積的。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不管有什麼神奇的高科技...我以一個業務的眼光來看這件事情!

1. OLED的工法看起來要比LCD來的多 (我指的是工法的程序數量)例如:TFT的工序好像比LCD多好幾次.
2. 而且這些特殊的工法看起來好像也比LCD的成本來的高.而且高很多.例如:我聽過要CVD這麼大尺寸,而且還不能有破洞,好像很難,因為會有微塵汙染,所以不可能沒有破孔

基於以上這兩點,我不知到OLED這個東西該如何和LCD競爭?

如果再讓我用這個外行人(但我應該屬於外行裡面算很挑剔的眼睛),我幾乎已經覺得OLED和LCD並沒有斷層的差別,這當然是LCD這幾年神速追趕的結果.

以成本觀念來說,LCD廠房的成本經過10年大概會攤平一代,但同時OLED廠房可能才剛開始.

然後再競爭到下一世代,還是一樣LCD先攤平,打OLED的新世代.


法正 wrote:
1. OLED的工法看起來要比LCD來的多 (我指的是工法的程序數量)例如:TFT的工序好像比LCD多好幾次.


很好,終於可以就事論事了。
OLED過去搭配LTPS,與LCD配a-Si來比,工法(光罩數)多很多,
但如果大家都去用IGZO,
或是高解析的LCD使用LTPS,那麼array段的製程就相同了,
當然OLED的array基板會比較複雜,因為pixel內電晶體數目比較高,
製程需求會嚴苛一些。

法正 wrote:
2. 而且這些特殊的工法看起來好像也比LCD的成本來的高.而且高很多.例如:我聽過要CVD這麼大尺寸,而且還不能有破洞,好像很難,因為會有微塵汙染,所以不可能沒有破孔


這是良率低的原因之一,
但要解決微塵污染有其know-how,至少現在我們已經解決一部分,
再不濟,保護層也能用所謂ALCVD這種覆蓋率絕佳的製程來處理。
至於成本問題,
三星的OLED賣成那樣,肯定還是有賺頭的,
現在我們要做的,當然就是提昇品質跟良率,成本慢慢會降下來。
LCD有背光模組、偏光片及液晶生產線,
OLED則把這些東西換成EL蒸鍍線,
一來一往,設備上沒有貴多少錢。

法正 wrote:
基於以上這兩點,我不知到OLED這個東西該如何和LCD競爭?


OLED難以跟LCD競爭的部分目前小尺寸看來是解析度問題,
大尺寸看來,則是基板大型化與製程良率問題,
我不會因為我做OLED就說OLED多好,
但相對於LCD,OLED技術還很年輕,所以我沒有那麼悲觀。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三星的OLED賣成那樣,肯定還是有賺頭的,
現在我們要做的,當然就是提昇品質跟良率,成本慢慢會降下來。
LCD有背光模組、偏光片及液晶生產線,
OLED則把這些東西換成EL蒸鍍線,
一來一往,設備上沒有貴多少錢。(恕刪)


1.三星的賺法是因為他有品牌產品,零組件可互相cover. 但如果你只是代工廠,系統廠一定砍你的價格,品牌廠不會理你什麼OLED,LCD.

2.LCD和OLED成本比較,很明顯就是LCD的成本就是比OLED便宜5~10倍. 我不知道你為何還是硬說一來一往,設備沒貴多少錢.三星OLED手機雖是自有品牌,但OLED面板採購價還是比LCD貴!

還有你說品質和良率將會提高,成本就可以下降.

這一點我真的就必須用業務的角度來質疑你:

1.你要我推銷這個產品,但你能提出什麼時間給我?

2.所謂良率的極限就是100%,所以我也要問你的就是,假設今天良率就有100%,請問你能告訴我該賣多少錢? 和LCD比較成本,有沒有競爭力
ddcatt wrote:
一來一往,設備上沒有貴多少錢。


大大可能忘了,LCD設備早就攤提完畢了,所以說到生產線成本的話,AMOLED現階段是不可能和LCD競爭的

還有我覺得啦,OLED說實在的,也算是半個老技術了,十多年前就在試產了吧,那時我還是學生。比起SED啦、奈米碳管顯示器都還老許多。但是中間喊最大的SED一下就被掛掉了。說實在的,OLED中間有一段時間也是比較沉寂的,後來還是三星又把它搞起來。
法正 wrote:
1.三星的賺法是因為他有品牌產品,零組件可互相cover. 但如果你只是代工廠,系統廠一定砍你的價格,品牌廠不會理你什麼OLED,LCD.


三星自有品牌的賺法大家都知道,但它也對外出售OLED面板給別人,
從手機到相機都有它的OLED產品,
難道這些東西通通賠本賣?那真是太佛心了。

法正 wrote:
2.LCD和OLED成本比較,很明顯就是LCD的成本就是比OLED便宜5~10倍. 我不知道你為何還是硬說一來一往,設備沒貴多少錢.三星OLED手機雖是自有品牌,但OLED面板採購價還是比LCD貴!


5~10倍這樣的說法不知從何而來?感覺嗎?
同樣規格的LCD/OLED面板,
報價上不會差這麼多。
至於設備的部份,你要講折舊攤提當然一定是LCD的設備贏。
但論大家都是買全新設備來做產品的話,
OLED要投的錢不見得多到哪裡去,因為它的結構簡單得太多,
一片模組總厚度可以低到0.4mm,沒有背光、沒有偏光片、沒有液晶等等東西,
專心搞定蒸鍍線與array基板就是了。


法正 wrote:
這一點我真的就必須用業務的角度來質疑你:
1.你要我推銷這個產品,但你能提出什麼時間給我?
2.所謂良率的極限就是100%,所以我也要問你的就是,假設今天良率就又100%,請問你能告訴我該賣多少錢?


如果做得出跟三星一模一樣或更好的OLED產品,
假設良率也是100%,
請問您有沒有把握把它賣出去?
或是另一種組合,我們做出跟三星相同但某些參數略差的產品,
成本是三星的一半,
請問您有沒有把握把它賣出去?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extremboy wrote:
LCD設備早就攤提完畢了,所以說到生產線成本的話,AMOLED現階段是不可能和LCD競爭的...(恕刪)


話是這麼說沒錯,
但OLED的array製程若跟LCD相同的話,
設備的攤提是同步的,LCD攤完了,同樣的設備拿來做OLED也行。

有差距的是蒸鍍線這一塊,
偏偏OLED孵了這麼久都沒量產,蒸鍍線也買了許多年了,
該認列的虧損也認了,這樣算不算攤提完成?呵呵...
歡迎光臨https://500px.com/ddcat

ddcatt wrote:
有差距的是蒸鍍線這一塊,
偏偏OLED孵了這麼久都沒量產,蒸鍍線也買了許多年了,
該認列的虧損也認了,這樣算不算攤提完成?呵呵...(恕刪)


請問你是要比較哪一代線的蒸鍍設備?

然後用哪一代切割出要賣幾吋的電視?
ddcatt wrote:
三星自有品牌的賺法大...(恕刪)



其實我怕的不是這個,我怕的是我們國內廠商好不容易良率達到三星的水準時,三星大刀一揮來個大降價,我們國內廠商可能就全死光了。

在LCD領堿中,我國至少全世界市佔率也有個30~40%的規模,三星砍下來可能會傷到自己。但是現在這個AMOLED市佔80~90%真是高的嚇死人。我們怎麼有辦法做的過人家? 而且之前又有記憶體這個前車之鑑,那時候國內記憶體市佔也不是像AMOLED這樣三星有壓倒性的優勢喔,現在都可以把我們打趴在地上。

我總覺得現在三星是在等機會,等我們AMOLED再投入更多資源及資金下去後,有一點小成果,再砍下來我們就會受重傷了。

ddcatt wrote:
5~10倍這樣的說法不知從何而來?感覺嗎?...(恕刪)


兄弟! 新聞都說了一台要價26萬,同尺寸LCD大概也不到三萬..

要我轉貼新聞嗎?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