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1234555ki wrote:
小弟做美工設計

對圖片的解析度...(恕刪)


原來你都拿手機拍照做美工設計

很不錯喔~~~加油!朝22K之路邁進吧

donny419 wrote:
先不管成相原理為何至...(恕刪)


實際上是這樣沒錯...
但隔壁棚新機怎樣噱頭就難說,現在都有媒體說4M被S4的13M打趴,真是很爛的文章...

手機相機基本上是用來隨手拍而已,對於畫素要求很有限,但噱頭要高點...
手機相機最後應該只用來取代小DC,但畫質現階段仍不及中高階DC...
而畫素在實際用途也沒有人真正使用,因為1080P頂多2M左右,4M目前開出來也有26XX*1536解析度,反而集中品質較好,只是不知道消費者買不買單,HTC ONE去年和今年都用些鋌而走險的路,只有蝴蝶是中規中矩攻頂...

話說我以前買的SONY T100小DC,仍足以海放現在市面的手機相機,808我就不知道了...
所以半年後, 當hTC又出了下一代的旗艦機

相機八百萬畫素, 1/3" sensor, 卻能在低光源的環境下跟one抗衡

這時, 是打現在吹噓畫素不重要的臉, 還是說因為這樣只能限制在四百萬??

別傻了, 畫素多寡不重要, 就不會演進到目前單眼大都以兩千萬畫素為主

另外, 降噪的技術也在進步

今年買的d5200兩千萬畫素單眼, 在低光源下完敗我四年前買的d40x 一千兩百萬畫素單眼

不是hTC辦不到, 別家公司就要跟進

其實手機要求輕薄的前提下, 不是這麼容易可以塞下大size的CCD或cmos

因此在追求高解析度的情形下, sensor每顆pixel的受光量當然越來越低

例如:畫素5百萬的受光量>8百萬的受光量>1千3百萬的受光量

當受光量越低的時候, 轉換成電的訊號強度也就越弱, 訊號與雜訊的比例(SNR)就越低

所以高畫素的sensor在本身受光量就較少的情況下, 又碰到低光源的環境, 照片所呈現出來的畫質就不好(雜訊多)

HTC如此反其道而行, 將解析度降到4百萬, 在低光源的環境下可以使畫質變好

但相對的也會犧牲掉相片的細節, 我想可能是因為設計師覺得手機的相片不太會用大螢幕來投影所致

不過, 其實若濾雜訊(降噪)的功能做得好的話, 其實魚與熊掌也是可以兼得的

也就是說可以將高畫素的解析度塞在一顆小sensor上面

這也就是說為什麼單眼相機每年畫素都在增加,而可用iso的區域也越來越高

因此在sony或者samsung推出一千三百萬畫素的手機的同時(倘若sensor size與八百萬畫素相同不變)

也象徵降噪的技術也要跟著進步, 不然拍出來的畫質便會比八百萬還要差(雜訊變多)

所以說願意端出牛肉的公司, 除了把畫素提高之外, 也要搭配sensor size變大

另外得在降噪的技術下足功夫, 這才能是消費者魚與熊掌兼得的福音

twinhead13 wrote:
不知道這樣能不能讓外...(恕刪)


本篇正解

太棒了

神經病一堆手機要高畫素幹嘛

askeir7 wrote:
實際上是這樣沒錯.....(恕刪)




無知的人實在太多

救不完的

樹多必有枯枝

人多必有白癡

delykimo wrote:
所以半年後, 當hTC又出了下一代的旗艦機

相機八百萬畫素, 1/3" sensor, 卻能在低光源的環境下跟one抗衡

這時, 是打現在吹噓畫素不重要的臉, 還是說因為這樣只能限制在四百萬??

別傻了, 畫素多寡不重要, 就不會演進到目前單眼大都以兩千萬畫素為主

另外, 降噪的技術也在進步

今年買的d5200兩千萬畫素單眼, 在低光源下完敗我四年前買的d40x 一千兩百萬畫素單眼

不是hTC辦不到, 別家公司就要跟進

其實手機要求輕薄的前提下, 不是這麼容易可以塞下大size的CCD或cmos

因此在追求高解析度的情形下, sensor每顆pixel的受光量當然越來越低

例如:畫素5百萬的受光量>8百萬的受光量>1千3百萬的受光量

當受光量越低的時候, 轉換成電的訊號強度也就越弱, 訊號與雜訊的比例(SNR)就越低

所以高畫素的sensor在本身受光量就較少的情況下, 又碰到低光源的環境, 照片所呈現出來的畫質就不好(雜訊多)

HTC如此反其道而行, 將解析度降到4百萬, 在低光源的環境下可以使畫質變好

但相對的也會犧牲掉相片的細節, 我想可能是因為設計師覺得手機的相片不太會用大螢幕來投影所致

不過, 其實若濾雜訊(降噪)的功能做得好的話, 其實魚與熊掌也是可以兼得的

也就是說可以將高畫素的解析度塞在一顆小sensor上面

這也就是說為什麼單眼相機每年畫素都在增加,而可用iso的區域也越來越高

因此在sony或者samsung推出一千三百萬畫素的手機的同時(倘若sensor size與八百萬畫素相同不變)

也象徵降噪的技術也要跟著進步, 不然拍出來的畫質便會比八百萬還要差(雜訊變多)

所以說願意端出牛肉的公司, 除了把畫素提高之外, 也要搭配sensor size變大

另外得在降噪的技術下足功夫, 這才能是消費者魚與熊掌兼得的福音

如果可以高畫素、低噪訊、高可用ISO、大感光元件、體積輕薄都兼具
那我還比較建議HTC轉型去做相機,說不定比日本大廠還厲害
我現在用的APS-C相機也不過才16M
高ISO不見得真的令人滿意
目前手機因為要顧及輕薄的要求
所以感光器尺寸不能大,不然對應鏡頭不是明顯突起就是塞不下
在有限的尺寸下要做取捨,畫質比畫素重要
這才是HTC強調的重點
也許市場不一定接受這樣的思維
但像我這種手機只設定在3M的用家來說
低畫素並不扣分
但HTC聲稱的畫質則有待印證

delykimo wrote:
所以半年後, 當hT...(恕刪)


當然科技進步就能同時兼具 畫質與畫素

只是這是相輔相承的 不是哪一邊提很高就能加分的

單眼現在的進展 像素密度也是高到不行了

也很多人在討論 單眼是不是該停止像素競爭了

全幅都不過兩三千萬左右畫素

手機的超迷你CCD就一千萬 如果真的是畫素越高越好

同樣的密度放大到全幅機 應該不只三千萬了
กิิิิิิิิิิิิิิิิิิิิ ก้้้้้้้้้้้้้้้้้้้้ ก็็็็็็็็็็็็็็็็็็็็

Ailio wrote:
當然科技進步就能同時...(恕刪)


d800e可以符合您的期待喔, 三千六百三十萬畫素

http://tw.dcview.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44&extra=page%3D1%26filter%3Dsortid%26sortid%3D1%26sortid%3D1
twinhead13 wrote:
現在討論的是手機而以...(恕刪)


當然是討論手機

重點在這裡,以1/3元件或更小來說,若沒有突破性的技術發展,高畫素未必能佔到優勢

但是若元件比這大呢? 而有沒有別的廠商做更大呢?

另外,808的腿毛機(台灣網友戲稱)也不是叫假的
因為本人並沒有實拍圖,但是在Flickr上確實有很多
在此轉分享一張,稍微參考一下就知道3800萬畫素實用性大不大了

本圖出處Flickr,由RandjaPO拍攝,並有開放分享
點入後,請於圖上按右鍵-選大型2048 做參考
(圖片於Flickr上的"Nokia 808 PureView Group"社群中,可以從此圖旁連結找到,裡面有非常多實拍圖可參考)


另外,雖然808是3800萬(4:3時)
但是Pureview技術就是把圖重新取樣成800萬、500萬、或是300萬

在分享時的實用性、佔用的空間來說,也並不會輸給400萬的UltraPixel

想要完整像素時,還是能夠以3800萬畫素拍攝原圖,如以下
出處Flickr,Robert Webbe拍攝
點入後,圖上按右鍵-選原本大小

twinhead13 wrote:
說簡單一點,目前手機的照片大概就如花那種水準,你把他提高到3600畫素,也是看不到鼻毛(恕刪)


鼻毛找了好久找不到圖....但是不對啊!仔細看,比鼻毛小的汗毛怎麼都看的到!(就在耳朵旁)


而小弟舉出車牌,只是例1,為了說明放大圖片檢視這個動作
小弟並沒有什麼偉大情操,跟監視器也一點關係也沒有,前文也並沒提到是夜間拍攝,也沒說機車一定得在行駛中,更不一定得是縱向行駛。再者,超過十公尺基本上這種小片幅完全已經是泛焦了,對焦速度與縱不縱向行駛似乎也沒那麼重要。

還是要我舉二、三十個不同的例才行呢?

如,看棒球賽沒有帶望遠鏡、也沒有單眼,只好手機拍拍,但回家總是想放大看一下拍到誰了,裁圖後跟朋友炫耀。

吃冰的時候,店家牆上種類太多,字又寫的小,前面人又多,不想舉頭一直看,只好馬上拍一張來放大看
(距離取的好,當然400萬也看得清,但是1300萬真的不會比較容易辯識嗎= =)


請不要再針對例子裡的情境認真地回答,你們知道那不是我的用意。

更簡單的例子,這裡如果有人拍攝數位照片(單指手機也可)卻從來沒縮放過(包括在手機上直接二指縮放)想看的地方的話可以舉手一下。

結果會是二個一樣模糊、還是其中一個會比較容易辨識,上市後或有正式版的評測後,若有比較的圖片我們馬上可以放大或裁切來看。

另外,1/3吋手機求畫質也有點奇怪..
真要拍的好看為何不拿相機...

而我也知道那原因,因為我用不到不代表別人用不到......
手機隨拍的方便性小弟也知道

但是UltraPixel跟與它完全極端(指高畫素的差異)的Nokia 808比起來
哪個拍出來的畫質會比較好,這是非常容易比較的........

當然,你還是可以說放在FB上才多小張而已
但是,Pureview技術做的正是把圖縮放成800萬、500萬、或是300萬來得到清晰的畫質這件事。

JasonQ wrote:
1. HTC OneX 撐了多久?

"2012年2月27日於巴塞隆納全球移動通訊大會正式發表,2012年4月起全球販售。為全球首部四核心處理器手機,也是HTC首部採用NFC、Android 4.0和Sense 4.0的手機。宏達電亦於同年10月推出升級款One X+"


那也總比S3好吧!S3五月上市,NOTE2十月就出現了(我記超清楚的,那天剛好我姪子出生)....

不要再講一些NOTE2定位不同的辯解了!

如果NOTE2同時把ram加了一倍並且又把螢幕的製程換掉還不能稱為新旗艦,那麼憑什麼把CPU小升級以及記憶體加倍的One X+視為新旗艦

說實在的One X+效能只有小贏One X一點點,NOTE2效能卻是大幅強化,更不要提S3對比NOTE2之下那片悲劇的pentile螢幕了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