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1234555ki wrote:
小弟做美工設計
對圖片的解析度...(恕刪)
原來你都拿手機拍照做美工設計
很不錯喔~~~加油!朝22K之路邁進吧
donny419 wrote:
先不管成相原理為何至...(恕刪)
delykimo wrote:
所以半年後, 當hTC又出了下一代的旗艦機
相機八百萬畫素, 1/3" sensor, 卻能在低光源的環境下跟one抗衡
這時, 是打現在吹噓畫素不重要的臉, 還是說因為這樣只能限制在四百萬??
別傻了, 畫素多寡不重要, 就不會演進到目前單眼大都以兩千萬畫素為主
另外, 降噪的技術也在進步
今年買的d5200兩千萬畫素單眼, 在低光源下完敗我四年前買的d40x 一千兩百萬畫素單眼
不是hTC辦不到, 別家公司就要跟進
其實手機要求輕薄的前提下, 不是這麼容易可以塞下大size的CCD或cmos
因此在追求高解析度的情形下, sensor每顆pixel的受光量當然越來越低
例如:畫素5百萬的受光量>8百萬的受光量>1千3百萬的受光量
當受光量越低的時候, 轉換成電的訊號強度也就越弱, 訊號與雜訊的比例(SNR)就越低
所以高畫素的sensor在本身受光量就較少的情況下, 又碰到低光源的環境, 照片所呈現出來的畫質就不好(雜訊多)
HTC如此反其道而行, 將解析度降到4百萬, 在低光源的環境下可以使畫質變好
但相對的也會犧牲掉相片的細節, 我想可能是因為設計師覺得手機的相片不太會用大螢幕來投影所致
不過, 其實若濾雜訊(降噪)的功能做得好的話, 其實魚與熊掌也是可以兼得的
也就是說可以將高畫素的解析度塞在一顆小sensor上面
這也就是說為什麼單眼相機每年畫素都在增加,而可用iso的區域也越來越高
因此在sony或者samsung推出一千三百萬畫素的手機的同時(倘若sensor size與八百萬畫素相同不變)
也象徵降噪的技術也要跟著進步, 不然拍出來的畫質便會比八百萬還要差(雜訊變多)
所以說願意端出牛肉的公司, 除了把畫素提高之外, 也要搭配sensor size變大
另外得在降噪的技術下足功夫, 這才能是消費者魚與熊掌兼得的福音
twinhead13 wrote:
現在討論的是手機而以...(恕刪)
twinhead13 wrote:
說簡單一點,目前手機的照片大概就如花那種水準,你把他提高到3600畫素,也是看不到鼻毛(恕刪)
JasonQ wrote:
1. HTC OneX 撐了多久?
"2012年2月27日於巴塞隆納全球移動通訊大會正式發表,2012年4月起全球販售。為全球首部四核心處理器手機,也是HTC首部採用NFC、Android 4.0和Sense 4.0的手機。宏達電亦於同年10月推出升級款One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