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友達似乎買到了日本專利,或者說日本竟然會授權或釋出技術和台灣合作,而且合作的內容竟然是一個還沒成熟的東西,這在日本過去以來鮮有發生,因為日本通常只會釋出二手的產品.你可以看到夏普寧願自己吞下也不願意給郭董買去,就知道OLED這個東西對於日本似乎是一個燙手的山芋. 趕快把剩餘價值賣出去,收回一些鈔票還比較實在.
十年回首,這次我覺得Oled台灣沒有和韓國作資本競賽是正確的,但這次日本釋出oled,我擔心內情並不單純,萬一再一個五年友達無法回收...台灣又將再次面臨DRAM的老路.
如果對照上一頁前輩的成本分析,OLED並不是人力,水電,廠房的因素,反觀是特殊設備,特殊材料才是主因,也就是說,就算你把OLED授權給非洲,剛果,總體成本並不會有任何差距.因為剛果還是要給日本,韓國訂製特殊機器,採購特殊材料...
如果台灣這些附屬的產業鏈沒有跟上,我擔心最終,你向日本,韓國,歐美採購設備,原物料,結果你自己忍受低良率的開發成本,而且這期間你還是得乖乖持續採購,直到你生產出符合經濟價值的某個良率,而這最後僅有的良品,又被品牌廠(還是日本,韓國,歐美)再剝削一層皮. 這根本就是國力整體輸出.
我認為這終將是一場科技浩劫
1.IGZO 的確是明年Full HD面板的優勢,還好它的高遷移率可將元件微小化,之前RA的問題近期也獲廠商解
決release了.因為pixel size真的很小了也不易做,問題很多. HTC JB 採用5"還好,要是用4"開頭
的更難做.
2.AMOLED 在排列上跟side by side mask搭配蒸鍍製程也遇到瓶頸,三星也是頭大(但是只要解決,大尺
寸TV面板也就可能全面AMOLED,三星的目標).
台灣的面板廠真的要加油了,各位可能不知道現在台灣面板業都虧錢,裁員無薪價都有了,一切支出費用都減
少了,在這些高精細畫質技術的提升都輸日韓,未來可能會遇到一個情形.
面板都用日韓的,高規格面板的智慧型手機台廠拿不到訂單.
友達:新技術齊發
友達貌似也已經有大尺寸IGZO的面板了~= =這算是好消息嗎~@_@
很樂見台灣自主生產的零件可以愈來愈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