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換貨完成)U11再度鍍膜不全外加縫隙,有照片 (補影片跟照片)

不知道已經拿到U11的朋友有沒有發現,昨天跟另外一位客人在取機時,都發現到U11螢幕上邊跟下邊與邊框交接處的gap比較大,有的是上邊gap較大,有的則是下方
不知道是否會有影響呢?例如防水...
6/5新竹貨運收走,看來有得等了

PS: 換貨是不是還沒發2折卷?

smallB wrote:
6/5新竹貨運收走...(恕刪)


我的是6月3日收走,也還在等消息。

兩折卷需過七日鑑賞期過後沒問題才會發。所以換貨還沒拿到是正常的。

Hkiki wrote:
我的是6月3日收走...(恕刪)



2折券6/30到期,最晚6/22要寄出,6/23要拿到手機...

話說換貨優先處理,我看可能要等一陣子了

6/2收走,6/3問,貨到了,轉相關單位,需3-5個工作天,昨天問還在判定中,還需3-5工作天,等一下10點過後再問看看。
macoto2008 wrote:
...發現到U11螢幕上邊跟下邊與邊框交接處的gap比較大...(恕刪)


我不是做手機的,也沒直接拆過手機螢幕,只以一般光學組合件來看這個問題,圖示只是猜測繪製來解說,藍色代表金屬框、灰色代表玻璃,2兩工件間那段紅色為猜測防水膠黏貼處。

1. 一般防水膠會因使用處有所改變,以前我們的光學件是以金屬螺環壓住,鏡片及螺牙間均須塗不乾膠來防水及防止鬆動,手機應該是用一體成型的雙面膠,以避免間兩膠帶間長度不足的貼合間隙,或重疊造成的厚度間隙造成密封問題。

2. 你指的間隙是圖中1或2的位置,任何工件製造均有其誤差
a. 金屬件成型後後續的加工及儲存都有可能造成工件外型微量的變化。
b. 一塊螢幕玻璃的總厚度有其誤差範圍,通常會做在最大值,當加工失誤或進行修正有可能修到厚度下限,那工件組合後就有可能有1位置的間隙。
c. 比較不可能的是內部零組件誤差造成太厚,螢幕貼合後造成位置1的間隙,因為防水膠必須在框與玻璃間,若硬貼上去螢幕會因壓力點造成顯示異常或破裂,也會因為應力累積問題把防水膠撐開造成防水失效。
d. 金屬件與玻璃結合的面是平的,金屬的角必須倒角才可消除應力及增加手感;玻璃是很硬脆的東西,只要一點應力就會造成破裂,因此玻璃邊緣一定要倒角,光滑的圓角可以消除最大的應力,所以位置2的地方2工件倒角處感覺會有很大的落差及陰影。


3. 若金屬件旁邊多一個唇(位置3),可減低與玻璃間的落差,但金屬的角還是需要倒角,所以無法完全無落差,但也產生其他問題
a. 金屬框與玻璃結合的那個槽我們把尺寸假設為X,那金屬框那位置的規格就需要是X +0.05~+0.1mm,玻璃結合處尺寸就是X -0.05~-0.1mm,這樣才放得下去,但框的最大值與玻璃的最小值結合還是會有較大的縫隙。
b. 金屬多一個唇與玻璃角應力均集中於此,兩工件組裝時產生的力(X)在金屬件會產生擴大效應是幾倍的X,玻璃邊界也是應力集中點,X會在玻璃產生倍數的破壞力,產線不良率就會升高。
c. 金屬與玻璃的膨脹係數不一樣,若無間隙在較熱環境金屬膨脹了都還OK,若在較低溫的環境,金屬收縮了,玻璃收縮量小,應力的關係玻璃可能會裂掉。


4. 位置4玻璃及金屬均不倒角,兩工件曲律一樣,除貼合間隙外就不會有倒角落差,也必須假設2工件能做到完全無結合公差,否則就會造成刮手。未倒角的玻璃在工廠可能就因破角一堆報廢了,作業人員也會割傷,少數正常品出廠若與金屬接合平面太緊無間隙,熱脹冷縮又出現一堆破角。這下製造廠慘了,一堆人會因為玻璃應力集中的加乘效應造成破裂,怪罪這是設計疏失,全要公司賠。


許多設計必須要有物理特性多方考量,當然追求完美是每個人的理想,也是企業努力的目標,但也必須付出成本的代價。

玻璃加工也有其誤差,因為螢幕玻璃是一種粗光學,它的平行度及平面些微的差距肉眼無法感覺,如果所有光學都要求理論上的真平面、真球面,我想99%以上的消費者消費不起吧?以前一塊直徑約10cm,厚度約3cm的趨近於真平面的標準鏡片要價幾十萬,已經忘了實際價格了,如果有機會把眼鏡拿去用干涉儀觀測球面平整度,你就會發現成像出來會有像聖母峰一樣突然凸起的地方,顏色特別深,但一般消費者感覺得出來嗎?這些凸起的範圍有一定規範,當然用在太空觀測及飛彈罩要求標準最高,價格也會讓你嘴巴合不起來。

如果產品真的有問題,趕快送廠,如果只是用放大鏡去檢視產品,那必須去考量物理特性,和外觀成本。有些東西是會故意設計有間隙來避免某些狀況發生,有些結合件是會故意設計讓它活動才可完全結合,但有人會把這個設計成活動的工件當作是鬆動,因為我以前也曾犯過這個錯,原本正常的東西修正鬆動問題後變功能異常問題經常發生。
20170608下午
今天中午接到電話,高興的跑回家簽收,更換回來的手機!.....
一開箱就是噩夢的開始.....

5/27上退換貨
5/29大陸客服來電通知收貨日期
5/31下午把手機送上新竹貨運
6/5主動撥電話給HTC詢問更換進度,並有請客服幫我註記,檢查無外觀瑕疵在出貨
6/8 中午收到

噩夢照片如下,我已無語了,這樣的品管.....
剛剛已經致電客服,向上呈報,並且會回電給我......

照片會說話...








看來又是漫長的等待了。我的鍍膜NG6/2三創收件、6/3聯強檢測後轉HTC至今毫無任何音訊。問過門市、聯強維修、HTC客服通通沒有人知道現況。算算聯強轉送HTC檢測,應該也四五天了,無消無息。
天啊...越換越糟糕...

這讓我想到htc re底座裂縫...我自己就換了三次...

mofox99 wrote:
20170608下...(恕刪)


該打屁股囉

膠合沒做好

出貨前沒檢查清楚

樓主加油爭取權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