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mmysuckerfans wrote:
純技術探討:New One 屏幕邊框出不了窄邊的,是存在什麼技術難關呢?成品率低?
因為S4 窄邊的就很好看,到了New One 反而就沒了窄邊,是不是窄邊的技術關難呢?
兩者寬度相距接近1倍,確實可惜了,否則New One 外觀設計是完美的。
如果使用窄邊設計,New One 是不是也可能不加大機身塞進5吋屏幕呢??
純討論標題應該是類似"New One 屏幕為什麼不採用窄邊框呢?,是存在什麼技術難關呢?還是?"
標題就已經斷定良率低了還討論啥??
還是你以為你是八卦記者
標題加個問號或加個疑問詞就裝沒事!沒法律責任??
再者你知道HTC是不想出還是沒辦法出又或是成本問題嗎??
業務式的操作方式真的也滿令人討厭的~根本不是想討論~
業務第一堂課"是!是!是!但是~~~~"看來你有學到了
tommysuckerfans wrote:
純技術探討:New One 屏幕邊框出不了窄邊的,是存在什麼技術難關呢?成品率低?
因為S4 窄邊的就很好看,到了New One 反而就沒了窄邊,是不是窄邊的技術關難呢?
兩者寬度相距接近1倍,確實可惜了,否則New One 外觀設計是完美的。
如果使用窄邊設計,New One 是不是也可能不加大機身塞進5吋屏幕呢??
既然你有發現SGS4的"外"邊框有多細, 那我相信你也有發現SGS4的"內"邊框有多明顯...
要塞進5吋有很困難嗎? SGS4的寬度69.8mm, Butterfly的寬度70.4mm, 是有比較窄一點點, 但這根本就是SGS3的4.8吋70.6mm做寬了...orz
而且邊框過窄雖然視覺效果好, 但實際使用並沒有好處, 尤其是觸控螢幕。
- Apa | 問問題前先看過說明書吧...不然Google一下也好?
1. 所選用LCD之邊框本身就不窄
這點機會比較低,目前小尺寸手機面板邊框不會超過2mm
2. 所選用TP模組邊框本身就不窄
這點機會較大,端看TP模組製程能力,高階黃光製程可將邊框控制在2mm以內,
不過一般觸控模組廠不太辦得到,多半是由面板廠去做sensor比較有機會達成,
聽說HTC常用介面、洋華的TP,其film sensor製程能力不算差,
但是邊框超過2mm不意外
3. 鋁合金殼
個人認為罪魁禍首機率超大!!!鋁殼雖美,但是因為材質的關係,
洗薄又窄邊框的話,是非常容易斷裂的,別說在製作過程中就斷裂了,
組裝線在組裝時應該組一支壞兩個殼吧...
4. 保有一定的操控穩定性
如果是考量這點只能說有考慮使用者的習慣,邊框超窄的話是非常容易誤觸動的,
可以想像左手拿手機,想去點畫面右邊的ICON,左手手掌已經先接觸到螢幕並觸動ICON,
這是很冏的,雖然這點可透過IC來做控制排除,不過作為一個消費型產品,
製造商沒有太多時間去tune這個部分
另外,因為窄邊框,使得手掌(帶靜電)與TP邊框相當接近,電容耦合效應有可能經常發生,就是說邊緣容
易有誤觸動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