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小鳥 wrote:
體驗過後解析度感覺只落在HD的感覺
有些模糊,那殭屍遊戲是刺激,但是仔細看解析度也太殘不忍賭了吧...
如果提升到4K畫質就真的不錯了
如果兩片 1080x1200 90Hz 螢幕的運算要用到 970, 那兩片 4K (3840x2160) 90Hz 要幾倍 970 運算能力? 原理上, 只是像素增多, 並不是要處理更多的平面, 應該不必與畫面放大等比例(接近3.5倍)的 3D 處理能力. 而且瓶頸是在 GPU 3D, 不是在 HDMI/DP 接口頻寬.
970 的技術規格寫 "使用雙重 DisplayPort 連接器時達 5120x3200 @ 60Hz", 略比 3840x2160x90 (單眼是 1920x2160)高, 但無法推兩片 4K 90Hz.
合理推論, 是因為 Vive 找不到更高解係度的螢幕, 或是考慮到售價, 或者只想跟 Oculus 一樣就好. 但我認為最好的螢幕, 其實是像鹹蛋超人一樣包覆兩眼, 讓鼻樑與兩側都沒有黑邊, 體驗上也更不容易出戲了
waterglass wrote:
因為現在組一台桌機也不貴,所以我認為對消費者是方便的。
真是"好野人"!!!
網路上說的:
建議最低入門的硬體需求將設定在Intel Core i5處理器、Nvidia GeForce GTX 970顯示卡,但實際上若要避免虛擬實境影像產生抖動、遲滯或模糊情況,硬體規格最好採用Intel Core i7處理器、16GB記憶體、Nvidia GeForce GTX 980以上,甚至在先前三創園區首度開放一般消費者體驗時,所採用硬體規格更使用兩張Nvidia GeForce GTX 980 Ti顯示卡支撐虛擬實境顯示需求。
不知道這些配備組起來真的不貴???
這一套搞起來(PC+VIVE),不含遊戲軟體,恐怕沒個5-6萬可能還搞不定!!!
4k的必要性相信試用過的人都知道,因為VR的視野是整個眼界不是前面的螢幕而已。
在技術上,顯示裝置方面沒有難度問題,除了換一片LCD以及價格較高外,
至於4k來源與電腦性能等其實與顯示裝置無關,君不見 JVC 18,000 的4K電視已經賣一堆了嗎,
這些跑在前面的4K電視需要管來源夠不夠力嗎?
那麼4K電視播放4K與FHD影片的差異呢?
事實上比較過65吋的FHD與4K電視便知道,只要站近點看65吋FHD電視的網格相當明顯,而4K電視則否,
拿同樣1080P的影片比較,FHD電視有網格,4K則無
(在硬體上4k對於較低輸入源如同FHD看HD畫質一樣,硬體可直接做渲染處理,雖較4K畫質差些但明顯優於FHD)
簡單說,個人認為4k vive對於提升畫質有絕對幫助,即使來源只有FHD而非4K
再者,大家可以想想是遊戲的周邊裝置(vive)還是電視(vive TV)的銷售量會比較大呢?
現在推出 vive 4K最重要的意義在解決VR裝置畫質不足問題(而且全世界都還沒有競爭者),
尤其VR裝置的用途不僅只是用在玩VR遊戲
反過來現在的電視除了看電視也可以用來玩遊戲不是嗎?
若是將vive 4K視為個人或家庭IMAX... 等設備的話,至少可以在視聽設備(TV)佔有一席之地,
且若主打TV市場的話,電腦或播放設備只要能提供戲院情境(將影片置於VR世界中的螢幕,如IMAX螢幕)或影片VR視角即可
這和處理VR遊戲不同,相信顯示卡等級會低些(不處理也行,影片跟著腦袋一起動就是,這沒有頭暈問題,但也沒有沉浸感了)
hTC Vive是一套顯示設備,可以是遊戲週邊也可以是IMAX戲院或VR戲院.....
這些都很重要,但現階段TV、IMAX戲院或VR影片播放的市場需求遠大於遊戲周邊,
而後者的唯一關鍵就只剩4K
waterglass wrote:
週日晚上去三創,人...(恕刪)



























































































